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全学期期末必备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全学期期末必备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4 20: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消息二则
?生难字
南渡(dù)  芜湖(wú)  摧枯拉朽(cuī)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
?多音字、形近字
当 塞
?词语积累
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④歼灭:消灭。
⑤击溃:打垮,打散。
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⑦业已:已经。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写作背景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晓。
?难点探究
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②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作者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叙述,合在一起,加以分析评论。最后说东路军的激战,形势也推向了高潮。
?主题解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气势,表达出作者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豪迈的气概。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生难字
诺贝尔(nuò) 颁发(bān) 遗嘱(zhǔ) 渗透(shèn) 定律(lǜ) 仲裁(zhònɡ cái) 巨额(é)
?多音字、形近字
属 相
?词语积累
①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或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②渗透:渗入,透过。也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③建树:树立,建立。也指建立的功绩。
④仲裁:又称公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作家作品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其中炸药最为出名。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难点探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的背景是哪一段?有什么作用?
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诺贝尔奖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生难字
凌空(línɡ) 翘首(qiáo) 屏息(bǐnɡ)
一刹那(chà) 酷似(kù) 敦煌(huáng)
潇洒(xiāo) 绷直(bēng) 眼花缭乱(liáo)
轻盈(yínɡ) 悄然(qiǎo) 由衷(zhōnɡ)
?多音字、形近字
翘 悄
?词语积累
①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②翘首:抬头而望。多比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
③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④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⑤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⑥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⑧由衷:出自内心。
?难点探究
文辞清新优美是这篇新闻特写的一大特色。请从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上谈一谈本文的这一特色。
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整篇文章不过是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1.7秒,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生难字
澎湃(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ǐn liè) 一丝不苟(gǒu) 浩瀚(hàn) 坠毁(zhuì) 揪着(jiū) 娴熟(xián) 船艉(wěi) 默契(qì) 咆哮(páo xiào) 惊心动魄(pò) 紧绷(bēng) 殚精竭虑(dān) 镌刻(juān)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凛冽:寒冷刺骨。
②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③浩瀚:广阔的。
④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⑤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⑥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⑦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⑧镌刻:雕刻。
?难点探究
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主题解说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和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5.藤野先生
?生难字
烂熳(màn)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发髻(jì) 驿站(yì) 芦荟(huì) 解剖(pōu)
和蔼(ǎi)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绯红:鲜红。
②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③不逊:傲慢无礼。逊,谦逊。
④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⑤诘责:质问并责备。
⑥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⑦深恶痛疾: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部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难点探究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这是反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也是对日本“爱国青年”军国主义思想的揭露和嘲讽。
②文中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有何作用?
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子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同时也是作者离开藤野先生的深层原因。
?主题解说
这篇留日生活的“回忆的记事”,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内在线索,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6.回忆我的母亲
?生难字
佃农(diàn) 韶关(sháo) 仪陇(lǒng) 溺死(nì) 私塾(shú) 迁徙(xǐ) 和蔼(ǎi) 妯娌(zhóu li) 管束(shù) 庚子(gēng) 哭泣(qì) 豪绅(shēn) 衙门(yá) 横蛮(mán) 慰勉(miǎn)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溺死:淹死。
②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③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④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⑤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⑥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⑦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作家作品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是朱德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难点探究
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文中的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件是如何被串联在一起的?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文章中,这些事件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的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主题解说
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7.列夫·托尔斯泰
?生难字
髭须(zī) 长髯(rán) 黝黑(yǒu) 一绺(liǔ) 鬈发(quán) 滞留(zhì) 愚钝(dùn) 陀螺(tuó) 穹顶(qiónɡ) 禁锢(ɡù) 酒肆(sì) 侏儒(zhū) 尴尬(ɡān ɡà) 犀利(xī) 锃亮(zènɡ) 甲胄(zhòu) 入鞘(qiào) 粲然(càn) 广袤无垠(mào)
藏污纳垢(ɡòu) 颔首低眉(hàn)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②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③器宇:气概,风度。
④禁锢:束缚,限制。
⑤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指闷闷不乐。
⑥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⑦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⑧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⑨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⑩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文中指目光锐利。
?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兴趣。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足,值得。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作家作品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三作家》《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描摹,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难点探究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知识财富的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主题解说
本文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8.美丽的颜色
?生难字
简陋(lòu) 燥热(zào) 炽热(chì) 沥青(lì) 窒息(zhì) 吹嘘(xū) 估计(gū) 踱步(duó) 幼稚(zhì) 轮廓(kuò) 荧光(yíng)
骤雨猝至(zhòu cù)
?多音字、形近字
挑 降
?词语积累
①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②骤雨:指的是时间不长的暴雨。
③猝至:突然到达。
④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⑤吹嘘:夸张地宣扬。
⑥筋疲力尽:精神疲乏,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⑦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⑧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⑨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作家作品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著有《居里夫人传》。
?难点探究
①居里夫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有了伟大的发现的?
