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语文三上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反思及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课标版语文三上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反思及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2 16: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反思及教学实录
【教材解读】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安排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材用举例的方式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彩多姿,异彩纷呈。通过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安排在学完第17课之后,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方法方式上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伙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方式等。
【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并把能力运用于实践中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是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的。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倾听、表达、领悟交际,从而达到听得认真,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的目的。
3、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长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教学重点】
“向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于生活中去创造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特点。在此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去进行调查,注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快乐生活。
【教学难点】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设计中的一些环节让学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中兴趣盎然地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收集生活的传统文化,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老师准备好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等。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调查方式:可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考察、上网查询、向长辈或专业人士咨询……
3、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做好记录。调查历时二周左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开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那辉煌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此,我们三年一班全体同学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积极行动起来,在生活中、在网络上寻找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出示课题)
二、知识储备
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我们来开个阶段成果展示会,好吗?看哪组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方法新颖别致,而且让大家最感兴趣。准备好了吗?
三、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用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示,如文字资料、图片、录音、现场表演等,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1、 民俗风情组:
(1)介绍各少数民族节日、服装、奥运五福娃。
(2)评议(学生自由发言,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中华美食组:
(1)展示中国八大菜系、菜肴的命名艺术、展示美食图片、猜菜名。
(2)评议
3、建筑长廊组:
(1)、汇报中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2)、评议
4、艺术风苑组:
(1)、介绍中国结、剪纸、脸谱、尚志碑林录象、现场剪纸、绘画。
(2)、评议
5、欢乐总动员:
(1)、生把收集的、画的、亲手剪的所有的剪纸、中国结、脸谱、福娃等实物、图片、文字全部展出。(配乐)
(2)、评议
四、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
五、积累拓展,继续探索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亮点”。
综合性学习让学习走进了生活,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新课标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针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
本次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本身所涵盖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不仅涉及了历史、社会的领域,还体现了与艺术的沟通;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方式不仅有自主探究,而且更有合作交流。
2.实践性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肯动、乐动、会动,较好地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课前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收集资料,有的上网查阅民风民俗等的资料,有的查阅图书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社会知识,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旅游中的见闻,有的就在身边去找贴的春联,挂的灯笼,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在课堂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勤于动脑、动口、动手,有的现场剪纸、绘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学生感受了实践活动的魅力,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3.开放性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开放,而且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无限延伸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较好地实现了学习和生活的沟通。?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把生活中丰富的资源与教材相结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有个别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还不够强烈,有少数学生还不善于交流,有些小组组长的组织策划能力还不够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还体现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欲望,如何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实录)
一、导语: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那辉煌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此,我们三年一班全体的同学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积极行动起来,在生活中、在网络上寻找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出示课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我们来开个阶段成果展示会,好吗?看哪组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方法新颖别致,而且让大家最感兴趣。准备好了吗?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代表尚志小学三年一班的全体同学,向你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展示会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周的时间,终于拉开了帷幕。下面我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次展示会的内容:第一板块——民俗风情(口号:民俗风情——与我同行)、第二板块——中华美食(中华美食——我选择、我喜欢)、第三板块——建筑长廊(建筑长廊——源远流长)、第四板块——艺术风苑(艺术风苑——展现风范)。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分享大家的活动成果。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第一板块的组长高小淇,幻灯片操作员刘梁。
第一板块——民俗风情
高小淇:大家好,欢迎大家与我共同走进《民俗风情》。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民族,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民俗风情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广泛,而且有南北方之别。现在请进入雅俗共赏栏目。这一版块的幻灯片制作吕志远等。
宋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河中欢乐的盛会。(出示图片)看,傣族泼水节时,人们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的幸福生活。这是泼水节上的赛龙舟,这是壮族的三月三、朝鲜族的回甲节、赫哲尔族的日贡节、拉祜族的扩塔节、景颇族的纵歌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苗族的跳场、安塞腰鼓、彝族的火把节。在我们东北却是另一番景象,看,大秧歌扭的多带劲。另外,同学们都知道东北三大怪吧:由于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寒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许多抵御严寒的办法,“窗户纸糊在外”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看,大姑娘叼烟袋,这是过去,现在只有少数老年人才用烟袋;更有意思的是把孩子吊起来(听起来很吓人,其实是把孩子放在摇车里,这是哄孩子的一种方式);东北三大怪有趣吧!另外,东北的糖葫芦是冬天市镇经常见到的小吃,虽然关内京津各地也能有,但东北的这种买卖似乎更淳朴一些;漫天的大雪在北风的吹刮下,覆盖了这里的一切。为了适应这一气候特点,人们发明了适合在冰雪道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爬犁,坐在上面别有情趣在心头。同学们坐过吗?(生)很好玩儿,是吗?
