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视觉[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视觉[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3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视觉 课型 新 共2课时;第3 周第4、5课次
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分析应用、总结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1)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能说处视觉的形成过程。2)知道人类视觉上的限制。3)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目前人类对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重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难点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手段 多媒体、观察探究
教具 眼的相关教学挂图、手电筒、近视镜、远视镜各一副、眼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复习 1、眼球的结构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回忆旧知识,引起学生
引入 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据统计,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睛,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关注教师 设置悬念,增强求知欲,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一、视觉的形成 1、问:眼球是不是就是眼睛?问:还有哪些部分?有何作用?能结合你所看到的眼睛及课本内容告诉我吗?眼睑: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教材中没有,但学生肯定能看到、提到)观察:你的虹膜是什么颜色,其他同学的虹膜是什么颜色?欧洲人的虹膜又是什么颜色 学生观察同学眼睛、看书回答 通过观察得到信息
2、实验:用手电筒照着这位同学的右眼,留心观察瞳孔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减少、增加) 进入眼睛光线的量。虹膜的作用是能根据 ,可以控制 的大小。这是眼不会被强光灼伤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到物体的原因。 对看活动观察、思考并表达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观察能力
3、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后怎样成像呢?请同学们结合照相机原理分析视觉形成的原因?教师强调: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学生讨论、对比、分析、表达 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2)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或是照相机中的底片。但它并不是形成视觉的部位。视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4、追问:视网膜上的成像性质是怎样的?和我们实际用眼有矛盾吗?阅读P35材料“视网膜上的倒像”及第一段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眼睛的成像性质:(1)、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眼睛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阅读、思考,归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教学二、视觉的限制 虽然眼睛能接受许多信息,但我们的眼睛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缺陷而影响着视觉的正常形成。即使是正常眼也会有一些限制:实验:P40小资料、练习1、2你的近点是 厘米,远点是 厘米,明视距离是 厘米。实验P36验证盲点的存在。 学生实验、记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了解正常眼的局限性。
小结 结合上表进行总结名称功 能瞳孔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强弱 归纳、巩固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有系统性
作业 调查班上同学的视力情况,了解父母、爷爷奶奶的用眼情况? 关爱长辈
板书 第四节视觉一、视觉的形成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2)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或是照相机中的底片。但它并不是形成视觉的部位。视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2、放大镜:短焦距的凸透镜u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联系生活比较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新课教学前,对上节实验课的内容要很好的进行复习、理解、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复习 1、晶状体是怎样调节的,它对人的眼睛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回忆旧知识,引起学生思考
引入 读图比较:这二幅图有何不同?得出用:近视和远视。 学生观察和读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从中获取信息
新课教学一、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预防 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呢?引出视力缺陷极其矫正的问题。请两位同学进行活动;学生讨论说一说: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可能说到用眼过度,坐姿不正等。) 这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造成眼球什么样的变化 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象模糊不清。 1、请一位同学上前面来模仿近视眼和远视眼在不戴眼镜时是怎样看书的。2、请一位眼睛近视的同学说说自己不戴眼镜和戴上眼镜时看物体的感受。 通过观察得到信息
我们大部分同学戴的眼镜是近视眼镜,就是用来矫正视力的,它是哪种透镜 如何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模拟探究:P37“近视眼的眼球缺陷”小结: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1、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在视网膜前。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视网膜后。矫正:戴凸透镜3、近视的预防:从成因入手:(1)看书写字姿势不准确。(2)光线不适合(光污染)。(3)持续用眼过度(4)遗传……假性近视,还可以恢复。真性近视,前后径过长……4、远视的预防,纠正5、爱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观察实验分析小结请几位戴眼镜的同学说说戴上眼镜之后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不方便之处。思考怎样注意用眼卫生?同学们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从原因入手总结 从生活入手,紧密科技与生活的联系
小结 下表列出眼球的若干特点。每一项特点或属于正常眼睛,或属于近视眼,或属于远视眼。判别每一项特点属于哪种类型的眼睛,用“√”填入适当的空格。特点正常眼睛近视眼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视觉模糊可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点超过视网膜可用凹透镜矫正眼球前后径太短视觉完全正常视网膜上的象不在焦点上光线会聚点够不到视网膜光线会聚点落在视网膜上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有系统性
作业 阅读课文,课外查找“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资料。
板书 第四节视觉三、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成因: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象模糊不清。1、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在视网膜前。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视网膜后。矫正:戴凸透镜3、近视的预防:
教学反思 对于人眼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总结,视力的矫正是较为难的地方,注意抓住主要的地方——造成近视与远视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成像在视网膜前面还是后面?然后再从需要发散还是要会集,来考虑是用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