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专题复习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专题复习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04 15:2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讲义
一、基础知识及考点剖析
考点1:有理数的加减
1、有理数加法法则:
2、减法法则:
1、某汽车厂上半年一月份生产汽车200辆,由于另有任务,每月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上半年各月与一月份的生产量比较如下表(增加为正,减少为负).则上半年每月的平均产量为(  )
月份





增减(辆)
﹣5
﹣9
﹣13
+8
﹣11
A.205辆 B.204辆 C.195辆 D.194辆
解答:解:由题意得:上半年每月的平均产量为200+=195(辆).
故选C.
2、计算:2-(-3)的结果是( A )
A.5 B.1 C.-1 D.-5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是 ( D )
A、都是负数 B、一定是一正一负
C、一定是0和负数 D、至少一个是负数
4、在下列等式:2–(–2)=0 ,(–3)–(+3)=0 ,(–3)– |–3|=0,0–(–1)=1,其中正确的算式有(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计算(1) (+6)–(+4)+7–(–2) (2) ( 3) ––+

(1)11 (2) -24 (3)
6、+++ ……+= ( C )
A、 B、 C、 D、
考点2:有理数的乘除
1、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C )
A、–11×(–2) B、0×(–1)×7 C、(–6)–(–4) D、(–7)+18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C )。
A、0÷(–3)= – B、(–)÷(–)= –5
C、1÷(–)= –9 D、(–)×(–1)+(–)÷(–1)=
3、4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四个有理数中,正数有( A )个
A、1个或3个 B 、1个或2个 C、2个或4个 D、3个或4个
4、 计算
(1)–1× (2) (–2 )÷(–1 )
(3)(+–)×(–48) (4) ×-(-)×+(-)÷
(1) (2) (3) -16 (4)
考点3:有理数的乘方
1、幂的意义:
2、有关幂的运算:
1、 等于( D )
  A.   B.6  C.  D.8
2、计算 (– 1)2 + (– 1)3 = ( C )
A.– 2 B. – 1 C. 0 D. 2 21教育网
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B ).
①()2=;②-42=16;③;④-(-)2=;⑤(-1)13=-1;
⑥-(-0.1)3=0.00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a2>b2 B.a2C.a2≥b2 D.a2与b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4、观察下列算式:

