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金东区教研室 葛新福初三科学教学研讨会化学部分Tel:0579-2343911
Emil:gexinfu@sina.com一、2006年学业考试(金华卷)化学部分概况二、2007年学业考试化学部分条目变化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一、2006年学业考试(金华卷)化学部分概况二、2007年学业考试化学部分条目变化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 2006年初中科学学业考试科学试卷,整卷共38题,满分值为200分。化学部分占11题,共计59分,占总分的30%左右。 题型分布如下:选择题6题,计24分,填空题3题6空,计18分、实验探究题1题3空,计9分,其中一空为科学探究部分,分析计算题1题,计8分,其中2分属于数据分析。 本卷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模块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溶液的知识常见气体的性质、制取、检验金属活动性顺序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物质分离和检验本卷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模块有关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催化剂化学式有关内容有关方程式计算等实验设计和探究能源、科技、环保、新材料等二、2007年学业考试化学部分条目变化1、2006年已经不要求的知识条目用分子运动论观点解释物态变化 氢气的制取溶解度的计算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2007年新删除的知识条目:第一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物质的酸碱性1.认识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2.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3.描述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4.会测定溶液酸碱度2、2007年新删除的知识条目:第三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水在哪里1.知道水体的分类 2.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
与操作方法2.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说出一些水中矿
物质对健康的影响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1.描述我国水资源的概况及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3.说出水的一些净化方法——活性炭和明矾的
净水作用2、2007年新删除的知识条目:第四册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第六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1.说出臭氧层的作用
2.列举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3.说出温室效应的成因
4.说出温室效应的利弊
5.说出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第七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1.知道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2、2007年新删除的知识条目:第五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
1.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2.举例说明中和反应的意义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盐
1.了解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描述化肥与
植物生长的关系 第二章 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1.说出炼铁的原料和原理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
1.举例说明传统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
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钢铁、铜、铝、水
泥、橡胶、陶瓷、玻璃、塑料、玻璃钢等)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1.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 (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环保知识(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5.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其中“ ”代表氢原子,
“ ”代表碳原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B.该物质为有机物
C.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有5种
D.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模型构建与化学式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收集氢气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实验基本操作(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22.(1)我们在学习物质的用途时常采用“从物质的性质
推测其用途”的研究方法。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可用于湿法炼铜”。请你从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结合的角度也举一个例子: ▲ 。
(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不同而有
规律的放置。某校实验室的一个橱柜中药品存放如
下,第一格:硫酸、盐酸、硝酸,第二格:氢氧化
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第三格:氯化钠、碳酸
钠、氯酸钾。在做好硝酸钾溶液的配制实验后,应
将装有硝酸钾固体的试剂瓶放回到第 ▲ 格。
性质与用途、物质分类建议:立足基础降低难度注重落实例如: ⑴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
是 (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⑵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金属铁生锈
C、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
D、蜡烛燃烧例如: ⑶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针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⑷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⑸下列变化过程中,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碎了 B、镁带燃烧 C、电解水 D、火药爆炸
第⑴题是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第⑵题是实验
现象描述、第⑶题是古诗词、第⑷题是成语、第⑸
题是用图示。出题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实质只有一
个,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这一点,
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平时的教学应紧扣核心知识
与考试条目,真正做好落实工作。点评:28.在高温下炽热的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混合气体。
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澄清石灰水 CaCl2溶液 NaOH溶液
A B C D
(1)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装置A,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该混合气体中含有 ▲ 气体。
(2)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气体,请从上述四个
装置中选出合适的装置,选出装置的连接顺序(用装置编
号表示,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 ▲ 。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二)、重视对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本题考查:
