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12月)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12月)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03 08: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三)
八年级生物试题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香樟、水杉、葫芦藓、肾蕨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葫芦藓、水杉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柳树与香樟的共同特征比柳树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态结构分,将水杉、葫芦藓、肾蕨归为一类,柳树、雪松、香樟归为另一类
2.某同学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如图).请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2·1·c·n·j·y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3.小林对八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中麻雀、青蛙、家兔、鲫鱼分为一类,苍蝇、鼠妇、蚯蚓、蜘蛛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21·世纪*教育网
A.胎生还是卵生 B.生活环境
C.体温是否恒定 D.有无脊柱
4.蕨类植物和苔鲜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A.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 B.体内无输导组织
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
5.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A. B. C. D.
6.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每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7.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8.2017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9.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0.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
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
C.农药通过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其逐渐增强害虫产生抗药性
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
1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1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使用语言 D.大脑发达
1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长臂猿 D.金丝猴
14.如图当我们做伸肘动作时,图中的①和②所处状态分别是(  )
A.都处于收缩状态 B.都处于舒张状态
C.①收缩,②舒张 D.①舒张,②收缩
15.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1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群蚂蚁 D.一个池塘
18.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19.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1·cn·jy·com
A. B. C. D.
20.一个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海洋中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在此食物链中,体内DDT含量最少和最高的是(   )
A.浮游植物、鱼 B.小虾、鱼鹰
C.浮游植物、小虾 D.浮游植物、鱼鹰
二、综合题(共2小题)
2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A﹣F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请据图回答:
(1)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
(2)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此生态系统中能量归根到底是生产者通过   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1cnjy.com
(3)图中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填字母).
(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填字母).
22.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二:如图所示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 公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后,学会了绕道取食。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3)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 ?????。21教育网
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5 CDDCA
6-10 DCDCC
11-15 DAADC
16-20 CCDDD
 
二.综合题(共2小题)
21.
(1)5 (2)光合 (3)分解者 (4)A (5)F
22.
学习 学习 强 少 实验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