高小淇: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风;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俗。听了宋佳的介绍想必同学们懂得了不少知识。现在再由我们组的马爽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的APEC会议。
记者:我是尚志小学的校园记者,我想问一下,APEC会议跟我们这次展示会有关系吗?
高小淇:当然有关系了,听了她的介绍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马爽:那就由我来为你介绍一下吧。
马爽:在2001年上海的APEC会议上,被媒体称为“最大悬念”的领导人服装成为一大看点。当与会领导人身着中国提供的特别服装——中式对襟唐装依次步入会场时,不觉让人眼前一亮。整套服装在设计上既有传统中式服装的古朴风韵又有着现代服装的洒脱自如。
“唐装”是外国人的叫法,我们称之为中式服装,其实它是由我国清代马褂演变而成的,老外们将今天的中国传统服装都叫做“唐装”,因为我国古代以唐朝为最强大兴旺,在世界上最有影响,而海外华人也自称“唐人”,所以中国传统服装被统称为“唐装”。
这就是在APEC会议上江泽民主席迎接各国穿着唐装的总统们的画面:(这幅江泽民主席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这是江泽民主席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这是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是江泽民主席与韩国总统金大中,这是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布什,)这是江泽民主席与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据说阿罗约总统穿上唐装后,竟高兴的让设计人员再为她量体定做一条裤子。可见,唐装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服饰,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请看,这是朝鲜族服饰,布依族服饰、藏族服饰、达斡尔族服饰、白族服饰,傣族服饰、侗族服饰、高山族服饰、景颇族服饰,苗族服饰、土族服饰、维吾尔族服饰、彝族服饰。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高小淇:唐装这种中国传统的民俗服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且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奥运吉祥物中也能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奥运五福娃也赶着来为我们的展示会助兴了。福娃上(头饰)
2005年11月11日,承载着全中国和世界人民期盼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终于揭晓,五个造型可爱而又独具中国特色的福娃,以其新颖的构思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郝云琳:我是贝贝,是鱼和水的化身,传递的祝福是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我的头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我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姜学明:我——晶晶,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我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我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我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吕志远:我是欢欢,福娃中的大哥哥。我是一个火娃娃,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我是运动激情的化身,我将激情撒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
我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我的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邹昌君:我——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我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愿传向世界。我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我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传统风格。我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陈影:我是小妮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我的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以传统民俗形式“放风筝”寓意放飞希望。“燕”代表燕京,是古代北京的称呼,我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天真无邪、欢快矫健的我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我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五福娃齐:我们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将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高小淇:下面,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福娃的图片展示出来。(生展示)
评议:
记者:主持人,我可以进行一下现场采访吗?
主持人:可以吗,同学们?生:可以。
记者:通过这一组的展示,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从申奥成功后,我们谈的最多的就是五个可爱的福娃,可却不知道他们的真正意义,通过这组同学的介绍,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福娃,谢谢他们。
生: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
记者:你最欣赏这一组的哪一部分?
生:我很欣赏他们组介绍的服装,他们通过APEC会议向我们介绍了唐装,然后又引申出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说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结合体,大家应该团结一心、和睦共处。
记者: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哪些感受?
生:我认为在这一板块里,再展示一下中国传统的年画和风筝就更好了,因为年画和风筝是中国最最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象征。
组长:接受你们的建议,,课下会对我们板块的内容再做进一步的搜集和整理。谢谢你们的提醒。
第二板块——中华美食
主持人:第二版块的同学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有请第板块的组长蒋浩然和幻灯片操作员周奇。
蒋浩然:大家好!欢迎走进第二板块《中华美食》。同学们,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衣食住行,在貌似平常的背后,一样能挖掘出前人的聪明智慧,一样能产生对前人传下来的种种美食的崇敬。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美食欣赏。这一环节的幻灯片制作张延辉等。
李双宇:中国历史悠久,烹饪艺术渊远流长,闻名于世。中餐以它的色、香、味、形而诱人。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中国菜肴形成了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系,鲁、川、粤、 闽、 苏、 浙、湘、徽等菜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听起来还满有趣的。这是我们小组搜集的一组图片:请看,干烧对虾、醉虾、鲫鱼沙锅、泡椒牛蛙、茄汁玉米鱼、成都腊肉、葱烧猪蹄、东江盐浸鸡、莲子扣肉、萝卜泡菜、麻辣仔鸡、田园小炒。小吃也传承着中华的美食文化,看:这是四川小吃、山西小吃、三亚小吃、兰州拉面,这是新疆烤馕、天津铁板煎海鲜、黑龙江的烤地瓜、河北唐山的驴打滚。而我们东北菜吸取鲁、川、粤菜之精华,同时融合了满、朝、蒙、宫廷菜点的传统技艺,形成了以名菜、名点、名小吃和名宴为主体的基本框架,注重利用东北特产原料和绿色食品原料,刀工精巧细致,精烹山珍野味,讲究火候,擅长勺工,烹调技法以熘、爆、烧、扒、烤、酱、炖、拔丝见长;一些菜肴的烹调做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外脆内嫩、外酥内烂等质地特征,口味醇厚香浓,菜肴丰满实惠。如久负盛名的东北八大炖:猪肉炖粉条、羊肉氽酸菜、牛肉炖土豆、白肉血肠、蘑菇炖小鸡、得莫利炖鱼、胡萝卜炖排骨、牛肉炖萝卜。还有东北的特色菜:拔丝地瓜、大粉皮、酱肉骨、木须菜、泡黄瓜、清蒸大闸蟹、蟹粉狮子头、一品肉等等。看到了这些美食,感觉怎样?
