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
八年级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C卷 商务星球版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考试范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难度:A卷 较易 B卷 一般 C卷 较难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部分省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表形态多为
A. 地形崎岖 B. 沟壑纵横 C. 雪山连绵 D. 开阔坦荡
2.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我国1月0oC等温线经过 B. 为东西走向
C. 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 D.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
3.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简称、行政中心匹配正确的是
A. ①—秦—太原 B. ②—鄂—武汉
C. ③—青—西宁 D. ④—宁—兰州
下图示意沪昆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
A. 河南省 B. 湖北省 C. 湖南省 D. 广东省
5.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
①地形崎岖 ②水流湍急 ③滑坡、泥石流 ④冰川、冻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中,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A. 安徽黄山 B. 长江三峡 C. 桂林山水 D. 杭州西湖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大漠见沙足!2016年8月23日至8月25日,首届亚洲沙滩足球锦标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家住武汉的“光头强”开车前来观看比赛并打算在鄂尔多斯市旅游兼避暑几天,在比赛会场他看见当地大多数汽车牌照上的第一个字应是
A. 鄂 B. 蒙 C. 湘 D. 豫
8.下列有关鄂尔多斯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内蒙古高原 B.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煤、气资源丰富 D.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汉族
下图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形成“地上河”这种景观的根本原因是
A. 河流从较高的岗地上流过 B. 修建的水库大量拦蓄泥沙形成
C. 黄河凌汛造成 D.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在平原地区大量堆积抬高而成
10.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出现在右图中的
A. ①河段 B. ②河段 C. ③河段 D. ④河段
11.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容易引起的后果是
A.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C. 下游河道因水灾决口改道 D. 支流过多
12.右图③地点所在的黄土高原丰富的资源是
A. 铁矿 B. 煤矿 C. 石油 D. 锡矿
中国北纬30°线沿途分布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丰富的人文盛景在这条历史隧道中穿梭聚集,记录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人文景观的长廊。中国北纬30°线充满着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画面。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A. B. C. D.
14.下列说法符合浙江省的是
A. 植被以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 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花生
C. 这里城市密集,大多沿河或沿海分布 D. 这里的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
据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消息,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5.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可燃冰 B. 天然气 C. 森林 D. 核能
16.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清洁无污染,我们应加大对“可燃冰”的研发、开采;
B. “可燃冰”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我们可以放弃其他新能源的研究;
C. “可燃冰”目前只在我国南海海域有发现;
D. “可燃冰”试采的成功,说明其商业化开采马上可以实现。
17.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可燃冰 ⑤天然气 ⑥海洋能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下图是我国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有关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B.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D. 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19.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丙工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下列城市属于该城市群的一组是
①上海 ②广州 ③南京 ④杭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____;
(3)2015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减缓人口老龄化
2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C、D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________线,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线,________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________线沿途可以欣赏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景观。
(2) A线经过了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其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有北京和 。
(3) B线穿过了一座被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____________;该线穿过的我国三条大河中,冬春季有凌汛发生的是 ,支流最多的是 。
(4) C线经过了我国两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是 ,二是 。(写简称)
(5) D线的起点连云港濒临我国四大海域中的 海,而经过的陇西是 省东南部的重要城市。
23.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填序号),A区域一年可收获_____次
①、林地 ②、耕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区域A和B大致以 岭— 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
1月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温度带来看,A、B、C、D区域各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热带和亚热带
2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是 ,它地处我国的 平原,图中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是 。
(2)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____________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大海,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
(3)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横断山脉、 盆地、 平原,最终注入 海。长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量充沛,因此 资源十分丰富。
(4)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 ,长江上游还建成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工程。
(5)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这里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地理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
C.该地区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 D.该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纵横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备考
八年级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C卷 商务星球版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考试范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难度:A卷 较易 B卷 一般 C卷 较难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部分省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表形态多为
A. 地形崎岖 B. 沟壑纵横 C. 雪山连绵 D. 开阔坦荡
2.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我国1月0oC等温线经过 B. 为东西走向
C. 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 D.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
3.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简称、行政中心匹配正确的是
A. ①—秦—太原 B. ②—鄂—武汉
C. ③—青—西宁 D. ④—宁—兰州
【答案】1.B 2.D 3.B
【解析】
下图示意沪昆高速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
A. 河南省 B. 湖北省 C. 湖南省 D. 广东省
5.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
①地形崎岖 ②水流湍急 ③滑坡、泥石流 ④冰川、冻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中,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A. 安徽黄山 B. 长江三峡 C. 桂林山水 D. 杭州西湖
【答案】4.C 5.A 6.D
【解析】
4.读图可知,沪昆高铁自动向西经过的省份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所以根据题意选C。!
