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2003年9月3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其用途。
2.了解碱的通性及命名。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
难点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用品
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生石灰、稀盐酸、稀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镊子、表面皿、试管、玻璃棒、白纸块、小烧杯、长玻璃管、药匙、滴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是碱?记住四种可溶性碱的名称并写出化学式。
【讲解】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因此碱必然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但由于阳离子的不同,每种碱亦有其个性。下面我们学习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NaOH和Ca(OH)2。
【板书】一、氢氧化钠(NaOH)
1.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
(1)每组发1~2粒NaOH,放在铺白纸的表面皿上,约5min后观察其表面及白纸的变化。
(2)将3粒NaOH放入试管中,加入1m1水,手触摸试管底部,注意温度的变化。
(3)将(2)中溶液加水稀释约半试管,用玻璃棒沾取一些溶液抹在手指上捻捻是否有滑腻感,然后立即用水冲洗手指。实验后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投影】(l)白色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2)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3)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4)有强烈的腐蚀性。
【讲解】NaOH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的原因,氢氧化钠为何可做干燥剂?
【板书】2.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将上述实验(4)中的溶液分成四份于试管中进行性质实验。(每做完一个实验后,要求学生填写实验现象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实验基础上,教师小结NaOH的化学性质,边投影边讲解。
【投影】(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
【思考】氢氧化钠固体能否敞口放置?为什么?应如何保存
【投影】(3)与酸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
【讲解】碱和盐的反应是有条件的,只有可溶性的碱和可溶性的盐才能反应。
【投影】3.NaOH的用途:重要化工原料(制肥皂、印染、纺织石油工业)。
第二课时 2003年9月4日星期四
二、氢氧化钙[Ca(OH)2]
【学生实验】
1.由生石灰(CaO)制取熟石灰[Ca(OH)2]注意:水要少量滴加,到块状固体刚好成为粉末为止。观察加水时的放热现象和产物熟石灰的颜色、状态。
2.用上述实验中的熟石灰制取水溶液。加蒸馏水,不断搅拌得乳状悬浊液、静置、上层清液即为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用于下面性质实验)由实验总结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投影】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腐蚀性、水溶液有滑腻感
【讲解】Ca(OH)2亦可电离出OH-,其化学性质与NaOH因阳离子的不同又有差异,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请按下列实验。
【投影】2.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2)跟CO2反应
(3)与酸的反应
(4)与某些盐反应
此方法用于(制造氢氧化钠)
3.用途:阅读课本有关碱的用途,学生总结Ca(OH)2的用途。
性 质 NaOH Ca(OH)2
颜色、状态
溶解性
吸水性
腐蚀性
电离方程式
与指示剂反应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酸反应
与盐反应
【作业】
2、碱石灰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它可由固体NaOH和CaO混合而成的,它极易吸收CO2和水。工业用纯碱中常混有杂质NaCl,实验室中可以利用下列装置测定该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称取wg纯碱样品,置于B装置中。②向B装置中滴加稀H2SO4,同时从“1”处缓缓地鼓入空气,直至B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从“1”处缓缓地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4)A装置的功用是________。(5)C装置的功用是________。(6)实验前称量D装置的质量是mg,实验后称量D装置的质量是ng。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m、n、w的式子表示)。(7)E装置的功用是________
3.如何用Fe制少量的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