工作条件:夏天酷热难当,冬天奇冷无比;棚屋狭小;无钱无专门的实验室;无专门装置,无防毒烟罩,无助手。
工作强度:骤雨猝至,搬仪器;整天用跟人一样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累得筋疲力尽,玛丽充当工人的工作。
工作难度:从巨量的矿渣中分离出微量的镭元素。
②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有何作用呢?
增强了文中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性。
?主题解说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全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三 峡
?生难字
阙(quē) 嶂(zhànɡ) 曦(xī) 襄(xiānɡ) 溯(sù) 御(yù)湍(tuān) (yǎn) 涧(jiàn) 属(zhǔ) 转(zhuǎn)
?重点词语解释
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大土山)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⑥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⑦不以疾也(此、这;快)
⑧素湍绿潭(急流)
⑩飞漱其间(冲荡)
?清荣峻茂(茂盛)
?良多趣味(甚,很)
?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空谷传响(回声)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一词多义
①自
②绝
③疾
?古今异义
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属引凄异 属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即“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即“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点句子默写
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许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高处的猿猴时常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凄凉怪异。
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作家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0.短文二篇
?生难字
颓(tuí) 鳞(lín) 与(yù)遂(suì) 寝(qǐn) 荇(xìng)
?重点词语解释
①五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②四时俱备(四季)
③晓雾将歇(消散)
④夕日欲颓(坠落)
⑤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⑧欣然起行(高兴、愉快的样子)
⑨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⑩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院子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均为水生植物)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罢了)
?一词多义
①盖
②至
③寻
④书
⑤与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 时
②晓雾将歇 歇
③夕日欲颓 颓
④沉鳞竞跃 鳞
⑤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⑥盖竹柏影也 盖
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词类活用
①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②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A.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即“相与于中庭步”)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即“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②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吾”,即“吾解衣欲睡”)
?重点句子默写
①《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答谢中书书》中赞美江南山水美景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③《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重点句子翻译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雀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门里(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⑤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夜没有月光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作家作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1.与朱元思书
?生难字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ɡ)
嘤嘤(yīnɡ) 鸢飞戾天(yuān lì) 经纶(lún)
窥谷忘反(kuī) 横柯(kē) 蔽(bì)
?重点词语解释
①风烟俱净(烟雾)
②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从流飘荡(跟、随)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⑤水皆缥碧(青白色)
⑥急湍甚箭(比箭还快)
⑦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⑧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⑨负势竞上(凭借)
⑩互相轩邈(高;远)
?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泠泠作响(形容水声清越)
?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
?鸢飞戾天(至、到达)
?经纶世务(筹划、治理)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一词多义
①穷
②绝
③上
④从
⑤百
?古今异义
①一百许里  许
②经纶世务者
经纶
③鸢飞戾天者 戾
?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飘,向西飘)
②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③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④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⑤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⑥负势竞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⑦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即“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重点句子默写
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③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视觉感受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写山“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⑤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⑥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重点句子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处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作家作品
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才。他通史学,私自撰写了《齐春秋》。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②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工整,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唐诗五首
?生难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 落晖(huī) 驱犊(dú) 采薇(wēi) 萋萋(qī) 鹦鹉(yīng wǔ) 征蓬(péng) 萧关(xiāo) 荆门(jīng) 早莺(yīng) 白沙堤(dī)
