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国际度假区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C.阴晦(h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D.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孜孜不倦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旁婺 D. 涕泗横流 润如油篙 怒不可恶 风骚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每个朝代都不乏为民请命的人。
B、一提到新化城区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杨就夸夸其谈,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C、暴雨不停,资江河水暴涨,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守候在河堤上。
D、我们做事时不要揠苗助长,否则,会吃大亏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加强。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2·1·c·n·j·y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6.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B.《故乡》—小说 《谈读书》-说明文
C.三顾茅庐—《出师表》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D.香菱、刘姥姥—《红楼梦》 小弗郎士 —《我的叔叔于勒》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千里冰封, 。 (《沁园春雪》 毛泽东)
②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辛弃疾)
③ ,梨花落后清明。(《破阵子》 晏殊)
④《陈涉世家》中最能反映陈涉不满现状,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的句子是“ ”www-2-1-cnjy-com
⑤《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
。
⑥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词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2-1-c-n-j-y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分)
8. 根据要求作题。(6分)
瓜果飘香,菊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金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21*cnjy*com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2分)
活动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孔 子 屈 原 李 白 苏 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 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4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版权所有:21教育】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21*cnjy*com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士争凑燕
1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3分)
(三)阅读《读书养气》,完成16—18题。(13分)
读书养气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5、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2分)
16、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分)
17、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 (3分)www.21-cn-jy.com
18、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4分)
(四)阅读散文《父爱陷阱》,完成19—23题。(15分)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21·世纪*教育网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来源:21cnj*y.co*m】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出处:21教育名师】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用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作者郑成南。有删改)
19、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2分)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警觉地应对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有哪些原因?(3分)
21、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文章在前面为此埋下了哪几处伏笔?( 4分)
2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3、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写作(50分)
24.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自选文体,字数600字左右。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1cnjy.com
(1)给 一封信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鸟儿翱翔在天是一种自由的美;神七太空漫步是一种科技的美;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交融是一种内心的美。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美,美就在身边!
请以“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7年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基础及其运用部分(20分)
1.A 2.B 3.B 4.C 5. B 6.D 7略
二、积累运用(6分)
8、略
三、阅读训练 (44分)
(一)9、C
10、我同意这种看法。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从而抒发自己内心深重苦闷。
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
(二)11、(2分) (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买 (每个1分)
12、(4分)(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接受奉命。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每句2分)
13、(2分)士/争凑燕
14、(3分)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意思接近即可)
(三)15.读书可以养气
16.①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②读书是养气,是输入;写作是释放,是输出;③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④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21·cn·jy·com
17.论述了读书多,养气厚,才能厚积薄发,手(笔)到文成的道理。
1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①读书可以增长知识。②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③读书可以使人精神愉悦。④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高尚等等。(两点即可,每点2分)
(四)19.消极地等待救援(被动地等待救助)积极地设法自救(主动地设法自救)
20.答案要点:?
①父亲在陷阱边上守候了一夜,彻夜未眠。
②父亲整夜都在警惕地防止动物的袭击。
③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作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21.埋下了四处伏笔:
(1)忽然,他听到一陈意意◇◇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
(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
(3)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4)父亲……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
22.
23.(1)父亲采用的是情境教育(或:体罚教有、挫折教有)的方式。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