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嫦娥奔月 敦煌壁画——飞天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离开地球?解: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问题一: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才能使它恰好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G=6.67×10-11Nm2/kg2 , 地球质量M=5.89×1024kg, 地球半径R=6400km) 说明:要使物体恰好绕地球表面运动而不落下来,至少要以7.9km/s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代入数据的v=7.9km/s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v=7.9km/s说明:
(1)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2)等于这个速度,卫星刚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 ( 3 )如果卫星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将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当物体的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物体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永远离开地球。2、第二宇宙速度 v=11.2km/s 如果物体的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时,物体就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旅行者”1号探测器
1988年飞出太阳系 3、第三宇宙速度 v=16.7km/s向高轨道发射卫星与发射近地卫星相比哪个难度大?哪个需要的发射速度大?高轨道卫星与近地卫星相比哪个运行速度大?为什么?注: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指卫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发射速度 指被发射物体离开地面时的速度( v1=7.9km/s第一宇宙速度)最小发射速度最大运行速度人造卫星的运行半径r大, 需要的v发射大;而v运行却小高轨道卫星需要的发射速度较大。高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较小。 设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运动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 ?二、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地球同步卫星:
其r、 v、ω、an 均为定值T=24h, 练习1:求近地卫星的周期我们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卫星吗?
已知G=6.67×10-11Nm2/kg2 , 地球质量M=5.89×1024kg, 地球半径R=6.37×106m代入数据如图所示,A、B、C、D四条轨道中不能作为卫星轨道的是哪一条?提示: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必须指向地心,即轨道平面必通过地心。思考F1F2F3赤道平面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卫星轨道平面必通过地心总结:运动轨迹是椭圆。物体挣脱地球引力物体飞出太阳系一、宇宙速度v第一宇宙速度:v=7.9km/s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7.9km/s ﹤ v ﹤11.2km/s第三宇宙速度:16.7km/s第二宇宙速度:v=11.2km/s最小发射速度最大运行速度二、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1、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必通过地心
同步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共面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三、梦想成真:谁为人类迈向太空提供科学思想?19世纪中叶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喷气推进的多级火箭)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何时何地发射成功?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何地发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 苏联 加加林 东方一号载人飞船人类何时登上月球?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美国 阿波罗11号升空对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而言,却是巨大飞跃中国航天事业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5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将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绕行14圈,10月16日6时23分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六号发射升空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出舱神七英雄 1.(多选)关于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
B.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练习:2、(双)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 ).
A.v1>v2>v3 B.v1
C.a1>a2>a3 D.a1补充1、卫星从低轨道到高轨道需要:点火加速2、但在高轨道时速度较小一、卫星变轨道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Ⅰ,12月10日晚21:2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变轨,从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B点)15公里、远月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Ⅱ,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
科考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速度 3、(双)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 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 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两轨道相切点,加速度大小相等,线速度大小不相等二、双星系统: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周期变为原来的多少倍?三、三星系统: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下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练习:1、(双)一行星绕某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υ,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A.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B.行星的质量为
C.恒星的质量为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