?重点词语解释
①东皋薄暮望(接近)
②徙倚欲何依(徘徊)
③长歌怀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平川、原野;分明的样子)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⑦单车欲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⑧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⑨长河落日圆(指黄河)
⑩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荒原)
?仍怜故乡水(喜爱)
?水面初平云脚低(刚刚;低垂的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一词多义
使
?古今异义
①相顾无相识 顾
②来从楚国游 从
③仍怜故乡水 怜
?重点句子默写
①《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②《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⑤《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作家作品
①《野望》的作者是王绩,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清幽、萧瑟、恬静的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崔颢,唐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思乡之情。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3.背 影
?生难字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赋闲(fù) 游逛(guàng) 踌躇(chóu chú)
栅栏(zhà) 蹒跚(pán shān) 拭泪(shì)
颓唐(tuí) 情郁于中(yù) 琐屑(suǒ xiè)
举箸(zhù) 晶莹(yíng)
?多音字、形近字
丧 禁
?词语积累
①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本文指失业。
②祸不单行:灾难接二连三地到来。
③狼藉: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④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⑤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⑥赋闲:失业在家。
⑦踌躇:犹豫不决。
⑧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⑨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⑩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名作。
?写作背景
1917年冬,朱自清得知祖母去世,便与已被解职的父亲朱鸿钧一道回扬州奔丧。当时朱家经济困顿,丧事完毕后,朱父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惜别。课文中所写即是当时的情景。
?难点探究
本文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作者为突出背影,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置。本文用“背影”作为题目,开篇点题,设置了悬念。写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成为形象的定格。作者又捕捉到另一个背影,分别后,望着离去的父亲,百感交集。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末段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14.白杨礼赞
?生难字
毡子(zhān) 开垦(kěn) 主宰(zǎi)
坦荡如砥(dǐ) 倦怠(dài) 恹恹(yān)
旁逸斜出(yì) 晕圈(yùn) 倔强(jiàng)
婆娑(suō) 虬枝(qiú) 秀颀(qí)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
②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③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④主宰:支配。
⑤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⑥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⑦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⑧晕圈:模模糊糊的圈。
⑨参天:耸入高空。
⑩伟岸:魁梧,高大。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秀颀:美而高。颀,高。
?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作家作品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剧本《清明前后》。
?难点探究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
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了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楠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集,中心突出,使本体(北方农民)和象征体(白杨树)都形象鲜明,令人感奋。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主题解说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了他们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15.散文二篇
?生难字
洗涤(dí) 牛犊(dú) 茸毛(rónɡ) 繁殖(zhí) 蔓延(màn) 凋谢(diāo) 遏制(è) 飓风(jù) 濒临(bīn) 俯瞰(kàn) 深渊(yuān) 星辰(chén)
?多音字、形近字
兴 颤
?词语积累
①兴味:指趣味;兴趣;兴致。
②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③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④遏制:制止;控制。
⑤濒临:接近,将要。
⑥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⑦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海洋上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常伴有暴。
⑧深渊:很深的水。
?作家作品
①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代表作《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小溪流的歌》《“下一次开船”港》等。
②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难点探究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三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主题解说
《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的热情回报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用凝练的语言论述了一生的三大追求,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16.昆明的雨
?生难字
鲜腴(yú) 八卦(guà) 篱笆(lí) 乍一看(zhà) 吆唤(yāo) 缅甸(diàn) 碗碟(dié)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多音字、形近字
鲜 晕
?词语积累
①鲜腴:新鲜肥美。
②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栅栏。
③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张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④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⑤暮年:人到老年、晚年,通常含有衰迟之意。
⑥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⑦情味:情趣、情谊。
⑧苔痕:苔藓滋生之迹。
?作家作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散文集《蒲桥集》等。
?写作背景
1939年,汪曾祺到昆明西南联大读书,直到1946年才离开这座春城。关于那一段的生活,他晚年写了很多短文,都非常传神。本文写于1984年,是作者回忆他40多年前在昆明的生活片段。
?难点探究
作者在文中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主题解说
