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1-03 23: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1节 透镜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
2.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拓展归纳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成透镜,如玻璃、石英、水晶、金刚石、树脂、有机玻璃、冰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1 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
?
A.(1)(2)(3) B.(4)(5)(6)
C.(2)(3)(4) D.(2)(6)
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是(2)(6),属于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1)(4)(5),属于凹透镜;中间和边缘厚度相同的是(3),是透明的玻璃砖。
答案:D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1.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折射后向主光轴靠拢。
?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线折射后偏离主光轴。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拓展归纳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即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如下图)。
?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如上图)。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2 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如果下雨使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析: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因此,不能在森林里随意丢弃透明塑料瓶。
答案:B知识点三 焦点和焦距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拓展归纳1.
?
根据凸透镜能够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这一性质,我们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方法是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当折纸上的亮点最小、最清晰时,测出光点到光心的距离,即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2.透镜焦距的长短表示它对光线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3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解析: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说明此时光斑在焦点之前,即l答案:C考点 透镜的光路作图
例题 画出入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析: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答案:如图所示:名师点评
正确理解透镜对几条特殊光线的作用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基础。 (1)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2)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②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P93动手动脑学物理
1.不同透镜的焦距是不同的,焦距短的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大一些,如图所示。
2.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就可以变成平行光;利用了光路可逆的特点。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从凸透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甲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焦点,故甲图正确;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射出,故乙图错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丙图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将发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故丁图错误。
4.甲、乙两图中都是凹透镜。
解析比较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知,该透镜对光线都有发散作用,所以都应该是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