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课题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2、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 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回答:美苏是同盟国,他们共同打击法西斯国家。(出示美国和苏联合作的相关图片)但是,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美苏开始了“冷战”,世界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合作讨论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一、美苏冷战1、美国实行“冷战”的原因战后英法等国的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从英国转到美国手中。出示相关史实2、“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顿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出示邱吉尔图片和“铁幕”演说内容及形势图3、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思考与讨论: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王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心脏的战略大门。”想一想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美国为何要推行这样一项政策?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教师讲述:5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4亿美元的拨款计划,杜鲁门随后签署了《援助希、土法案》。根据该法案。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长装和改编希猎政府军队。在美国帮助下,希腊政府扑灭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4、马歇尔计划——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出示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指出: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提出了经济上援助西欧的计划。(出示人物图片,讲述)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一项旨在援助西欧的计划。“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英、法很快响应,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思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教师总结:“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经济的复兴和发展,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冷战在军事上表现教师讲述: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出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图片,指出: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美国通过它加强了对西欧的政治和军事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建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出示材料: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池国发生战争时,必项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大西洋公约》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组织。教师讲述: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反应?6、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多媒体演示: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势图。指出:北约和华约建立后,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归纳总结:北约华约成立时间1949年8月1955年5月地点布鲁塞尔华沙领导国美国苏联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军事政治集团结果不断东扩1991年解体二、“冷战”局面的形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冷战”的概念: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冷战”的表现:教师讲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形成,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三、美苏争霸出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列表归纳美苏争霸的过程时间领导人典型事件特点变化原因50年代~60年代肯尼迪vs赫鲁晓夫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时间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苏攻美守美:陷入越战泥潭;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80年代后期里根vs戈尔巴乔夫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出示古巴导弹危机视频和美苏争霸的相关图片讨论: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经济实力强调:美苏的长期争霸,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并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争霸结束。 学生阅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阅读史料,讨论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目的和实质。学生阅读图片学生合作交流阅读材料分析讨论学生列表归纳阅读材料思考 学生自主总结 增强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该问题。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西欧在二战的衰败。通过讨论使学生认清马歇尔计划的本质。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北约的性质。通过表格归纳更清晰地掌握北约和华约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总体掌握美苏“冷战”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材料理解苏联也要求与美国争霸的史实通过表格归纳的方式很清晰的掌握美苏争霸的全过程。
习题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D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2、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A ) 3、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B )A.二战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实现B.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C.互相抢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C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其目的都是对抗苏联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丘吉尔《和平砥柱》(1946年3月)材料二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演讲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你认为丘吉尔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2)你知道杜鲁门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它反映了美国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美国又是怎样推行这一政策的?对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霸权主义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美国为何能频频插手世界各国事务?这对于我们有何启示?由此你认为我们现在必须抓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美国国力强盛。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增强国力。
课堂小结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美国对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推行冷战政策 ,最终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同时,美苏还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争霸,在争霸中,美国和苏联各有攻守,究其原因是双方实力决定的。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今天我国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还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板书 序幕——铁幕演说一、美苏冷战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冷战”局面形成——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三、美苏争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下
导入新知
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
美苏是同盟国,他们共同打击法西斯国家。
绞死希特勒
但是,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美苏开始了“冷战”,世界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一、美苏冷战
战后英法等国的实力大大削弱,而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从英国转到美国手中。
新知讲解
“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英国的铁腕首相
——丘吉尔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顿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铁幕演说”——美苏冷战的信号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
的渗入。——1947.3.杜鲁门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
思考与讨论
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心脏的战略大门。”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美国为何要推行这样一项政策?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实质:
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目的:
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战后欧洲
二战后,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提出了经济上援助西欧的计划。
马歇尔计划——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一项旨在援助西欧的计划。“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英、法很快响应,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将军
议一议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经济的复兴和发展,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冷战在军事上表现
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美国通过它加强了对西欧的政治和军事控制,并在欧洲大陆组建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
读一读
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池国发生战争时,必项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大西洋公约》
材料反映了什么?
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55年5月11日至14日,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为“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约”正式解体。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8月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5月
北约和华约建立后,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北约与华约
北约 华约
成立时间 1949年8月 1955年5月
地点 布鲁塞尔 华沙
领导国 美国 苏联
性质 军事政治集团 军事政治集团
结果 不断东扩 1991年解体
自主学习
二、“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的概念:
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
“冷战”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军事
材料研读
三、美苏争霸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时间 领导人 典型事件 特点 变化原因
50年代~60年代 肯尼迪vs赫鲁晓夫 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尼克松vs勃列日涅夫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攻美守 美:陷入越战泥潭;
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80年代后期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较量
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年)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点
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讨论
经济实力
美苏的长期争霸,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并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争霸结束。
巩固提升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2、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 )
A.冷战 B.东欧剧变
C.俄国十月革命 D.戈尔巴乔夫改革
D
A
3、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
A.二战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实现
B.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C.互相抢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
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4、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目的都是对抗苏联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B
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
--丘吉尔《和平砥柱》(1946年3月)
材料二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演讲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丘吉尔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你知道杜鲁门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它反映了美国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美国又是怎样推行这一政策的?
(3)美国为何能频频插手世界各国事务?这对于我们有何启示?由此你认为我们现在必须抓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霸权主义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国力强盛。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增强国力。
课堂小结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美国对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推行冷战政策 ,最终结果是在欧洲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同时,美苏还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争霸,在争霸中,美国和苏联各有攻守,究其原因是双方实力决定的。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今天我国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还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