5.沪昆高铁经过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地形平原、丘陵和西南山区。西南山区的地形崎岖、水流湍急,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所以选A。
6.根据我国旅游景点的分布可知,黄山在安徽省,三峡在湖北省,桂林山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三个景点都不在沪昆经过的省份,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位于沪昆高铁的沿线。故选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大漠见沙足!2016年8月23日至8月25日,首届亚洲沙滩足球锦标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家住武汉的“光头强”开车前来观看比赛并打算在鄂尔多斯市旅游兼避暑几天,在比赛会场他看见当地大多数汽车牌照上的第一个字应是
A. 鄂 B. 蒙 C. 湘 D. 豫
8.下列有关鄂尔多斯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内蒙古高原 B.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煤、气资源丰富 D.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汉族
【答案】7.B 8.D
【解析】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民族。记住即可。
下图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形成“地上河”这种景观的根本原因是
A. 河流从较高的岗地上流过 B. 修建的水库大量拦蓄泥沙形成
C. 黄河凌汛造成 D.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在平原地区大量堆积抬高而成
10.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出现在右图中的
A. ①河段 B. ②河段 C. ③河段 D. ④河段
11.该图所示“地上河”景观容易引起的后果是
A.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C. 下游河道因水灾决口改道 D. 支流过多
12.右图③地点所在的黄土高原丰富的资源是
A. 铁矿 B. 煤矿 C. 石油 D. 锡矿
【答案】9.D 10.D 11.C 12.B
【解析】
9.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是黄河中游流进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在下游堆积使河床抬高,形成了地上河。故选D。
10.黄河的“地上河”主要出现在黄河的下游,即图中的④河段。所以选D。
1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一遇暴雨,水量大增,容易决口改道,治理会非常困难。所以选C。
12.黄土高原是我国煤炭的主要分布地区,山西省是我国煤炭最多的省份,有“煤海”之称。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理解即可。¥
中国北纬30°线沿途分布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丰富的人文盛景在这条历史隧道中穿梭聚集,记录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人文景观的长廊。中国北纬30°线充满着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画面。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A. B. C. D.
14.下列说法符合浙江省的是
A. 植被以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 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花生
C. 这里城市密集,大多沿河或沿海分布 D. 这里的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
【答案】13.B 14.C
【解析】
【点睛】考查浙江省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据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消息,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5.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可燃冰 B. 天然气 C. 森林 D. 核能
16.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清洁无污染,我们应加大对“可燃冰”的研发、开采;
B. “可燃冰”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我们可以放弃其他新能源的研究;
C. “可燃冰”目前只在我国南海海域有发现;
D. “可燃冰”试采的成功,说明其商业化开采马上可以实现。
17.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可燃冰 ⑤天然气 ⑥海洋能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⑤⑥
【答案】15.C 16.A 17.A
【解析】
下图是我国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有关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B.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D. 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19.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丙工业基地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下列城市属于该城市群的一组是
①上海 ②广州 ③南京 ④杭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8.D 19.A 20.C
【解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____;
(3)2015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减缓人口老龄化
【答案】
(1)计划生育
(2)2000,逐渐升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过重
(3)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有关知识.
2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C、D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________线,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线,________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________线沿途可以欣赏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景观。
(2) A线经过了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其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有北京和 。
(3) B线穿过了一座被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____________;该线穿过的我国三条大河中,冬春季有凌汛发生的是 ,支流最多的是 。
(4) C线经过了我国两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是 ,二是 。(写简称)
(5) D线的起点连云港濒临我国四大海域中的 海,而经过的陇西是 省东南部的重要城市。
【答案】(1)D C A B (2) 5 郑州 (3)秦岭、黄河、长江(4)藏 新 (5)黄 甘肃
(2)A线经过了5个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北京、河南省的郑州、安徽省的合肥、湖南省的长沙、广东省的广州;其中,位于北方地区的行政中心是北京和郑州。
(3)B线穿过了秦岭,秦岭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该线穿过了我国的黄河、长江、珠江三条大河,其中黄河位于北方地区,冬春季有凌汛发生;长江和珠江位于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没有凌汛发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是我国支流最多的河流。%
(4)C线经过了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5)D线的起点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连云港市,它濒临我国的黄海,而陇西是甘肃省西部的重要城市。
23.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填序号),A区域一年可收获_____次
①、林地 ②、耕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区域A和B大致以 岭— 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
1月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温度带来看,A、B、C、D区域各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热带和亚热带
【答案】(1)②、两或三
(2)秦、淮、0、800
(3)④、③、①、②
2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是 ,它地处我国的 平原,图中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是 。
(2)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____________高原,自西向东注入大海,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
(3)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横断山脉、 盆地、 平原,最终注入 海。长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量充沛,因此 资源十分丰富。
(4)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 ,长江上游还建成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工程。
(5)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这里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地理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
C.该地区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 D.该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纵横
【答案】(1)北京,华北 平原, 兰州 (2)青藏,西高东低 (3)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游 平原,最终注入 东 海。 水能 资源十分丰富 (4)重庆,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
(5) 上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量充沛,因此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上游.
(4)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5)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该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纵横,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学会读图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