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的个位数字是(B )
A.3 B.9 C.7 D.1
5、如果n是正整数,那么[1﹣(﹣1)n](n2﹣1)的值(  )
A.一定是零 B.一定是偶数 C.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 D.不一定是整数
考点:整数的奇偶性问题;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因为n是正整数,即n可以是奇数,也可以是偶数.因此要分n为奇数,n为偶数情况讨论.
解答:解:当n为奇数时,(﹣1)n=﹣1,1﹣(﹣1)n=2,
设不妨n=2k+1(k取自然数),
则n2﹣1=(2k+1)2﹣1=(2k+1+1)(2k+1﹣1)=4k(k+1),
∴k与(k+1)必有一个是偶数,
∴n2﹣1是8的倍数.
所以[1﹣(﹣1)n](n2﹣1)=×2×8的倍数,
即此时[1﹣(﹣1)n](n2﹣1)的值是偶数;
当n为偶数时,(﹣1)n=1,1﹣(﹣1)n=0,
所以[1﹣(﹣1)n](n2﹣1)=0,
此时[1﹣(﹣1)n](n2﹣1)的值是0,也是偶数.
综上所述,如果n是正整数,[1﹣(﹣1)n](n2﹣1)的值是偶数.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偶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偶数与奇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
6、1118×1311×1410的积的末位数字是(  )
A.8 B.6 C.4 D.2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由于1118的末尾数字一定是1,1311的末尾数字是7,1410的末尾数字是6,所以它们的积的末位数字是2.21cnjy.com
解答:解:∵1×7×6=42,而1118的末尾数字一定是1,1311的末尾数字是7,1410的末尾数字是6,
并且1118×1311×1410的积的末位数字是其中每个因数的末尾数的积的末尾数,
∴末尾数字是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用.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找准幂的末尾数字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x+3)2+|3x+y+m|=0中,y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9 B.m<9 C.m>﹣9 D.m<﹣9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解出x的值,再把x代入3x+y+m=0中解出y关于m的式子,然后根据y<0可解出m的取值.
解答:解:依题意得:(x+3)2=0,|3x+y+m|=0,
即x+3=0,3x+y+m=0,
∴x=﹣3,
﹣9+y+m=0,即y=9﹣m,
根据y<0,可知9﹣m<0,m>9.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的综合运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
考点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计算的值是( B )
A.0      B.-54      C.-72      D.-18
2、计算(-0.25)2007×(-4)2008等于 ( C )
A.-1 B.+1 C.-4 D.+4
3、已知,,且,则的值为(C )
A.-13 B.+13 C.-3或+13 D.+3或-13
4、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值为3,的值为-2,则输出的结果为 5 .
5、李明与王伟在玩一种计算的游戏,计算的规则是||=ad-bc,李明轮到计算||,根据规则||=3×1-2×5=3-10=-7,,现在轮到王伟计算||,请你帮忙算一算,得 -8 .
6、计算:
(1)( -十)×(-36); (2)[2-5×(-)2]÷(-);
(3) ×-(-)×+(-)÷; (4)-14-[1-(1-0.5×)×6
(1)-19 (2)-3 (3)2.5 (4) -2
考点5: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
1、据人民网5月20日电报道: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量4947.66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三峡水库2009年蓄水至175米水位后库容量,将4947.6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C )
A.4.94766×1013 B.4.94766×1012 C.4.94766×1011 D.4.94766×1010
2、拒绝“餐桌浪费”,刻不容缓.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约50 000 000 000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D)
 
A.
0.5×1011千克
B.
50×109千克
C.
5×109千克
D.
5×1010千克
3、月20日《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洪抢险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截至当晚11时30分特别节目结束,共募集善款21.75亿元。将21.7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 ( C )
A.21×108元 B.22×108元
C.2.2×109元 D.2.1×109元
4、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5、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路程约为13.7万公里.近似数13.7万是精确到( D )
A.十分位 B.十万位 C.万位 D.千位
6、碳纳米管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却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拉伸,我国某物理所研究组已研制出直径为0.5纳米的碳纳米管,1纳米=0.000000001米,则0.5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5×10﹣9米 B.5×10﹣8米 C.5×10﹣9米 D.5×10﹣10米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0.5纳米=0.5×0.000 000 001米=0.000 000 000 5米.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在本题中a为5,n为5前面0的个数.
解答:解:0.5纳米=0.5×0.000 000 001米=0.000 000 000 5米=5×10﹣10米.故选D.
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注意应先把0.5纳米转化为用米表示的数.
7、﹣2.040×105表示的原数为(  )
A.﹣204000 B.﹣0.000204 C.﹣204.000 D.﹣20400
考点:科学记数法—原数。
分析:通过科学记数法换算成原数,正负符号不变,乘以几次幂就将小数点后移几位,不足的补0.
解答:解:数字前的符号不变,把﹣2.04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就可以得到.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改为原数的原理,即科学记数法的逆推.
考点6:实际应用
1、下表是某水站记录的潮汛期某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上周的水位恰好达到警戒水位,单位:米)
星期







