物质的性质(中考总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性质(中考总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18 16: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物质的性质《考试说明》142页《复习导引》39页准备好笔记本、导引和考试说明●考点聚焦第一册 第五册课本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物质变化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物质变化? 1、滴水成冰 2、钢铁生锈
3、盐酸挥发 4、酒精燃烧
5、铁铸成锅 6、食物腐烂
7、生石灰溶于水 8、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9、碳酸不稳定分解 10、粗盐提纯
11、酸洗铁锈 12、工业制氧气●例 题物理变化:1 3 5 8 10 12化学变化:2 4 6 7 9 11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物质变化没有生成新的微粒,只是微粒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这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例 题B物质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状态、颜色、气味、光泽、硬度、密度、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 挥发性、比热等酸碱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哪项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 A、铝用于制造电线
B、酒精燃烧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例 题B CC 铝能加工成很细的纤维丝,很薄的相当于头发厚度的十分之一的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金属活动性 D. 延展性●例 题D 2005年5月19 河北承德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中泄漏的瓦斯遇电火花容易爆炸,这说明瓦斯具有( )
A.可燃性 B.腐蚀性
C.剧毒性 D.脱水性●例 题A物质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状态、颜色、气味、光泽、硬度、密度、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 挥发性、比热等酸碱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考点聚焦1、某一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 )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 )判断:3、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 ××√研究物质A与B的特性,得到了以下数据1110.80.80.81、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物质的一种特性。
2、状态、温度变化会使密度发生改变。密度含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ρ = m / V单位:千克 / 米3 (克/厘米3 )
1克/厘米3 = 1000千克 / 米3水的密度:1.0×103千克 / 米3 及其意义●知识点【例5】质量为1.8×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哪个物体( )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 D、一颗小铁钉C估算题【例】(2002天津)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克,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A、35克 B、3.5克
C、 3.5×10-1克 D、 3.5×10-2克 D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 比是4∶5,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
A.6∶5 B.5∶6
C.5∶3 D.8∶15●例 题B【例9】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
A、将m、V代入ρ=m/V 中,算出铁块的密度ρ
B、将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V1、V2数据算出铁块的体积 DCBEA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实验示意图
(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
(2)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克,体积是 厘米3,密度是 克/厘米3
●例 题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千克的水,用这只瓶不能装下1 千克的( )
A.水银 B.硫酸
C.盐水 D.酒精D5千克的水的体积是多少? 当结成冰后体积又是多少? 练一练冰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 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
在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片。焊
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
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
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罐水,
水中插入冰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片就与钢
罐接牢了。使铝片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
A、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
B、水结冰时把它们冻牢了
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较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体积缩小把它们吸牢了
C●例 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D. 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B物质的性质《考试说明》142页《复习导引》39页准备好笔记本、导引和考试说明考点聚焦第一册第四章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固态液态气态4、熔化和凝固蒸发、沸腾海波写出三点从图中发现的有关海波熔化的特征。晶体熔化的图象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晶体凝固的图象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有一定的熔点没有一定的熔点有一定的凝固点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B.晶体只能在熔点时熔化,且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C.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D.各种晶体都在同一温度下熔化●例 题A、B 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块在阳光下, 一杯在阴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两杯水的温度
C●例 题固液共存 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
A. 冰的温度比水低
B. 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收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 这是人的错觉B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固态液态气态蒸发、沸腾2、汽化有两种形式: 蒸发、 沸腾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达到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 继续吸热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 )
A.刚开始加热,便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上升
B.当水沸腾时,可看到水面冒出大量水蒸气
C.沸腾时,只有水面有大量气泡,而杯底没有
D.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例 题D【例11】(2005绍兴)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 — 汽化
B、电流过大时,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熔化
C、湿衣服晾干 —升华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凝固B考点聚焦将5克氯化钾溶解在70克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还有1克未溶解,则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1)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是此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最浓溶液不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一般)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例】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的蔗糖溶液,可行的方法是( )
A、蒸发水 B、加入蔗糖
C、升高温度 D、加入饱和的蔗糖溶液AB练一练: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克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1、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溶解性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2、影响因素与溶质和溶剂的量的多少无关食盐和蔗糖在水中哪种溶解的更多?溶解度定量 (1)20℃时,15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5克
(2)20℃时,将36千克的氯化钠溶解在100千克的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千克.
(3)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因此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4)20℃时,在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含有10克该物质,因此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4)20 ℃时,在100克水里最多溶解10克A物质,那么,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
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 在10℃时,10克水中溶解2.1克硝酸钾后溶液恰好饱和,关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正确的叙述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B.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是21克
C.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D.硝酸钾在1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1克练一练:B读表格,讲出几点关于这些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的规律特征易溶易溶易溶微溶室温(20℃ )时的溶解度:10克以上----------------------易溶 1~10克-----------------------可溶 小于0.01克-------------------难溶ABC 下列对溶解度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
C.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No【例19】如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从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使20℃时不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加溶质1、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搅拌
C.加热 D.振荡练一练:C练一练:2、把8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变小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解度变小C温度溶解度t1t2abBAC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试回答:
(1)a点说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在t2是________
(2)当温度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
(3)当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从B和C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4)若要分离B和C,方法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