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4 17: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调整与补充
17.孔子拜师
教学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重难点
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课时重难点
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