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的面积大?2. 中间是个什么形状? 3. 人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他们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何项目金牌?你知道吗?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12秒91夺冠.女子100米蛙泳决赛罗雪娟1分06秒64夺冠.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1、请你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记录你的做法。
◆方法◆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在古代最早的一尺便是拃zhǎ ,而一寸则是中指尖到中指节上的一段。至于丈,是指成年男子的身高。直到今天,成年男子仍被称为“丈夫”。英国国王亨利一世是这样规定“码”的长度:1码就是他亨利的鼻子尖到他伸直手臂的中指尖的距离。英国的查理曼大帝郑重宣布,1英尺就是他查理曼大帝的脚板长。在我国也有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度”是指长度的计量,所用工具是尺。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互相通商了,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长度标准。那么应当拿什么做标准呢?我国隋朝有位天文学家叫刘焯提出,用不变的天文学常数或测地常数来定义地球上的长度单位。这种长度标准的思想和具体实践,在世界物理测量史上是一颗珍贵的明珠。 1791年,法国科学院建议用子午线为长度的标准。他们把通过巴黎的子午圈的四千万分之一,或者从北极到赤道的千万分之一为长度单位,译成汉语就叫“米”。
1799年制造了一支铂尺来体现米的长度,作为法国的国家长度基准。
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它为国际长度基准。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采用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作为长度基准。
1983年10月,联合国度量衡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规定了新的“米”的定义:把光在真空中299792458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标准米。一、国际单位制
1. 单位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 国际单位制(SI)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二、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 2、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1、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长度的单位同米的关系是:
1 km = 1 000 m = 103 m
1 dm = 0.1 m = 10-1 m
1 cm = 0.01 m = 10-2 m
1 mm = 0.001 m = 10-3 m
1 μm = 0.000 001 m = 10-6 m
1 nm = 0.000 000 001 m = 10-9 m1 m ?地球的半径为6.4×104 千米,合__分米,
合___毫米.
6.4×104 Km= 6.4×104×103m
= 6.4×107m=6.4×107×10dm
=6.4×108dm
=6.4×107×103mm
=6.4×1010mm计算:
105×102 =
105÷10-3 =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 ,指数 。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 ,指数 。
107108不变不变相加相减单位换算的格式500m=_______μm500m=500×106μm=5×108μm42cm=_______nm42cm=42×106nm=4.2×107nm活动2:观察刻度尺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是刻度尺。
1、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你使用过吗?活动2:观察刻度尺2、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
(1)它的量程是多少?
(2)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四、 正确使用刻度尺1、它的量程是2、它的分度值是观察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0-5cm1mm或0.1cm观察刻度尺刻度尺的分度值(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为:0.1cm(1mm)端面注意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零刻度线与端面是否重合刻度尺的零刻度线1.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尺位要放正,不能歪斜。2. 零线要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四、 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放置刻度尺正确选择起点;3. 视线要正视:观测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四、 正确使用刻度尺2.78 cm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读记要齐全: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四、 正确使用刻度尺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1.70cm3.55cm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是 ,
其中准确值是 .
1cm3.2cm3cm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2)
(3)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尺位要放正,不能歪斜。观测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活动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试一试◆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与宽,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将测量结果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子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 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一定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为你的父母或兄长量一量脚长和身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身高往往是脚长的 7 倍。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子要穿
小号鞋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 1/4。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 8 倍或 7.5 倍。课堂巩固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05m=0.05m×100cm=5cm
B、5mm=5mm×10-3=5 ×10-3m
C、0.007μm=0.007 ×103nm=7nm
D、700dm=700×10-4=7×10-2Km3. 以下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 8 mm( )
A. 物理课本的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木铅笔的直径
D. 图画纸的厚度C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哪个使用方法正确?练 习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D、7.8厘米
B
练 习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1. 太阳钟:日晷2. 沙钟(沙漏)3. 火钟
一炷香的工夫。
炸药的导火索也是火钟。4. 水钟(滴漏)5. 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6. 近代机械钟和机械表7. 电子表想一想!时间的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怎样的?
听说过一光年吗?你们觉得这是多久?1min=60s1h=60min1ms=10-3s1μm=10-6m1光年=9.46 × 1015m一、时间的测量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2、时间单位的换算请观察!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那么,使用时该注意些什么呢?机械停表注意事项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注意调零
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迷你实验室书第21页,请做一做!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四、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
1.421.52练 习五、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配合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 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替代法测纸厚,细丝直径累计法练 习练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2、会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误差的产生和减小误差的办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长度测量中的估读。
【学习过程】
1、阅读“测量单位”这部分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用符号来代表单位或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必须记住)
(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记)
1Km = m = m (分别用科学记数法和整数表示)
1 dm = m = m (分别用科学记数法和小数表示)
1 cm = m = m (分别用科学记数法和小数表示)
1mm = m = m (分别用科学记数法和小数表示)
1h = min 1 min = s 1 s= ms
1h = s 1 min = h (用分数表示)
(3)长度的估测:
请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从大河学校至滩皮子的公路长度大约是1 ;
一个成年人的左肩至右手伸开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 ;
成年人一只拳头的宽度大约是1 ;
成年人食指夹的宽度大约是1 ;
一粒大头针的直径大约是1 ;
教室楼层的高度大约是3 。
2、实验活动:
(1)认识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幻灯片展示实物和表格)
序号
刻度尺的名称
零刻度线位置
量程
分度值
1
螺旋测微器
————
————
2
游标卡尺
————
————
3
钢卷尺
4
木直尺(一定厚度)
5
塑料尺(透明)
6
皮尺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先认真阅读“正确使用刻度尺”→幻灯片展示)
①下列物体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 cm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 cm 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 cm
②用塑料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长度(cm)
宽度(cm)
想一想: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③用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高,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长(cm)
宽(cm)
高(cm)
【小结】(导学)
【当堂检测】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km= m 500m= km
176cm= m 2.4dm= m
2h= s 15min= h
3min40s= s
(2)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物体的长度各是多少:
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
乒乓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 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姓名: 吴玲云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1)(2)
课题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2.能对时间和长度进行估测,会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物体的长度,并会准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
3.知道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了解减少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方法;经历测量时间、粗略长度的过程;了解测量时间、长度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对时间和长度的估测,适应合适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对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察两幅图片,谈谈感受
提出:人们的感受都是可靠的吗?
