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眼 凸透镜成像[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眼 凸透镜成像[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1-05 14: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眼 凸透镜成像 课型 新 共2课时;第3 周第2、3课次
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分析应用、总结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的特点。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应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体验探究过程,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重点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手段 多媒体、学生探究实验
教具 光具座(学生分组)、眼睛模型、照相机、各种透镜、放大镜、蜡烛、光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设问:人眼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照相机为什么能够照相?显微镜为什么能够看到 微小的物体? 思考
新课教学一、透镜 展示图片及实物,这些玻璃制品有什么特点?1)透镜:用玻璃制作的镜片2)常见的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3)分类与符号: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引导学生自制简单透镜,如:滴水在光滑纸上或玻璃上);装有水的玻璃杯3、探究活动:用光学演示仪进行,把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1)凸透镜(有光,太阳光会聚)2)凹透镜(不会会聚,发散)结论:凸透镜和凹面镜一样起会聚的作用,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而凹透镜使太阳光发散,和凸面镜一样。思考: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 观察扩散思维观察思考并表达
新课教学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疑:放大镜能够用来看较小的物体,照相机能够照相,他们都是凸透镜,都能成像,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前面的刻度尺测量物距、像距,告知焦距,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屏是用来接受像的,点燃的蜡烛烛焰作为成像的物体。探究过程:1、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蜡烛,使它与透镜的距离,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倒与正、放大与缩小、虚与实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的情况,并侧此时的物距、像距,将观察情况记入表内。2、移动蜡烛,使物距,重复以上步骤,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内。3、移动蜡烛,使物距,重复以上步骤,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内。4、再将蜡烛靠近透镜,使物距,移动光屏,光屏能够成烛焰的像吗?5、再将蜡烛靠近透镜,使物距,移动光屏,光屏能够成烛焰的像吗?移开光屏,直接用眼睛通过观察烛焰,看到了什么?注意:1、成像物体用点燃蜡烛的烛焰比较好,这样得到的像较清晰,学生也容易辨别它的正倒。2、实验时,先确定烛焰与透镜的距离(U),然后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焰心的清晰像时,才读出像的位置(V)。3、要多次改变物距,通过对成像情况的反复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像规律,必须避免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的不科学做法。4、像的位置确定后记下像的各个特点,如位置,大小,正倒,虚实等等。5、当烛焰移到凸透镜焦点以内形成放大虚像时,可让学生先用光屏去接,不会出现在屏上,说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判别像的虚实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验记录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的特点到或正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像与透镜的距离u>2fu=2ff小结 实验情况
作业
板书 形状: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凸透镜 作用: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光路图:(略)透镜 形状: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 作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光路图:(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容量较大,对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器材比较多,实验前要比较详细的介绍,对虚象的观察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复习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1.凸透镜的焦距为8厘米,若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象,则物距可能为A.6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12厘米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从距透镜15厘米处沿透镜主轴远离,移动到距透镜4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体与它的象之间的距离(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3.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9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厘米 B.8厘米 C.6厘米 D.4厘米 回忆并能准确表达巩固、运用 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展开丰富想象力,设置悬念,增强求知欲,巩固原有知识。
新课教学一、凸透镜的应用 1、讨论:日常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途?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通过课件展示)小结: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u>2f,胶卷相当于光屏,被照景物是物体。使用方法: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胶片就会出现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象。暴光、显影、冲洗得到照片。 2)放大镜:短焦距的凸透镜u新课教学二、眼球的结构 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2、活动:让学生互相对看眼睛,有什么发现?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作用: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和照相机相似。观察眼球模型明白各部分的名称及用途。  课件演示:眼球的结构。1、眼球的外部有角膜和巩膜。 2、中间一层有虹膜,睫状体和瞳孔。 3、内部:视网膜,悬韧带,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球的正视图:晶状体,虹膜(互相观察颜色), 对看活动观察、笔记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思考并表达
瞳孔(互相用手电筒照看),角膜,睫状体。
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学生听讲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有系统性
作业 1、活动练习册 2、分别找一副近视眼睛和老花眼睛观察,有何区别?
板书 一、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u>2f2、放大镜:短焦距的凸透镜u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联系生活比较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新课教学前,对上节实验课的内容要很好的进行复习、理解、巩固。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