水位变化
+0.20
+0.81
-O.35
+0.13
+0.28
-O.36
-O.O1
(1)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解:(1)经过计算,本周星期五水位最高,星期三水位最低,它们都高于警戒水位. 最高的与警戒水位的距离是1.07米.最低与警戒水位的距离是0.66米.
(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的.
2、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来回行驶.某一天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8地.约定向北为 正,向南为负,当天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8.3,-9.5,+7.1,-14,-6.2,+13,-6.8, -8.5
(1)问B地在A地何处,相距多少千米?
(2)若汽车行驶每千米耗油0.2升,那么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解:(1)-18.3-9.5+7.1-14-6.2+13-6.8-8.5=-43.2
所以B在A地正南方向,相距43.2千米.
(2)18.3+9.5+7.1+14+6.2+13+6.8+8.5=83.4(千米)83.4×0.2=16.68(升)
答:一共耗油16.68升.
3、为节约用水,某市对居民用水规定如下:大户(家庭人口4人及4人以上者)每月用水15 m3以内的,小户(家庭人口3人及3人以下者)每月用水10 m3以内的,按每立方米收取0.8元的水费;超过上述用量的,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水费加倍收取.某用户5口人,本月实际用水25 m3,则这户本月应交水费多少元?
.解:因为该用户是大户,所以应交水费(元).
答:这户本月应交水费28元.
二、课堂重难点题型精讲
题型1:混合运算中的新定义类题型
1.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且公式,则C125+C126=(  )
A.C135 B.C136 C.C1311 D.C127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表示出C125与C126,然后通分整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有C125=,C126=,
∴C125+C126=+
=
=
=C136.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读懂题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2010?广州)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小写字母a,b,c,…,z依次对应0,1,2,…,25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β时,将β+10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s对应密文c
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序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字母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按上述规定,将明文“maths”译成密文后是(  )
A.wkdrc B.wkhtc C.eqdjc D.eqhjc
【分析】m对应的数字是12,12+10=22,除以26的余数仍然是22,因此对应的字母是w;a对应的数字是0,0+10=10,除以26的余数仍然是10,因此对应的字母是k;t对应的数字是19,19+10=29,除以26的余数仍然是3,因此对应的字母是d;…,所以本题译成密文后是wkdrc.
【解答】解:m、a、t、h、s分别对应的数字为12、0、19、7、18,它们分别加10除以26所得的余数为22、10、3、17、2,所对应的密文为wkdrc.
故选:A.
【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目中数字和字母的对应关系和运算规则,然后套用题目提供的对应关系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3.(2012?台州)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a,b的新运算“a⊕b”,使得下列算式成立:
1⊕2=2⊕1=3,(﹣3)⊕(﹣4)=(﹣4)⊕(﹣3)=﹣,(﹣3)⊕5=5⊕(﹣3)=﹣,…
你规定的新运算a⊕b=  (用a,b的一个代数式表示).
【分析】由题中的新定义,将已知的等式结果变形后,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即可用a与b表示出新运算a⊕b.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1⊕2=2⊕1=3=+,
(﹣3)⊕(﹣4)=(﹣4)⊕(﹣3)=﹣=+,
(﹣3)⊕5=5⊕(﹣3)=﹣=+,
则a⊕b=+=.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的题型,其中弄清题意,找出一般性的规律是解本题得关键.
 
4.(2011?泰顺县校级模拟)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b=n(n为常数)时,得(a+1)⊕b=n+1,a⊕(b+1)=n﹣2,现在已知1⊕1=2,那么3⊕3= 0 .
【分析】a⊕b=n(n为常数)时,由(a+1)⊕b=n+1,可知当a增加1的时候,结果增加1;
由a⊕(b+1)=n﹣2,可知当b增加1的时候,结果减少2,相当于b增加多少,结果就减少2倍的增加数;
由此可知,当a、b增加时,对结果的影响,根据此规律解题.
【解答】解:现在已知1⊕1=2,求3⊕3,
相当于a增加2,b增加2,结果就是在2的基础上增加2,减少4,即2+2﹣4=0.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数据,从中找出规律.
 
5.(2010?铜仁地区)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为:x@y=xy﹣1,则(2@3)@4= 19 .
【分析】根据运算法则x@y=xy﹣1,知(2@3)@4=(2×3﹣1)×4﹣1=19.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2@3)@4
=(2×3﹣1)×4﹣1
=19.
故答案是19.
【点评】本题是一道新型的关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题目,根据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来解答即可.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常考的题目.
 