李政:好一幅蔚为大观的民间饮食画卷。看到这些,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不过,说美食就不能不说菜名,我国菜肴的命名艺术耐人寻味,用地名的有:北京烤鸭、西湖醋鱼、成都蛋汤。用人名的有:东坡肉、贵妃鸡、昭君鸭、貂禅豆腐。用花草命名的有:桂花鸭、牡丹虾仁、玉兰鱼片、菊花火锅。用动物命名的有:凤凰腿、鸳鸯蛋、蝴蝶肉。用颜色的有:翡翠白玉、红油明虾、雪中送炭。也有用调味品名:糖醋排骨,咖喱鸡、五香牛肉。有用数字名的:如一品燕、二巾页、三丝鱼卷、四喜肉、五味鸡腿、六味鱼条、七星会、八宝鸭、九转肥肠、十(什)锦拼盘。有了这些好名字,无形之中就抬高了菜的身价。
张延辉:是这样的。说到菜名,我们组的同学搜集了几则有趣的菜名,同学们想猜一猜吗?
1、一天看见一个小饭馆外面黑板上写的宣传,有道菜叫做“波黑战争”,感觉特别奇怪,问了问才知道是什么。谁知道?原来是菠菜炒黑木耳。
2、“黑熊耍棍”,猜猜看,是什么菜?嘿嘿,其实就是木耳炒豆芽。
3、“火山瑞雪”这个一定都知道吧?就是凉拌西红柿上面洒上白糖。
4、在一家小面馆点了一份“牛拉面”。后来发现一片牛肉也没有。于是叫来店主论理,得到的答案是:做面条的师傅姓牛!
5、“悄悄话”,知道是什么吗——猪口条和猪耳朵!
6、"关公战秦琼"——西红柿炒鸡蛋(红脸和黄脸)
蒋浩然:太有意思了,没想到菜名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古语说的好“民以是食为天”,可见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饮食风俗也不断变化和发展。在我们尚志市内就有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味小吃。有请我们组的同学献上美味佳肴(现场赠送)。
评议:
记者:通过这一组的展示,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又知道了许多菜和小吃的名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尝一尝,也会亲手去试着做一做。
记者:你对他们组展示的成果,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生:他们介绍的美食一定很好吃,我想同学们也一定都很想吃。我要说的是,我们在吃的同时,不要忘记饮食卫生,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才行。
记者:对这一组再充实资料有什么建议吗?