本文紧紧围绕雨季来写,写了雨季的特点,雨季的菌子,雨季的果子,雨季的缅桂花和雨中淡淡的乡愁,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7.中国石拱桥
?生难字
弧形(hú) 长虹卧波(wò) 雄跨(kuà)
洨河(xiáo) 和谐(xié) 桥墩(dūn)
河堤(dī) 惟妙惟肖(xiào)朝野佥载(qiān)
推崇(chónɡ) 漳州(zhāng)
?多音字、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巧妙绝伦:(方法技术等)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②交头接耳:彼此在耳边说话。
③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④推崇:十分推重。
⑤就地取材:在原地取用所需的材料。就地,就在原处。
?作家作品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难点探究
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为什么先说赵州桥,后说卢沟桥?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从修建年代看,赵州桥在前,卢沟桥在后,符合时间顺序;从石拱桥的形式看,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是由若干个独拱连接而成,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主题解说
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8.苏州园林
?生难字
鉴赏(jiàn) 因地制宜(zhì) 自出心裁(cái)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映衬(chèn) 叠嶂(zhàng)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lòu) 依傍(bànɡ) 蔷薇(qiáng wēi) 琢磨(zhuó mó)
斟酌(zhēn zhuó) 明艳(yàn)
?多音字,形近字
磨 曲
?词语积累
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⑤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
⑥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⑦闲适:清闲安逸。
⑧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⑨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峦,连绵的山。
⑩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们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作家作品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他的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故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难点探究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主题解说
本文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形象深刻的介绍,从而显示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突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之情。
19.蝉
?生难字
暴晒(pù) 隧道(suì) 罅隙(xià) 轧扁(yà)
鳍(qí) 跳蚤(zǎo) 车辙(zhé) 黏土(nián)
寻觅(mì) 扒掘(jué) 喧嚣(xiāo) 钹(bó)
?多音字、形近字
纤 喷
?词语积累
①地穴:地下的孔道或洞穴。
②暴晒:通“曝晒”。指用强烈阳光照晒,暴露在阳光下晒的意思。
③隧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④罅隙:裂缝;缝隙;缺点,劣迹。
⑤车辙: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的压痕。
⑥喧嚣: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
?作家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代表作是《昆虫记》。
?难点探究
这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作者以幼虫建筑地穴为开头,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这样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主题解说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感情的笔调,详细地介绍了蝉挖洞建穴、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的过程,表现了蝉的勤劳能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蝉的同情和赞颂之情。
20.梦回繁华
?生难字
翰林(hàn) 题跋(bá) 擅长(shàn) 城郭(ɡuō) 绢本(juàn) 田畴(chóu) 料峭(qiào) 驮(tuó)
岔道(chà) 簇拥(cù) 踏青(tà) 跋涉(shè)
宏敞(chǎnɡ) 沉檀(tán) 摩肩接踵(zhǒng) 冗(rǒng) 遒劲(qiú) 络绎不绝(luò)
?多音字、形近字
盛 横
?词语积累
①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②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作题,写在后面的,叫作跋,总称题跋。
③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④考订:考据订正。
⑤田畴:田地;田野。
⑥春寒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
⑦岔道:道路分岔的地方。
⑧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护卫着就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
⑨跋涉: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辛。
⑩宏敞:高大宽敞。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摄取:吸收,吸取;拍摄。
?遒劲:形容雄健,有力量的。
?难点探究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运用了由开卷到中段,再到后段的空间顺序。作者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的风光,接着介绍画面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介绍汴梁市区的街道。
?主题解说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两宋之交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通过想象,描摹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开封)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揭示了《清明上河图》的寓意,赞美了《清明上河图》不朽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21.《孟子》二章
?生难字
公孙衍(yǎn) 天下熄(xī) 淫(yín)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曾益(zēng) 拂士(bì)
?重点词语解释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③戒之曰(告诫)
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⑤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所,住宅)
⑥与民由之(遵循)
⑦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
⑩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
?人恒过(常常)
?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而后喻(了解,明白)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
?通假字
①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③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一词多义
①道
②得
③戒
④正
⑤之
⑥发
⑦士
⑧于
⑨拂
?古今异义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
②父命之 命
③与民由之 由
④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筑
⑤管夷吾举于士 士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 出
