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脸》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可以使我们见识人生百态,品尝生活百味。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剧中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现。悲喜交加的面孔后面所引发的有关价值观的反思,是很值得学生关注和讨论的。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而要求学生会分析剧中矛盾冲突,领会主题思想,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等,把握人物性格,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的情境说出自己的体验,体会剧本的艺术特点。
【教材分析】
《变脸》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川剧剧本。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二场。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情节起伏跌宕,矛盾冲突尖锐,动人心魄,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注重细节刻画、心理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戏曲语言既高度个性化,又高度生活化,唱词真切动人,对白自然流畅;思想上注重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引发人们对造成剧中人物悲剧命运根源的深层思考。以上这些都体现了作者魏明伦戏曲创作的深邃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学情分析】
初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在学习了课本后面戏剧知识附录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之后,获得了戏剧的理论知识和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在熟悉剧情的基础上,更加明确戏剧文学知识,更加准确把握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欣赏戏曲语言,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学习戏曲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欣赏《变脸》的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深层探究,正确理解水上漂的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
3.整体感知,体会戏剧依靠矛盾冲突构成情节的特点。通过了解标题的两层含义来把握戏剧剧情和矛盾冲突:其一,剧情的发展就和“变脸”绝技有关,围绕变脸绝技能不能传女的问题,故事一波三折;其二,由于激烈的矛盾,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本身就是一脸几变。21*cnjy*com
4.戏剧的语言总是能够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学习富有特点的戏剧语言,体会富于表现力的人物语言。
5.感知小说与戏剧在塑造人物手法和语言表达特点的异同,尝试进行体裁互换。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教学重点】
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
2. 结合《变脸》剧情简介及文本具体内容,理解水上漂和狗娃的形象特点。
3、戏剧的语言总是能够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学习富有特点的戏剧语言,体会富于表现力的人物语言。
4、感知小说与戏剧在塑造人物手法和语言表达特点的异同,尝试进行体裁互换。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可采用研读法、讨论法、鉴赏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据题猜内容
出示课题——变脸,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课题的意思。
预设:1、翻脸。
2、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插入超链接,播放一段精彩的变脸绝活)
那你能根据文题,揣摩一下本文会写出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预设:可能有多种结果。文章会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再请大家了解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魏明伦,1941年生于四川,九岁唱戏。参加四川省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调动生活积累,理解课题含义。调动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的兴趣。)
二.初读,了解剧情
1.初读课文,你有哪些困难呢?
学生自行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糍粑(cī??bā)????打鼾(hān)????阴霾(mài)????鹭鸶(lù?sī) 抠痒 (kōu) 惺忪(xīng) 呓语 (yì) 揩檫(kāi) 吮毒 (shǔn) 回溯 (sù) 盅子(zhōng) 猝不及防(cù) 依偎(wēi)
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睡眼惺忪(xīng?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而显得混浊。
盘缠:路费。
打牙祭:吃久未曾吃的丰盛的饭菜。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结合文本,你如何理解“变脸”的含义?
提示:①江湖艺人水上漂的变脸绝技。
②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水上漂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自得,当发现狗娃是女孩又要将她抛弃。www.21-cn-jy.com
③叙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全文
开端:“水上漂”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狗娃”。
发展:“水上漂”与“狗娃”拉家常,要将“变脸”传下去。
高潮:“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后,将“狗娃”抛弃。
结局:“水上漂”救起落入水中的“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下来。
④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剧情吗?
?示例(1):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2):这部戏曲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友情提示:注意故事发生的年代,结合变脸的两方面含义。
(设计意图:总体把握剧情矛盾。理解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特点。)
3.跳读,撷取文本精要,理解水上漂和狗娃的形象特点。
(1)水上漂老人与狗娃之间的矛盾根源是什么?你能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预设: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
“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 家传绝技,传儿不传女!
作用:为下文抛弃狗娃做铺垫。
”“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 21·世纪*教育网
作用:狗娃被抛弃的直接原因
对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联系你的所见所闻,说说你的观点。
提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来引导,请从原文中找到你的证据。
1、现实需要的意义、传统习俗的影响。
2、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什么不良后果。(如,狗娃的担心和焦急。)
预设:今天看来,水上漂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极其落后的。但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2-1-c-n-j-y
(设计意图:客观理解人物的思想局限。如果对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学生很难理解,可以调到师生共同理解了人物形象之后。)21*cnjy*com
(2)那文章中水上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预设:?水上漂是一个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来源:21cnj*y.co*m】
?心地善良——“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爷爷是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直率豪爽——“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格老子一场空欢喜!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
重男轻女——“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
有情有义——“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
(3)狗娃又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苦命——“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勤劳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乖巧可爱——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知恩图报——“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4)结合作品相关资料深入理解交流21cnjy.com
《变脸》简介:水上漂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观音会上,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暂时留在身边。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狗娃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
教师总结: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命运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设计意图:结合《变脸》剧情简介及文本具体内容,理解水上漂和狗娃的形象特点。)
三、课堂小结
《变脸》是一个美的综合体,这堂课我们初步探求了这部戏的美点,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概括一下你的收获吗?
