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文档属性

名称 哈姆莱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7-05 22:52:00

文档简介

哈姆莱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2.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
二、了解莎士比亚
(学生活动:参看P25注释1,查阅《学法大视野》)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三、全剧剧情(请一位看过全剧的同学作介绍)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四、速读课文,概括节选部分剧情。
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
1.情节:
叙脱险经过—答应比剑—比剑
2.紧张的情节
“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五、精读重点段落,体会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一、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
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
表演(或分角色朗读),
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
二、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
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
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
三、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
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
经典台词赏析
第三幕
第一场
哈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
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
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
扫它个干净?死,就是睡眠──
就这样;而如果睡眠就等于了结了
心痛以及千百种身体要担受的
皮痛肉痛,那该是天大的好事,
正求之不得啊!死,就是睡眠;
睡眠,也许要做梦,这就麻烦了!
我们一旦摆脱了尘世的牵缠,
在死的睡眠里还会做些什么梦,
一想到就不能不踌躇。这一点顾虑
正好使灾难变成了长期的折磨。
谁甘心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弄,
忍受压迫者虐待,傲慢者凌辱,
忍受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
衙门的横暴,做埋头苦干的大才、
受作威作福的小人一脚踢出去,
如果他只消自己来使一下尖刀
就可以得到解脱啊?谁甘心挑担子,
拖着疲累的生命,呻吟,流汗,
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有人回来的
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
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
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
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
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
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
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
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
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
失去了行动的名分。啊,别作声!
美丽的莪菲丽雅!──女神,你做祷告
别忘掉也替我忏悔罪恶。
练习:
《学法大视野》 资料:
这里选取了《哈姆莱特》剧本的五个片段,即哈姆莱特的四次独白和他与母亲的一次对白。这些独白和对白显示哈姆莱特为了替父复仇所作的精神准备。他不只是把复仇视为自家私事,而且视为维护人间正义、公道的庄严使命,为达此目的不惜一切代价。怀有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正是哈姆莱特这一形象赢得古往今来的观众、读者称颂的重要原因。
这些独白和对白都是诗一样的语言,华美、精警,富有激情,对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揭示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时,注意体会哈姆莱特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握其性格特点,同时品味精彩的语言。可以参看后面附的作品简介。
第一幕
第二场
哈 啊,但愿这太太结实的肉体
融了,解了,化成了一片露水;
但愿天经地义并没有规定
严禁自杀的戒律!上帝啊!上帝啊!
我觉得人世间醉生梦死的一套
是多么无聊,乏味,无一是处!
呔!呔!这是个荒废的花园,
一天天零落;生性芜秽的蔓草
全把它占据了。居然有这等事情!
才死了两个月!不,还不到两个月。
这样好一位国王,比起这一位
简直是海庇亮[〔海庇亮〕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号称最美的男性神。]比萨徒[〔萨徒〕山精,形状是半人半马(在罗马神话中改为半人半山羊),以淫佚著名,因此后世也常以此名称色鬼。];对我的母亲
又这样恩爱,简直不容许天风
吹痛了她的脸庞。上天下地!
定要我记住吗?当日啊,她依他傍他,
仿佛是越尝滋味越开了胃口;
然而,还不出一个月──我简直不敢想!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
短短一个月,她像泪人儿一样
给我父亲送葬去穿的鞋子
还一点都没有穿旧呢,哎呀,你看她,
(无知的畜生也还会哀痛得久一点呢!)
她居然就同我的叔父结婚了;
我这个叔父可绝不像他的哥哥,
正如我不像赫勾列啊!还不出一个月,
不等她假仁假义的眼泪干了,
不等她热辣的眼睛消去了红肿,
她就结婚了。赶急得真是作孽啊,
这样轻捷的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这不是好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不能用我的嘴!
第二幕
第二场
哈 好吧,天照顾你们!现在我清静了。
啊,我简直是游民,种田的奴才!
可真是不可思议啊:看这个戏子
无非演一场虚构,做一场苦梦,
还能使灵魂都化入了想像的身份,
发挥了作用,直弄到脸色都发白了,
眼泪都出来了,神情都恍恍惚惚,
嗓门都抖抖擞擞,全身的精力
都配合意象!而且不为了什么!
为了赫古芭?
赫古芭对他或者他对赫古芭,
有什么值得他哭她呢?他会怎样呢,
如果他有了我这种悲愤的缘由?