引出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再看多媒体上关于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12秒91夺冠和女子100米蛙泳决赛罗雪娟1分06秒64夺冠.的图片提问,这里记录的数值分别表示什么。引出今天上课的内容——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学生活动
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1、请你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记录你的做法。
◆方法◆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三,介绍古代所规定的测量
在古代最早的一尺便是拃,而一寸则是中指尖到中指节上的一段。至于丈,是指成年男子的身高。直到今天,成年男子仍被称为“丈夫”。英国国王亨利一世是这样规定“码”的长度:1码就是他亨利的鼻子尖到他伸直手臂的中指尖的距离。英国的查理曼大帝郑重宣布,1英尺就是他查理曼大帝的脚板长。在我国也有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度”是指长度的计量,所用工具是尺。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互相通商了,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长度标准。那么应当拿什么做标准呢?我国隋朝有位天文学家叫刘焯提出,用不变的天文学常数或测地常数来定义地球上的长度单位。这种长度标准的思想和具体实践,在世界物理测量史上是一颗珍贵的明珠。
介绍米的由来
1791年,法国科学院建议用子午线为长度的标准。他们把通过巴黎的子午圈的四千万分之一,或者从北极到赤道的千万分之一为长度单位,译成汉语就叫“米”。
1799年制造了一支铂尺来体现米的长度,作为法国的国家长度基准。
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它为国际长度基准。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采用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作为长度基准。
1983年10月,联合国度量衡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规定了新的“米”的定义:把光在真空中299792458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标准米。
四、国际单位制
1. 单位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 国际单位制(SI)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五、问:为什么要进行测量呢?
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那么一般长度用什么测量呢?先介绍最基本的——刻度尺
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六、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且之间的关系有1 km = 1 000 m = 103 m
1 dm = 0.1 m = 10-1 m
1 cm = 0.01 m = 10-2 m
1 mm = 0.001 m = 10-3 m
1 μm = 0.000 001 m = 10-6 m
1 nm = 0.000 000 001 m = 10-9 m
练一练:地球的半径为6.4×104 千米,合__分米,
合___毫米.
6.4×104 Km= 6.4×104×103m
= 6.4×107m=6.4×107×10dm
=6.4×108dm
=6.4×107×103mm
=6.4×1010mm
500m=_______μm 42cm=_______nm
七、活动2:观察刻度尺
结合多媒体课件,观察自己的刻度尺
(1)它的量程是多少?
(2)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八、测量时,使用刻度尺应注意什么?
1.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尺位要放正,不能歪斜
2. 零线要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3. 视线要正视:观测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读记要齐全: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练一练:展示多媒体
九、活动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
十、小结:请同学们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十一、练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05m=0.05m×100cm=5cm
B、5mm=5mm×10-3=5 ×10-3m
C、0.007μm=0.007 ×103nm=7nm
D、700dm=700×10-4=7×10-2Km
第二课时
复习:测量长度有哪些注意问题?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D、7.8厘米
新课:
一、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介绍古代各种测量时间的方法。
二、测量时间:
1、先用谈话法安排学生说出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秒”等,然后教师点评,再同长度的单位进行类比,明确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秒。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等。
1min=60s; 1h=60min=3600s
2、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并进行点评(点评中须明确提出用手表测时间的方法。例:某同学在早晨6h55min30s离开家,7h04min15s到校,他在路上花的时间应是8min45s)21·cn·jy·com
3、研究如何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秒表的使用说明,并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回答: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指导学生用秒表测出心跳10次所用的时间和15s心跳的次数,并记录。
三、请看书上的迷你实验室,并小组完成。
四、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测量结果都不一样呢?
师:我们所测的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生:仪器精确度不同;估度能力不同;测量方法不同等
师:一个物体的长度只有一个真实值。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有差异。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讨论: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能消除吗?怎么减小误差?
总结: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与仪器精确度不高,估度能力差异、测量方法不合理有关。还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使误差减小。21
五、数据处理
师:完成了一系列测量后,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一般常采用列表方式来处理,也可以用直方图来处理
六、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分别介绍配合法、替代法、累积法
七、习题:见多媒体
八、小结:同学小结
九、作业:P22的第1、2、4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换算。
长度基本单位:米(m),时间基本单位:秒(s)
单位换算关系: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 1nm=10(9m
1h=3600s 1min=60s 1ms=10(3s 1(s=10(6s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侧物体。(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并记上单位。(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长度估测
(四)时间的测量与估测
(五)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