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 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
2.使用量筒前,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3.使用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拓展归纳1.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2.利用量筒也可以用排液法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例题 如图,量筒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物体的体积是 cm3。?
?
解析:(1)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50 mL,即量筒的量程是0~50 mL;
(2)如图,量筒每10 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 mL,即分度值是1 mL;
(3)V石=V总-V水=40 mL-20 mL=20 mL=20 cm3。
答案:0~50 mL 1 mL 20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原理: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细线、石块、水。
3.实验步骤:
(1)测量盐水密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测量石块的密度 拓展归纳(1)在测量盐水密度中,若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再把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其体积。这样会使一部分盐水留在烧杯中,测出的盐水体积偏小,使盐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2)测量石块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用排水法测体积,若顺序颠倒,石块上会沾有水,测出的石块质量偏大。考点 密度的测量
例题 (2016山东日照中考)吴丽知道了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她还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她找来一个干净的小瓶A,装满食用油,利用如图所示的天平(砝码已丢失)、量筒、茶杯、水和胶头滴管等来进行测量。爸爸说,食用油太粘、不易清洗,不要直接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吴丽想了想,又找来了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干净的小瓶B,最终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她的探究过程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盛满食用油的小瓶A放入左盘,将小瓶B放入右盘,向B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将小瓶B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记为V1= cm3,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全部倒出。?
(3) ,然后将水全部倒入量筒,读出示数,即为食用油的体积,记为V2=40 cm3。?
(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解析:(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由题图知,量筒10 cm3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cm3,即此量筒的分度值为1 cm3;液面与“34”相平,所以此时水的体积V1=34 cm3;
(3)A、B瓶完全相同,在B瓶中装满水,水的体积等于食用油的体积,则油的体积为V2=40 cm3;答案:(1)先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 (2)34 (3)向小瓶B中倒满水 (4)0.85×103名师点评
此题考查了密度测量方法的灵活应用,属于创新题型,要熟练掌握天平的调节、量筒的读数以及等量替代法的应用。3.3.93×1010 t
解析:这个水库的蓄水量
m=ρ水V水=1.0×103 kg/m3×3.93×1010m3=3.93×1013 kg
=3.93×1010 t。4.39 5 7.8 7.8×103
解析:金属块的质量m=35 g+4 g=39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5 cm3,放入金属块后的总体积为30 cm3,则金属块的体积为5 cm3,则金属块的密度 =7.8 g/cm3=7.8×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