他会让眼泪淹没了整个的舞台,
用大声疾呼震裂了听众的耳鼓,
使一切有罪者发狂,无罪者惊愕,
使无知无识者惊慌,真的是吓呆了
所有的眼睛和耳朵的全部机能。
可是我,
一个胡涂蛋,可怜虫,萎靡憔悴,
成天做梦,忘记了深仇大恨,
不说一句话;全不管哪一位国王
叫人家无耻的夺去了一切所有,
残害了宝贵的生命!我是个懦夫吗?
谁叫我坏蛋,打破我的脑壳,
拔下我的胡子来吹我一脸毛?
拧我的鼻子,把手指直戳我的脸
骂我说谎?谁对我这样的,嗨?
活该,我活该忍受!因为我怎样说
也总是胆小如鼠,缺少胆汁,
不以饱受欺压为苦,要不然
我该早就请满天的饿鹰吃饱了
狗豺的尸肉了。血腥的,荒淫的坏蛋!
狠心的,奸诈的,乱伦的,悖理的坏蛋!
啊,报仇!
咦,我好蠢啊!我这样真算得英勇啊,
明知道亲爱的父亲被人家谋杀了,
天堂地狱都在唤儿子去报仇,
我偏要学下流女人用空话泄气,
学泼妇,不知羞耻,大骂起街来,
简直像婊子!
呸呀呸!开动吧,我的脑筋!我听说
曾经有过些犯罪人,正在听戏,
因为台上的情景表演得太妙了,
一下子打动了灵魂,竟至于当场
把他们所犯的罪行招供了出来;
因为谋杀案,尽管是没有舌头,
也会显说话的神通。我要叫戏班子
拿一点类似我父亲遇害的情节
演给我叔父看。我要看他的面孔;
直探到他的痛痒处。只要他一惊,
我就有门路了。我所看见的那个鬼
也许是魔鬼;魔鬼会随意化身,
变出美好的形状;是呀,也许他
就是趁我的软弱、我的忧郁,
正好是他最能发挥力量的机会,
骗我去害人害己的。那番话还不够,
我还要证据确实。这台戏是机关,
我要用它抓国王的良心来看看。
第三幕
第一场
哈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
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
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
扫它个干净?死,就是睡眠──
就这样;而如果睡眠就等于了结了
心痛以及千百种身体要担受的
皮痛肉痛,那该是天大的好事,
正求之不得啊!死,就是睡眠;
睡眠,也许要做梦,这就麻烦了!
我们一旦摆脱了尘世的牵缠,
在死的睡眠里还会做些什么梦,
一想到就不能不踌躇。这一点顾虑
正好使灾难变成了长期的折磨。
谁甘心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弄,
忍受压迫者虐待,傲慢者凌辱,
忍受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
衙门的横暴,做埋头苦干的大才、
受作威作福的小人一脚踢出去,
如果他只消自己来使一下尖刀
就可以得到解脱啊?谁甘心挑担子,
拖着疲累的生命,呻吟,流汗,
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有人回来的
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
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
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
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
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
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
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
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
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
失去了行动的名分。啊,别作声!
美丽的莪菲丽雅!──女神,你做祷告
别忘掉也替我忏悔罪恶。
第四场
哈〔对王后〕
你也不要尽扭着一双手。坐下来!
让我来扭动你的心;我就要这样办,
只要你的心还不是石头做成的,
只要该死的习气,像铜墙铁壁,
还不曾裹得它透不进半点感情。
后 我做了什么事,你胆敢这样放肆,
粗声大气乱骂人?
哈 你干的好事
十足使贤慧的美貌和羞颜沾污了;
使贞节变成了假正经;使真情实爱
美好的头额上失去了玫瑰的光彩,
换上个烙印的疮疤;使结婚宣誓
变得像赌钱发咒一样的虚伪!
啊,这一种行径直等于把盟约
挖去了灵魂,等于把神圣的说教
改成了一派胡言!天都脸红了;
是啊,脚底下这一片茫茫大地
也愁容满面,像见了世界的末日了:
就为的这等事!
后 哎呀,究竟是什么事
闹得这么凶,一开场就尽打锣鼓啊?
哈 看这儿,这一幅图画,再看这一幅,
这兄弟二人的两幅写真的画像。
这一副面貌有多么高雅的丰采:
一头海庇亮鬈发,头额是朱甫的,
一对叱咤风云的马尔斯眼睛,
身段架子十足像神使麦鸠利
刚刚降落在一座摩天的高峰上;
全部是一副十全十美的仪表,
仿佛每一位天神都打过印记,
拿出来向世界宣布说这才是一个“人”!