6.(2010?临沂)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6,4,1,7 .
【分析】根据密文规则a+2b,2b+c,2c+3d,4d列出等式,求解即可得到明文a、b、c、d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①a+2b=14,②2b+c=9,③2c+3d=23,④4d=28,
解④得,d=7,
把d=7代入③得,c=1,
把c=1代入②得,b=4,
把b=4代入①得,a=6.
所以明文为6,4,1,7.
故答案为:6,4,1,7.
【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读懂题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7.(2011春?宿迁校级期末)符号“G”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G(1)=1,G(2)=3,G(3)=5,G(4)=7,…
(2)G()=2,G()=4,G()=6,G()=8,…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G(2010)﹣G()﹣2010= ﹣2009 .
【分析】此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通过观察可发现(1)中等号后面的数为前面括号中的数的2倍减1,(2)中等号后面的数为分母减去1再乘2,计算即可.
【解答】解:G(2010)﹣G()﹣2010=2010×2﹣1﹣(2010﹣1)×2﹣2010=﹣2009.
【点评】找到正确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09?茂名)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而计算机程序处理数据使用的只有数码0和1的二进制数,这二者可以相互换算,如将二进制数1011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23+0×22+1×21+1×20=11.按此方式,则将十进制数6换算成二进制数应为 110 .
【分析】学会仿照例子,将十进制数6换算成二进制数.
【解答】解:根据给出的将二进制数1011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23+0×22+1×21+1×20=11的例子,
可以得出6=4+2=1×22+1×21+0×20,所以将十进制数6换算成二进制数应为110.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化.
 
9.(2009?四川模拟)计算:(1+)(1+)(1+)…(1+)=  .
【分析】通过找规律得出:(1+)==,(1+)==,(1+)=….依此类推,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1+)==;(1+)=;
∴(1+)(1+)(1+)…(1+)=××××××××…×=.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规律,再代入所求的式子.
 
10.(2008?宿迁)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d),规定:当a=c,b=d时,有(a,b)=(c,d);运算“×”为:(a,b)×(c,d)=(ac,bd);运算“+”为:(a,b)+(c,d)=(a+c,b+d).设p,q都是实数,若(1,2)×(p,q)=(2,﹣4),则(1,2)+(p,q)= (3,0) .
【分析】首先根据运算“×”的规定,由(1,2)×(p,q)=(2,﹣4),求出p、q的值,再根据运算“+”的规定,得出结果.
【解答】解:∵(1,2)×(p,q)=(p,2q)=(2,﹣4),
∴p=2,q=﹣2;
∴(1,2)+(p,q)=(1,2)+(2,﹣2)=(1+2,2﹣2)=(3,0).
故填(3,0)
【点评】此题是定义新运算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解新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11.(2007?双柏县)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如下:
当a≥b时,a⊕b=b2;当a<b时,a⊕b=a.
则当x=2时,(1⊕x)﹣(3⊕x)的值为 ﹣3 .
【分析】首先认真分析找出规律,然后再代入数值计算.
【解答】解:在1⊕x中,1相当于a,x相当于b,
∵x=2,
∴符合a<b时的运算公式,
∴1⊕x=1.
在3⊕x中,3相当于a,x相当于b,
∵x=2,
∴符合a≥b时的运算公式,
∴3⊕x=4.
∴(1⊕x)﹣(3⊕x)=1﹣4=﹣3.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主要运用等量代换思想,即要看准用哪一个数字代替哪一个字母.
 
12.(2007?巴中)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从A,B,C三张卡片中选两张,有三种不同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组合,记作C23==3.
一般地,从m个元素中选取n个元素组合,记作:Cnm=
例:从7个元素中选5个元素,共有C57=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从某学习小组10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共有 120 种.
【分析】由从m个元素中选取n个元素组合,记作:Cnm=规律可得.
【解答】解:从某学习小组10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有=120种.
答:不同的选法共有120种.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数据,从中找出规律.
 
