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赵州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赵州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4 17:1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调整与补充
19赵州桥
教材分析: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课时重难点
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
  重点感悟:
  ▲历史悠久。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
  ▲设计奇特。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
  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 指名试读。 b 评价促读。 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④指导个性化朗读。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在评读中加深学生的独特体验)⑤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到这儿,你想怎么夸夸赵州桥呢?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2、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时重难点
重点: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屏幕出示词语。
  2.男女生赛读。
  3.抄写词语。
  ①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②教师范写。
  ③选择自己认为较难写的词在作业本上写。
  ④展示、赏析、评议。
  二、复述课文,发现作者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不要求全面,尊重学生个人的感悟)。课文主要抓住赵州桥的哪几个特点来写的?
  (一)认识过渡句。
  1.数一数。这句话共有几个字?引导学生感受它语言简洁,但表达清楚。
  2.比一比。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另外一句话,你觉得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过渡句的妙用。
  a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b 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
  3.读一读。通过读再次感受过渡句的好处。
  (二)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1.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围绕这句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
  ②公园真美!
  三、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内容
  1.你喜欢什么内容?(内化课文内容和语言)
  2.你想怎样把它更快地背下来?(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组比赛背诵。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