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蒲柳人家
课型
新授
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 能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过程与
方 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法
阅读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具)
CAI课件
学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3’
出示目标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学生朗读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2’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时间
新授
一、资料助读(投影出示资料)
刘绍棠简历
学生简价,教师补充
3’
二、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投影:
擀(gǎn)剜(wān)腌赞(ā zā)?
到气(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
(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12’
三、深入研读
1.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2.《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点拨:从人物形象以及在艺术上来说
3. 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联系熟悉的占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
17’
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及知识掌握情况。
3’
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2’
当
堂
验
收
(1)_______孔乙己到店,________可以笑几声,___________至今记得。
(2)他____上狗,身子往前一______,________倒在地下,________住了狗的后腿。
(3)《孔乙己》是_______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________》。
(4)随着对狗的主人判断的不断变化,警官_______________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这是________________在其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所设计的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3’
板
书
设
计
蒲柳人家
?????? 刘绍棠
?“一丈青大娘”:
????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作风
????????????????? “何大学问”:?????????? 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教
学
反
思
《蒲柳人家》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文章,语言富有特色,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但文章的篇幅较长,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打破常规,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把教学重点放在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抓住小说的语言、动作、外貌、外号等进行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由于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去探讨,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