《变脸》的人物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水上漂、狗娃形象鲜明,让人过目难忘。?2:刻画人物手法高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颇为成功。
(设计意图:总结这堂课的收获,梳理所得体会。并为第二课时的内容研读做好铺垫。)
四、作业设计
研讨与练习:1 、 三、四
2、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剧本内在冲突的话题引导下,自由续写课文之后的剧情,加深对剧本内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功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对比中,选择一个思路,大胆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了《变脸》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中,在这场充满喜怒哀乐的剧情里,你们最关注哪个人物呢?你能以这个人物的口吻来叙述本文的故事吗?2·1·c·n·j·y
示例:如若以水上漂的身份来叙述,应注意这几个环节。
①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了狗娃。②想传变脸绝技给狗娃,以帮助他实现传宗接代的愿望。③无意发现狗娃是女孩,心痛不已。想要抛弃狗娃,让其自谋生路。④最终被善良的本性唤醒,救起了并收留了狗娃。【版权所有:21教育】
如若以狗娃的身份来叙述,应注意这几个环节
①冒充男孩刚被买来,被爷爷当做宝贝来宠,心里既欢喜又担忧。②上岸撒尿被蛇咬,身份暴露被抛弃。③舍不得亲情追爷爷,落入水中被救起。
(设计意图:情节方面,一出戏就跟一部小说一样,也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能从剧中人物的角度把握故事情节。)21教育网
二、精读:品味语言
同学们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通过剧本的哪一部分实现的?——台词和舞台提示中的人物动作。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你觉得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台词或唱词及动作提示。并进行细细的品味,你能发现戏剧中的台词、动作提示独特之处吗?
1.学生自由选唱词,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可以播放片断,让学生欣赏,直接体会唱词的作用。)
示例:①“千不该,万不该,…… 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
这段唱词由短句组成,压ai韵,以紧密的韵脚构成急促的音韵节奏,并运用排比、叠词、比喻、对比、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出处:21教育名师】
②“芦花丛,白头翁……返老还童”巧用对比、叠词、抒情,表达了水上漂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喜洋洋的心情。
2.从剧本的旁白敏锐的观察。
示例:如戏剧的旁白“怡然自得、饮酒抒情”,“老陪少,拍巴掌,手舞足蹈,合唱儿歌”,“抚慰”“冲动”“咳嗽”,“锣鼓欢快”“驾舟舞蹈”这些词可以看出水上漂很同情爱护这个孩子。21·cn·jy·com
3.小结:戏剧要在有限的时空条件内通过人物的台词在观众面前树立起鲜明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受到感染,为人物的命运而动心,这就要求剧本的台词具有诗的特质、诗的力量。台词的诗化并不意味着都要采用诗体,而是要让诗意渗透在台词之中。因此台词必须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精炼、含蓄,力求用最简洁、最浓缩的词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与深远的意境。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
(设计意图:戏剧的语言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要求精炼、含蓄,能够琅琅上口。这种独特的语言魅力,应该让学生好好品味、学习。)
三、请阅读以下语段,从语言特点及人物塑造手法方面与本文比较异同。
《变脸》片段
狗?娃?(猝不及防,失去对策,本能地捂住裤子后退)不,不……?水上漂?(疑心顿起,似有所悟,厉声催逼)你、你咋个了?给我撒尿!?狗?娃?(被迫哭叫)我、我是女的!?水上漂?啊!?(恍然大悟,重新审视假小子,气得双手颤抖)格老子的眼睛瞎了!酒碗粉碎,灯火熄灭。暗中,远处吼起无词的川江号子……?复明,满天阴霾,满江愁浪。水上漂手腕伤口已草草包扎,闷坐岸边,狠抽旱烟。狗娃在一旁愧疚而紧张地等待老头取舍。?狗?娃?爷爷?……?水上漂?(苦笑)谁是你的爷爷?格老子一场空欢喜!(斥责)你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串通人贩子,骗了我老江湖。?狗?娃?(断续分辨)我不是骗子。我被卖过七次了,都嫌我是女的,都把我当牲口卖……我怕说出来,你也把我卖了。?水上漂?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 水上漂送钱送粮,欲解缆登舟。狗娃呼叫下跪,抱住老头后腿哭诉。江水呜咽,为之帮腔。
《范进中举》片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示例:《变脸》①主要通过人物台词来表现人物形象。语言注重口语化如“你、你咋个了?给我撒尿”“ 我、我是女的”,并且带有四川方言如“格老子”。②作为戏剧,动作、神态等描写都作为舞台提示,来辅助人物形象。如(猝不及防,失去对策,本能地捂住裤子后退) (疑心顿起,似有所悟,厉声催逼)等。
作为小说,《范进中举》在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方面都很到位。只要能表现人物,各种描写手法都会各显风采,而且交错互用、互相辅助。此外,反复的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在小说中都必不可少。
(设计意图:不同的体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展现人物形象,但在创作手法方面又有其不同,学生经过分析归纳,能初步了解小说和戏剧的不同之处,深入体会各种文体的精妙之处。)
四、课堂小结
戏剧是我国的国粹,而《变脸》又是非常有名的川剧作品,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建议同学们课余时间观看戏曲,阅读戏曲剧本,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准戏迷了。
五、作业设计
必做:1、面对悲惨的命运,狗娃只能苦苦挣扎着,重男轻女这种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到今天还残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请你对这些人说几句话,宣扬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
选做:将课堂中的《范进中举》片段改编成戏剧体裁,或将《变脸》片段改编成小说样式。
六、板书设计
戏剧 唱词:短句,押韵,修辞
旁白:动作,神态
变脸
小说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