13.(2007?莆田)观察,依照上述方法计算=  .
【分析】观察后,发现式中只留下了1﹣,因此,要计算的代数式等于1﹣.
【解答】解:由题意得,原式=1﹣=.
【点评】要认真分析规律,中间的数被抵消了.
 
14.(2006?绵阳)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的数,而计算机程序处理中使用的是只有数码0和1的二进制数.这两者可以相互换算,如将二进制数1101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23+1×22+0×21+1×20=13,按此方式,则将十进制数25换算成二进制数应为 11001 .
【分析】依题意,把25化为按2的整数次幂降幂排列的形式,然后确定二进制数.
【解答】解:25=16+8+1=1×24+1×23+0×22+0×21+1×20,
∴十进制数25换算成二进制数应为11001.
【点评】本题为信息题,根据例子运算,可分解25为16+8+1=1×24+1×23+0×22+0×21+1×20.
 
15.(2013?沈阳模拟)我们称为一个m×n的矩阵,下标ij表示元素aij位于该矩阵的第i行、第j列.矩阵乘法满足如下规则:,
其中cij=ai1×b1j+ai2×b2j+…+aik×bkj,
比如:
那么,请你计算=  .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规律,再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入矩阵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
又∵,
根据cij=ai1×b1j+ai2×b2j+…+aik×bkj,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解题时要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矩阵相结合.
 
16.(2010?秀洲区一模)定义一种运算:k是正整数,且k≥2,[x]表示非负实数x的整数部分,例如[1.6]=1,[0.3]=0.若a1=1,则a2010= 2 .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分别求出a1,a2,a3,a4的值,找出规律4个数一个循环,再用2010除以4,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k是正整数,且k≥2,[x]表示非负实数x的整数部分,
∴若a1=1,
则a2=1+1﹣4×0=2,
a3=2+1﹣4×0=3,
a4=3+1﹣4×0=4,
a5=4+1﹣4×1=1,

∴4个数一循环,
∵2010÷4=502…2,
∴a2010=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解题时要看懂定义,再把所得结果代入即可.
 
17.(2008?密云县一模)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与十进制的数的对应关系如表: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E+F=1D,则A×B= 6E .
【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十进制求出A与B的乘积,再把结果转化成十六进制即可.
【解答】解:∵A×B=10×11=110,
∴根据16进制110可表示为6E.
故答案为:6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时要注意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8.(2011春?吴兴区期中)阅读理解:给定次序的n个数a1,a2,…,an,记Sk=a1+a2+…ak,为前k个数的和(1≤k≤n),定义A=(S1+S2+…+Sn)÷n称它们的“凯森和”,如a1=2,a2=3,a3=3,则s1=2,s2=5,s3=8,凯森和A=(2+5+8)÷3=5,若有99个数a1,a2,…,a99的“凯森和”为100,则添上21后的100个数21,a1,a2,…,a99的凯森和为 120 .
【分析】首先求出s1+s2+s3+…+s99的值,然后再求添上21后的100个数21,a1,a2,…,a99的凯森和.
【解答】解:∵99个数a1,a2,…,a99的“凯森和”为100,
∴(S1+S2+…+S99)÷99=100,
∴S1+S2+…+S99=9900,
(21+S1+21+S2+21+…+S99+21)÷100
=(21×100+S1+S2+…+S99)÷100
=(21×100+9900)÷100
=21+99
=120.
故填120.
【点评】正确理解凯森和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2:近似数中的相关题型
1.9239910≈  (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判断并改错(只改动括号的部分):
(1)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0130有(3个有效数字).
(2)用四舍五入法,把0.63048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0.630).
(3)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3.70和3.7是(不一样的).
(4)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4.7万,它精确到(千位).
3.阅读下列材料
(1)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一位解说员指着一块化石说:“这块化石距今已有700003年了.”小明问:“为什么您知道的这么准确呢”解说员说:“因为3年前,一位学者来我们这里,并考察了这块化石,说它距当时已有70万年了,因此,3年后就应该距今700003年啦!”
(2)小刚和小军在一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小刚说:“6845精确到百位应该是6.8×103.”而小军却说:“6845先精确到十位是6.85×103,再精确到百位,应该是6.9×103.”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分别对(1)、(2)这两段对话进行正确的评价.
4.把一个四位数x,先四舍五入到十位,得到的数为y,再四舍五入到百位,得到的数为z,再四舍五入到千位,恰好得到3000.
(1)原四位数x的最大值为多少?最小值为多少?
(2)将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精确到百位)
5.我们把由“四舍五入”法对非负有理数x精确到个位的值记为<x>.如:<0>=<0.48>=0,<0.64>=<1.493>=1,<2>=2,<2.5>=<3.12>=3,…
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①若<x>=6,则x的取值范围是  ;
②若<x>=,则x的值是  ;
(2)若m为正整数,试说明:<x+m>=<x>+m恒成立.
6.某同学测得一本书的长、宽、厚分别为x=23.7cm、y=16.8cm、z=0.9cm,试推断的x、y、z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举一反三精炼
1.现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a-b,则 (+2)※(-5 ) =_______.
2.用四舍五入法对675140取近似数,精确到万位 _________ .
3.已知,求 的值
4.a2=(-5)2, |b|=|?2|,则a+b=__________________
5.设有三个数,其中每两个数的和分别是10、14、18,则这三个数分别是
6.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64.8精确到 位,它表示大于或等于   ,而小于
7.如果、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且,则代数式=