生:他们如果能具体介绍一下八大菜系的特色菜会更耐人寻味。
第三板块——建筑长廊
主持人:一带山水孕育着一方文化,一方土地滋养着一方生灵。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建筑也层出不穷。请欣赏第三板块《建筑长廊》。有请组长张爽。
张爽: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我国的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请欣赏中国建筑风光在线。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这一板块的幻灯片制作于孝飞,操作程瑶。
王爽:(幻灯片播放并配乐)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等,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纯熟和感染力。它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而且形式多样,富丽堂皇。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这些特点在中国皇家园林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颐和园在北京西郊,风景优美,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苍翠如黛的万寿山,碧波涟漪的昆明湖,辉煌壮观的建筑群,周围借景及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天然巧成,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具有中国鲜明文化特色的山水画卷。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一处古代帝王宫苑。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故宫西侧。80年代末,由于各种原因,中南海停止向公众开放。据悉,在北京推动奥运旅游的大背景下,中南海部分区域有望再次开放。
河北省的承德避暑山庄,是我们现存最大的园林和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了将近一倍。山庄内山清水秀,景色各异。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宫殿建筑群。它以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明清历史文物,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第二篇——中国现代建筑。
瞿晶晶: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而且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这是香港中银大厦,这是国家大剧院,这是中央电视台,这是香港会展中心,这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这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北京香山饭店,这是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大家都知道2008奥运会将在我国的北京举行,因此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已全面启动。
国家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它就象树枝编织的鸟巢。这是主会场,排球馆、体操馆、网球馆、足球馆,这是棒球场、篮球场、曲棍球场、羽毛球场,还有其它一些场馆,请看。
奥运体育场馆的设计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又简洁而典雅,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评议:
记者:在这次活动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我们的确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上网查找资料时,本来找到了相应的资料,可却下载不下来,有些时候,怎么也打不开网页,浪费了不少时间。但这些困难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
记者:请问,你喜欢他们组的哪一篇章?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奥运场馆那一部分,听了介绍,我知道了奥运场馆的设计不同凡响,结构令人叹为观止。
生:我更喜欢古代建筑,因为它形式多样,富丽堂皇,具有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十分独特,让我大饱眼福。
第四板块——艺术风苑
主持人:看,我们第板块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有请组长李爽和幻灯片操作员王子睿。
李爽:大家好!我是第四板块《艺术风苑》组的组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其内涵十分丰富,比如: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单是民间艺术,就可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现在请我们组的王春肖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关的内容中国结艺术。这一板块的幻灯片制作王子睿。
王春肖: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在现代文化反朴归真的今天,中国结情系天下,倍受海内外朋友青睐。它可被编织成手链、戒指、项圈、耳坠等极具韵味的首饰和装饰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请与我一同进入中国结栏目(幻灯片):1、福字结、喜字结2、看,彩蝶纷飞、孔雀开屏、龙马精神、如意扇3、这是吊历结、星座结4、这是富贵盘张、欢乐四方、四季安康、奥运情结,另外还有许多结。总之,中国结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范建国:组长,我想说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更多地用于装饰,可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也可作为礼品赠送他人。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精美的剪纸,请大家欣赏。(图片)同学们喜欢这些剪纸吗?回家也可以试着剪一剪。
李爽:我知道有些同学在课下也剪了不少剪纸,能给大家看看吗?(生出示剪贴画)
李爽:真是精彩极了,不过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呢!让我们迎接下一关——“魅力脸谱”的挑战吧!“魅力脸谱”简单的说,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好了,废话不多说,赶快进入这一关吧。(歌曲:《唱脸谱》)
记者:同学们,看到这些脸谱,不觉使我想起了集建筑、书法、篆刻艺术于一体的尚志碑林。看了我为你们带来的尚志碑林的录象,你就会深深的感受到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请看。(生看录象)看到这里,碑廊的仿古建筑,碑刻的精美刻工,豪放舒展的布局,使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得以完美的展示,真不愧是艺术的海洋。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同走进最后一关“巧手大比拼”的现场。掌声有请各位剪纸、绘画大师入场。(生现场剪、画、音乐)
评议:
记者:通过这组展示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让我受益匪浅。
生:我觉得中国艺术涉及的面比较广,在这里如果能介绍一下我们哈尔滨独特的文化——冰雕艺术就更好了。
生:看了尚志碑林的录象,使我很有感触,身为尚志人,我骄傲、我自豪。
生:我挺佩服剪纸和绘画的同学,她们心灵手巧,而且很有勇气,我就不敢。不过我一定会努力的。
记者:我们都相信你。
主持人:最后请一同进入——“欢乐总动员”。生把收集的、画的、亲手剪的所有的剪纸、中国结、脸谱、福娃等实物、图片、文字全部展出。(音乐)
评议:
记者:通过大家的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可谓是满载而归。在这次活动中肯定也有许多的感想想与大家谈谈是吗?谁想说说?
生:看得出,同学们为了这次展示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加工整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也都收获了许多知识,我们真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今后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生: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使我们在某些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生:我是《民俗风情》版块的学生,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民俗风情所涉及的内容特别广泛,我们今天汇报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以后我们会继续研究的。
记者:其他版块呢?
生:我们都有同感,传统文化的内涵太丰富了,太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了。想继续研究它吗,同学们?
生:我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愿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都能走向世界。
生: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多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我更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总结:同学们,看到你们展示的成果,老师真高兴,并被你们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所感动。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们在网上收集资料、到生活中采访、调查,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真的很了不起!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其实,如果把祖国的传统文化看作一个浩瀚的海洋,那么,今天我们只采摘到了其中几朵小小的浪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细心观察,用心探索,去发现、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内涵。能做到吗,同学们?(生)老师非常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