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全程复习方案之二[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全程复习方案之二[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31 14: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科学——主题1 常见的物质——课题2 水
一、复习目标
具体内容目标 考试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分布
1.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2.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3.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列举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a(2)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a(3)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a(4)说出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a2.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1)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b(2)说出溶液的特点b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b(2)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c(3)按要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说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b4.水污染(1)知道水污染a(2)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a(3)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c 八年级《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
二、知识要点
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1)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
水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水的化学性质:①在通电或高温时能分解,例:2H2O 通直流电 2H2 +O2
②常温下,能和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反应,例:2Na+2H2O=2NaOH+H2
③在高温条件下,能跟铁、碳等物质反应,
例:3Fe+4H2O = Fe3O4+4H2 C+H2O = CO+H2制取水煤气方法之一
④常温下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例:SO3+H2O=H2SO4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3)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上消耗水最多的是农业生产,水在工业上常用于洗涤、溶解、加热和冷却,并可作为许多化工生产的原料。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4)说出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组成;
2.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1)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名称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水、石灰浆等。悬浊液又称悬浮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石油的原油、牛奶等。乳浊液又称乳状液。
溶液:一种或几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特征:均一、稳定(溶液上下各处性质相同,久置不分层);溶液由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和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组成;
(2)说出溶液的特点
溶液特征:均一、稳定(溶液上下各处性质相同,久置不分层)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表示方法: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克+溶解度)〕×100%(2)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
(3)按要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说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水污染
(1)知道水污染
(2)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水的净化
①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
②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③蒸馏法: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3)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深圳也严重缺水
3、典型例题
4、巩固练习
高温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