这是你原先的丈夫。再看这一个。
这是你现在的丈夫,像一个灰麦穗[〔灰麦穗〕禾穗发“灰”,用我国江浙农民语,指霉病,与原文恰合,但不知如何写法,今按读音写下。──译者注]
损害它健好的弟兄。你有眼睛吗?
你怎么不在这大好的青山上吃草,
反到这洼地来喝臭水?你真有眼睛吗?
你不能说这是情爱,你这样年纪,
欲火该不是太旺了,该驯服得住了,
该听从理智的判断了;你怎么决定的
从这边跨到这边呢?你当然有感觉,
要不然你不会行动的;可是当然
你的感觉是麻痹了;发疯也不会
这样的荒谬,丧心病狂也不能
这样子弄到一点鉴别力也没有,
分不清这样的是非。是什么魔鬼
这样子跟你玩捉迷藏,把你蒙住了?
有眼睛而没有触觉,有触觉欠视觉,
有耳无手,有嗅觉而别的都没有,
哪怕只留得一点点有病的真感觉
也不会这样子糊涂啊。
羞耻啊!你不会脸红了?既然是孽火
使半老女人的骨髓里起得了蠢动,
让贞操变成蜡投给青春的烈焰
都烧成灰吧。我们不要喊羞耻了,
只当看不见淫乱在向我们进攻,
既然冰霜都烧起了漫天的大火,
理智都替淫欲跑腿了!
后 噢,别说了!
你使我看透了我自己灵魂的深处,
我在那里面看见了乌黑的斑点,
牢得永不会褪色啊。
哈 嗨,把日子
就过在油腻的床上淋漓的臭汗里,
泡在肮脏的烂污里,熬出来肉麻话,
守着猪圈来调情──
后 噢,别说了!
这些话刺进我耳朵简直像尖刀啊;
别说了,好哈姆莱特!
哈 一个杀人犯,
一个恶棍,一个不及你先夫
千百分之一的奴才,一个冒充了
国王的小丑,一个窃国盗位、
从一副架子上偷下了宝贵的王冠、
装进了腰包的扒手!
后 别说了!
哈 一个穿一身百结衣[〔百结衣〕小丑穿百结衣,一说指流氓穿破衣。]耍无赖的国王──
〔鬼魂上。
天上的保佑神保佑我,张开了翅膀
回护我──陛下英灵为何来此?
……
哈 啊,看那边!看他悄悄的走了!
我的父亲呀,穿着他生前的衣服!
看,他走了,现在正走出大门了!
〔鬼下。
后 这分明是你头脑里捏造出来的;
神经错乱最善于向壁虚构
这一类无根的幻象。
哈 我神经错乱?
我的脉搏跟你的同样平和,
同样是节奏正常。我刚才说的
决不是疯话。你要是考我一下,
我可以一字不漏的背出来;是疯子、
就愈说愈乱了。母亲,看上帝面上,
不要自己骗自己,涂一层药膏,
只当大声疾呼的是我的疯病,
不是你自己的毛病;这只能使脓疮
结上些浮皮,让它在里面溃烂,
暗地里毒害了全身。对上帝坦白吧;
好好地忏悔过去,警戒未来,
不要给满园子莠草再施上肥料
使它们更蔓延了。原谅我这点德行;
在这个穷奢极欲的万恶的时世,
功德反而必须向罪恶请罪──
替它做好事,反而要磕头求拜。
后 啊,你把我的心劈成了两半了!
哈 噢,那么就抛掉坏的一半,
留下另外那一半,干净些过日子。
安息吧;可不要到我叔父的床上去。
即使你不大干净,也学学贞洁吧。
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
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
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
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
家常便饭。只要忍过了今夜,
下一次节制也就并不太难,
再下一次自然会更加容易,
习惯简直会改变天生的本性,
它神通广大,不但会制伏魔鬼
而且会赶走他。我再说一声,安息吧;
哪一天你愿意得到上天的祝福了,
我也会求你祝福我。至于他老人家,
〔指波乐纽斯。
我抱憾杀了他;可也是天意如此,
借他一死来罚我[〔借他一死来罚我〕哈姆莱特误杀波乐纽斯,使克罗迪斯可以振振有词来对付他了。],借我手来罚他,
我当了执行天意的工具和使者。
我把他先安顿好了,再来担当
我把他杀死的罪名。好,安息吧。
我出于一番好意,不得不残忍。
事情做坏了,还有更坏的下文。
还有一句话,母亲。
后 要我怎么样?
