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全和复习方案之五[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全和复习方案之五[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31 14: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科学——主题1 常见的物质——课题5 常见的无机物
1、复习目标
具体内容目标 考试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分布
1.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辨认常见的化合物。 2.说出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如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 3.了解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4.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1.单质和化合物 (1)描述单质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单质 a(2)描述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硫、磷、氢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a(3)描述化合物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化合物 a(4)区别单质和化合物b(5)辨认常见的化合物b2.重要的盐(食盐、纯碱、碳酸钙等) (1)描述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2)描述纯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3)描述碳酸钙的主要性a3.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1)列举常见的酸、碱的主要性质 a(2)概述盐酸、硫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b(3)举例说明常见的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a(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b(5)描述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a4.中和反应 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a 九年级《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2、知识要点
1.单质和化合物
(1)描述单质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单质 a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②由单个同种原子构成:金属:Fe、Cu、Zn等;非金属:P、S、C等;稀有气体:He、Ne、Ar、kr、Xe、Rn
由两个同种原子构成:H2、Cl2、N2、O2、I2等
由三个同种原子构成:O3
(2)描述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硫、磷、氢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a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 = 2MgO(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 SO2(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 = 2P2O5(发出白光,生成浓厚的白烟)
氢在氧气中燃烧:2H2+O2 = 2H2O(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3)描述化合物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化合物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4)区别单质和化合物b
(5)辨认常见的化合物b
2.重要的盐(食盐、纯碱、碳酸钙等)
(1)描述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食盐的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食盐的化学式NaCl,水溶液呈中性,大量存在于海水和盐湖中。食盐不易潮解,但从海水中结晶出时,晶体里因含杂质CaCl、MgCl2等易潮解。
用途: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上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制生理盐水(0.9%):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2)描述纯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①纯碱又称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俗名,白色粉末,水溶液呈碱性,它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化学
式Na2CO3·10H2O,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常温下,Na2CO3·10H2O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成为。碳酸钠粉末
②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3)描述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化学式样CaCO3,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碳酸盐。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做汉白玉,含杂质的天然矿石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等。CaCO3能溶于CO2的饱和水溶液中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化学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用途: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含有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3.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1)列举常见的酸、碱的主要性质 a(2)概述盐酸、硫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b(3)举例说明常见的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a
①常见酸及酸的通性
酸的涵义: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盐酸 硫酸
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产生气泡)Zn+2HCl =ZnCl2 +H2↑(产生气泡) Fe+H2SO4=FeSO4+H2↑(产生气泡)Zn+H2SO4=ZnSO4+H2↑(产生气泡)
用途:制备氢气。注:K、Ca、Na等活泼金属反应剧烈,Cu、Hg、Ag等不活泼金属不能跟酸反应产生氢气。
与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用途:金属除锈。注:参加反应的酸一般为可溶。
与碱中和反应 HCl+NaOH=NaCl+H2O3HCl+Al(OH)3=AlCl3+3H2O 2Fe(OH)3+3H2SO4=Fe2(SO4)3+6H2OCu(OH)2+H2SO4=CuSO4+2H2O
用途:如农业上强酸性土壤不宜各植作物可施加熟石灰来中各土壤的酸性;胃酸过多可用胃舒平药物治疗3HCl+Al(OH)3=AlCl3+3H2O等
与某些盐反应 AgNO3+HCl ==AgCl↓+HNO3(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aCl2+H2SO4=BaSO4↓+2HCl(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用途:Cl-的检验:加AgNO3溶液、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SO42-的检验:加BaCl2溶液、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
②: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又名氢氯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的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
工业盐酸因含杂质FeCl3等而显黄色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NH3等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浓硫酸不具有脱水性,能使皮肤、纸张、蔗糖等物质脱水炭化;浓硫酸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④:常见的三种强酸是盐酸、硫酸和硝酸(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光照或受热时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4HNO3 = 2H2O+4NO2↑+O2↑,为了防止硝酸分解,常把硝酸盛放在棕色瓶中,且放置在阴暗、温度低的地方。
⑤常见碱及碱的通性
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常见的可溶性碱有KOH、NaOH、Ba(OH)2、Ca(OH)2(微溶)。
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Fe(OH)3等不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SO2+2NaOH=Na2SO3+H2OSiO2+2NaOH=Na2SiO3+H2O CO2+Ca(OH)2=CaCO3↓+H2O检验CO2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与酸中和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Cl=NaCI+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与某些盐反应 CuCl2+2NaOH=2NaCl+Cu(OH)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FeCl3+3NaOH=3NaCl+Fe(OH)3↓ 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制备氢氧化钠溶液
注: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生成物必须有沉淀。
⑥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或苛性钠,白色固体粉末,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并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有腐蚀性。
⑦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白色粉末,可用来中和酸性土壤,微溶于水,水溶液是石灰水。
(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b
①常见食物的酸性: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薄肠、糖、饼干、白糖等。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粉、炸豆腐等。
常见食物的碱性: 牛乳、茶、柿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等。
②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方法:用紫色的石蕊试液。具体操作是:分别取待测样品少许,各滴入石蕊试液,使石蕊变红的则为酸性溶液,使石蕊变蓝的则为碱性溶液。即石蕊遇酸变红,石蕊遇碱变蓝。(它们属于化学变化)。
③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的方法:用pH试纸
具体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所得到的pH值就能表示酸碱性的强弱。
④pH值表示的范围:0——14之间,
pH值<7物质显酸性 pH值越比7小,酸性越强。 pH值=0,酸性最强。
pH值=7 物质呈中性
pH值>7物质显碱性 pH值越比7大,碱性越强。 pH值=14碱性最强。
说明:用pH试纸既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有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5)描述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a
不要让皮肤沾上浓硫酸,如果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应立刻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干净;强碱和强酸一样,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碱时要小心,不要直接接触它们。
4.中和反应
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和水,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像这种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结论: 中和反应:碱+酸――盐+水
实质:H++OH-=H2O
应用: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过多等
3、典型例题
4、巩固练习
光或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