某商品的价格从去年的9234元增加到今年的9751元,则增长的百分比是 (精确到0.01%)
9.如果a>b>0,则b(a-b) 0(填写“>”,“<”,“=”)
10. 猜数字游戏中,小明写出如下一组数:,,,,,…,小亮猜想出第六个数字是,根据此规律,第n个数是___________.
11.计算: = ;
12.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的新运算“”,使得下列算式成立:
, ,…,
你规定的新运算=_______(用的一个代数式表示).
13.已知,,则代数式 .
14.若,,则 ; .
15.某一电子昆虫落在数轴上的某点,从点开始跳动,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长度到,第2次由K1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到,第3次由向左跳3个单位长度到,第4次由向右跳4个单位长度到…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电子昆虫在数轴上的落点表示的数恰好是2013,则电子昆虫的初始位置所表示的数是 。
16.计算下列各题
(1)(-1)3-(--)×(-24) (2)-32×(-)-24÷(-)
(3) (4)
(5)?32×?[(?5)2×(?)?240÷(?4)×?2]
(6)4-(-3)×(-2)-8×()3÷||
17.李强靠勤工俭学的收入维持上大学费用,表中是李强某一周的收支情况表,记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单位:元):
星期







收入
+15
+18
0
+16
0
+25
+24
支出
10
14
13
8
10
14
15
(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多少节余?
(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多少节余?
(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多少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
1. -3 2. 6.8×105 3. -1 4. 3或-3或7或-7 5. 3 7 11
6. 十分 64.75 64.85 7. 6 8. 5.60% 9. 10.
11. 12. 13. 5 14. 56 8 15. 1963
16.计算下列各题
(1)(-1)3-(--)×(-24) (2)-32×(-)-24÷(-)

(3) (4)

(5)?32×?[(?5)2×(?)?240÷(?4)×?2]
(6)4-(-3)×(-2)-8×()3÷||
17.分析:(1)七天的收入总和减去支出总和即可;
(2)首先计算出一天的节余,然后乘30即可;
(3)计算出这7天支出的平均数,即可作为一个月中每天的支出,乘30即可求得.
解:(1)由题意可得:(元).
(2)由题意得:14÷7×30=60(元).
(3)根据题意得:10+14+13+8+10+14+15=84,
84÷7×30=360(元).
答:(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14元节余.
(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60元节余.
(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360元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