哈 你不要这样,我绝对不要你这样:
让那个大肚子国王再抱你上床去;
拧你的脸庞;叫你亲爱的小耗子;
让他用恶臭的嘴一再亲你,
用他混账的手指摸摸你颈脖子,
就把你哄骗得全盘泄漏了事机、
告诉他:我实在并不是真的发疯,
原来是装疯。你尽管让他知道吧;
要只是漂亮、聪明、懂事的王后,
谁能对一只癞蛤蟆、臭蝙蝠、野公猫,
隐瞒住这样切身的机密呢?谁能呢?
不,不用讲常识,不用管周密,
你尽管学一只自作聪明的猴子,
爬到屋顶上,打开鸟笼,放了鸟,
自己来钻进笼子,作一个试验,
结果连笼子掉下来,摔断了脖子。
后 你放心,如果言语是气息做的,
气息是从生命来的,我要是有生命
就不会吐露你对我所说的一个字。
第四幕
第四场
哈 ……
我到处碰见的事物都在谴责我,
鞭策我起来复仇!一个人还算人吗?
如果他至高无上的享受和事业
无非是吃吃睡睡?那就是畜生了。
上帝造我们,给我们这么多智慧,
使我们能瞻前顾后,决不是要我们
把这种智能,把这种神明的理性
霉烂了不用啊。可是究竟是由于
禽兽的健忘呢,还是因为把后果
考虑得过分周密了,想来想去,
只落得一分世故,三分懦怯──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一天天过下去
只管在口里嚷“这件事一定要做”,
而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办法
叫我动手啊。天大的榜样在教我呢。
看这支多么浩浩荡荡的大军,
统领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小王子,
神圣的雄心鼓起了他的精神,
断然蔑视了不能预见的结局,
全不顾吉凶未卜,安危难定,
不惜拼血肉之躯,冒生命之险,
哪怕就为了个鸡蛋壳!要真是伟大
并非没有大事情就轻举妄动,
可是在荣誉要受到危害的关头,
哪怕为一根草也就该大大的力争。
我呢,我父亲被害,我母亲受污,
搅得我头脑冒火,血液沸腾,
我却让一切都睡觉,我哪儿有面目
看这么两万人却不惜一死,就要去、
为了一点点幻梦、一点点虚名、
进坟墓只当上床铺,就要去争夺
一块小地方,哪怕它小到容不下
这些人当战场,也不够当坟地来埋葬
阵亡的战士呢!啊,从今以后,
我的头脑里只许有流血的念头!

选自《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卞之琳译。
课件14张PPT。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乡感知作者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放弃时间的人,时间
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
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年轻人,你听我说:作品简介《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 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
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概述主要情节:脱险邀战比剑性格:机敏犹豫 拖延哈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
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
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
扫它个干净?死,就是睡眠──
就这样;而如果睡眠就等于了结了
心痛以及千百种身体要担受的
皮痛肉痛,那该是天大的好事,
正求之不得啊!死,就是睡眠;
睡眠,也许要做梦,这就麻烦了!
我们一旦摆脱了尘世的牵缠,
在死的睡眠里还会做些什么梦,
一想到就不能不踌躇。这一点顾虑
正好使灾难变成了长期的折磨。谁甘心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弄,
忍受压迫者虐待,傲慢者凌辱,
忍受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
衙门的横暴,做埋头苦干的大才、
受作威作福的小人一脚踢出去,
如果他只消自己来使一下尖刀
就可以得到解脱啊?谁甘心挑担子,
拖着疲累的生命,呻吟,流汗,
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有人回来的
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
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
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
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
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
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
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
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
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
失去了行动的名分。啊,别作声!
美丽的莪菲丽雅!──女神,你做祷告
别忘掉也替我忏悔罪恶。拓展延伸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完本文后,并请结合全剧,说说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浪漫派批评家——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 。文艺批评家——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学习质疑 鲁迅先生曾给悲剧定义为: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有人认为,《哈姆莱特》不能算是一部悲剧,因为其结局是正义得到了捍卫,邪恶得到了惩戒。你怎么看?文艺复兴: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