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知识梳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题讲练
要点点拨
【精选题5】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
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
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
要点点拨
要点点拨
图2.3 3
【精选10】 如图2.3 3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打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
作用
B. 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是被大气压托住的
C. 封盖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D. 封盖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
高频题
【精选11】 用高压锅煮饭,既快速又节能,现代许多家庭都用高压锅煮饭。为了理清其中的原理,有人将普通锅和高压锅在相同条件(热源、锅的材料、质量以及水、食物均相同)下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1)由此可知,高压锅煮饭快捷的原因
是 。
(2)如果用高压锅来烧开水,和普通锅相比,所用时间
,原因是 。
图2.3 2
【精选12】小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
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 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2.3 2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20牛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2厘米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18牛时,弹簧测力计正好离开玻璃板。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课
【知识梳理】
一、大气层
1.大气的分层:根据 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即 。
2.对流层。
(1)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
(2)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密度大(冷)的 ,密度小(热)的 。对流层厚薄不均,赤道上空17~18千米,两极约8千米。21·cn·jy·com
3.平流层:大气温度随 ,气流平稳,利于 ;内有臭氧层,能
。
二、大气压
1.大气会 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
3.大气压强的大小:标准大气压为 帕,相当于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的大小跟 直接相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 。
5.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 。一般情况下,气流流经平面时流速小、气压 ,流经弧面时流速大、气压 。
6.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 ,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 。
三、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 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2.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 。天气和气候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天气是指大气 状况;气候是指 天气特征。
3.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 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2·1·c·n·j·y
(2)海陆位置: 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本原因是水的 大,升温慢降温也慢。21·世纪*教育网
(3)季风: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我国冬季盛行 ,故 ,夏季盛行 ,故 。
(4)地形: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 。 山地的 坡——多雨, 坡——少雨。
【专题讲练】
【精选题1】下列有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中间层 B. 对流层和暖层都是上部冷,下部暖
C. 大气分为四层 D. 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平流层
【精选题2】如果没有大气层,那么下列现象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 )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没有水 ③天空背景变成黑色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精选题3】冬天,装有部分水的热水瓶放置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21教育网
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瓶塞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精选题4】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并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列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向两张纸条中间吹气,纸条合拢
B. 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C. 吸盘贴在光滑墙面上不脱落
D. 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
【精选题5】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
【精选题6】 如图2 1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图2 1
A. 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 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 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D. 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精选题7】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天气,后者属于气候的是 ( )
A. 长夏无冬,风雨雷电 B. 刮风,下雨
C. 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D. 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精选题8】 在哈尔滨上学的小李与远在广州工作的爸爸通完电话后很惊奇,因为他自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而他爸爸却还穿着单衣。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位置 D. 洋流因素
【精选题9】回答下列有关夏季风的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填“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2-1-c-n-j-y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请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4)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明显,每年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导致我国季风区形成雨热 (填“同期”或“不同期”)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要点点拨】
1.天气与气候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描述的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情况,是多变的;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季风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我国的季风——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湿润的海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21*cnjy*com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精选题10】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打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 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不受重力的作用
B. 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是被大气压托住的
C. 封盖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D. 封盖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
【精选题11】用高压锅煮饭,既快速又节能,现代许多家庭都用高压锅煮饭。为了理清其中的原理,有人将普通锅和高压锅在相同条件(热源、锅的材料、质量以及水、食物均相同)下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1)由此可知,高压锅煮饭快捷的原因是 。
(2)如果用高压锅来烧开水,和普通锅相比,所用时间 ,原因是
。
【精选题12】 小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20牛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2厘米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18牛时,弹簧测力计正好离开玻璃板。
(1)那么,小明同学测得的大气压值为 。
(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他所设计的方案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www.21-cn-jy.com
www-2-1-cnjy-com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课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大气层
1.大气温度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2.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下沉 上升
3. 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高空飞行 吸收紫外线,起保护作用
二、大气压
1. 向各个方向
2.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3. 1.01×105 760
4. 高度 小
5. 减小大小
6. 升高降低
三、天气和气候
1. 短
2. 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短时间内的 长时间的
3. 太阳辐射 沿海
4. 比热容
3. 偏北风 干燥少雨 偏南风 湿润多雨 降低 迎风背风
【专题讲练】
1. D 2.A 3.B 4.A 5.B 6.C 7.D 8.B
9. (1)南 太平 印度 温暖湿润 (2)季风区 (3)①夏秋 ②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③水旱(旱涝) (4)同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B
11. (1)高压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高,使食物比较容易熟 (2)较长 高压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因而在热源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的时间也较长21cnjy.com
12. (1)9×104帕 (2)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
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