?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④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⑤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受到贫困〈之苦〉)
⑥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重点句子翻译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义。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能够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虑祸患之中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常处安逸享乐之中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
22.愚公移山
?生难字
高万仞(rèn) 惩(chénɡ) 山北之塞(sè)
出入之迂(yū) 叩石垦壤(kòu)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ɡ)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厝(cuò)
?重点词语解释
①方七百里(指面积)
②惩山北之塞(苦于;阻塞)
③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④聚室而谋曰(家;商量)
⑤吾与汝毕力平险(你们;尽,全)
⑥指通豫南(直)
⑦达于汉阴(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为“阴”,与“阳”相对)
⑧杂然相许(纷纷地;赞同)
⑨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都……;削减)
⑩投诸渤海之尾(相当于“之于”)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肩负,扛;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敲、打)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寡妇)
?始龀(才、刚;换牙)
?寒暑易节(更替;季节)
?北山愚公长息曰(长叹)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思想;通达,这里指改变)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惧其不已也(停止)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无陇断焉(高地;隔绝)
?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词多义
①且
②之
③其
④以
⑤焉
?古今异义
①达于汉阴 阴
②投诸渤海之尾 诸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词类活用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③寒暑易节(形容词作名词,冬季)
④面山而居(名词作动词,面向着)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A.杂然相许。(省略主语“室人”,即“室人杂然相许”)
B.一厝朔东。(省略介词“于”,即“一厝于朔东”)
②倒装句
A.甚矣,汝之不惠!(“甚矣”前置,表示强调,即“汝之不惠,甚矣”)
B.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即“苦何而不平”)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即“遂率荷担子孙者三夫”)
③被动句
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即“帝被其诚感”)
?重点句子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苦于山的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②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④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作家作品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今存《列子》共8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23.周亚夫军细柳
?生难字
棘门(jí) 被甲(pī) 弓弩(nǔ) 诏书(zhào)
驱驰(chí) 按辔(pèi) 持兵揖(yī) 介胄(zhòu) 曩者(nǎng)
?重点词语解释
①匈奴大入边(侵入)
②以备胡(防备)
③上自劳军(慰问)
④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到,往)
⑤彀弓弩,持满(张开)
⑥天子且至(将要)
⑦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不久)
⑧天子乃按辔徐行(缓慢地)
⑨介胄之士不拜(将领)
⑩使人称谢(告知)
?成礼而去(离开)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通假字
①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②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本文用作动词,指扶轼)
?一词多义
①军
②使
③持
④骑
⑤为
⑥之
⑦乃
⑧以
?古今异义
子先驱至 
先驱
②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③使人称谢 谢
④居无何 居
⑤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
?词类活用
①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作动词,下诏书)
②介胄之士不拜(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
③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使……锐利)
?重点句子翻译
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皇帝和随从)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下了坐骑,迎送皇帝。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在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③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领一定会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能够侵犯呢!
?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4.诗词五首
?生难字
结庐(lú) 车马喧(xuān) 东篱(lí) 烽火(fēnɡ) 搔更短(sāo) 簪(zān) 角声(jiǎo) 燕脂(zhī)
提携(xié) 折戟(jǐ) 嗟日暮(jiē) 谩有(màn)
?重点词语解释
①结庐在人境(建造,构筑;简陋的房屋)
②悠然见南山(闲适淡泊的样子,这里形容不经意的样子)
③烽火连三月(指战事)
④家书抵万金(值,相当)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
⑥提携玉龙为君死(指宝剑)
⑦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
⑧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
⑨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
⑩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通假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谩”同“漫”,空,徒然)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①国破山河在 国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将
?重点句子默写
①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杜甫《春望》一诗,通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④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作家作品
①《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②《春望》的作者是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这首诗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本诗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借以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④《赤壁》的作者是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词》辑本。《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