气体鉴别、装置连接和化学反应的知识 本题6分,平均得分:3.545,难度系数值:0.59,
学生主要出错在第⑵格,得分率很低,,很多学生把B装
置也放进去排序,说明对化学反应内容的掌握有缺陷。3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
催化剂。有同学提出硫酸铜能否代替二氧化锰作该反应的催化
剂。下面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回答问题:
(1)作出假设: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实验探究:
实验1: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
在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现甲试管中迅速产
生气泡;乙试管放置一段时间后仍观察不到气泡产生。
实验2:取适量实验1中甲试管反应后的溶液,分别装入丙、丁试管
中。向丙试管内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丁试
管内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3)分析讨论:
①实验1中设置乙试管起 ▲ 作用。
②实验2中向丙试管内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是 ▲ 。
③有同学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 能证明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他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来探究硫酸铜
在化学反应前后 ▲ 不变。(二)、重视对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本题满分9分,平均得分:6.57,难度系数值:0.73,主要错误在第二空:①误把CuSO4写成H2SO4;②误把实验2看成实验第二步,既滴加NaOH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本题考查:
实验方法、化学方程式书写、催化剂知识建议:立足常规抓住原理的本质学会知识迁移例2: 小柯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先将竹子锯成几节,然后做了下列实验:
⑴他先将一节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放在水中,让瓶口对准小孔,一串串气泡进入瓶内,他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这种集气方法叫 法。
⑵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如图甲)。用放大镜聚焦阳光,使红磷燃烧,瓶里充满白烟。再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另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这两个实验能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含有 。例2: ⑶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含量如图乙)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点评:例2中的实验内容似乎不是平时的实验,
但这题所用的解题方法都是平时实验中
的方法。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三)、重视信息获取和读图(表)能力考查 7.一些生活中的物质pH大致如下。下列关于这些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酸性最强
B.肥皂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酱油呈中性
D.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PH与酸碱性(三)、重视信息获取和读图(表)能力考查 38.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旧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编号为 ▲ 组的同学其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不合理。
2)①根据第1组同学记录的数据计算,6.0克样品跟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
②该校徽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保留1位小数)
3)如果旧校徽已生锈,①中计算产生的氢气质量将比实验得到的氢气质量要大。
你认为要准确地测得样品中单质铁的含量,前面实验中称量 “剩余固体质量”应
该改成称量下列中的哪一项? ▲ (填字母)。
A.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B.反应完全后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C.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反应完全后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本题考查:数据分析、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分数计算
平均得分:5.29,难度系数值:0.66
需要注意材料信息的选择建议:剔除无用信息选择有利信息辨别考试意图关注学科综合例3: 据报道,2005年10月,我国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托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几日后,“神舟”六号在内蒙古着陆场成功着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再次圆满成功。
⑴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分为三级,其中第一、二级采用联氨(N2H4)作为燃料,用NO作为氧化剂,燃烧后生成X和水(化学反应式:N2H4十2NO→2X十2H2O。请指出X为何种物质?
⑵第三级的动力装置采用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氢氧发动机。火箭发射时,为什么一般用液态氢做燃料?
⑶火箭开始升空时,速度越来越快,这时宇航员是平躺在工作舱里的,有人认为宇航员因为没有动,所以他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二力平衡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⑷宇航员在轨道舱内工作时间大长,身体内新陈代谢方式与失重关系密切,容易引起钙流失,在航天食品中应如何考虑平衡膳食?例2:⑸在飞船搭载物中包括1kg各种花卉(如桂花)的种子,若回收的花种培育出的植物花瓣改变了原有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种子受到太空中_______的作用,改变了种子内细胞中______,一般通过_________方法来检验这一过程。
答案:
(1)X为氮气(N2)
(2)液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放出相等的热,其质量较轻
(3)杨利伟在运动,且不是匀速运动,所以二力不平衡
(4)在航天食品中强化富含钙的食物,如大豆
(5)宇宙射线等辐射 遗传物质(基因、DNA等) 杂交实验或DNA检测等评析: 此题以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为背景,考查了物理、化学、生物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化学的角度,还可以考察化合价、式量、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等内容。材料题,不要被材料所迷惑,材料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考的还是基础知识。三、06年考试情况分析与今后教学的对策(四)、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30.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
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
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
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推断平均得分:2.75,难度系数值:0.46,主要错误:
⑴方程式未配平,CuO写成CuO2 ,把O2写在等号上面。
⑵答CuSO4、H2SO4较多、还有不全特别多。图象看不懂。 此题首先要看懂图象。图象坐标题,要关注以下几点:①图象的起点在哪里(在原点或在X轴还是在Y轴上)②过程是怎么样的(是不断增加或是不断减少还是呈曲线变化)③最终的趋势是怎么样的。此题最关键的是产生沉淀的起点是在X轴上,这是什么意思?说明刚开始加入的Ba(OH)2溶液与C的溶液反应,没有沉淀产生,说明C溶液中的溶质不是纯净物。那就是说明加入的稀酸B有剩余。但是B又不可能是硫酸,如是硫酸的话,刚开始就应该有沉淀产生,不符合图象的要求。所以稀酸B是稀盐酸或稀硝酸。综合上述分析,就不难得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了。点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