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节 常用电器 课型 新 共3课时;第5周第1、2、3课次
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分析应用、总结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常见导体和常见绝缘体。2)了解导体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了解绝缘体与导体可相互转化。3)知道电路的通路和开路状态,知道如何避免电源短路4)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注重培养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
难点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手段 实验探究
教具 导线、干电池、玻璃、食盐水、小灯泡、开关、各种开关与插座、手电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引入 现实生活往往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问:那电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加以归纳) 但电如果使用不当,带来的往往不是好处,而是因触电带来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故。为了我们的人生安全,我们首先来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 关注老师 初步了解电对生活的影响,引入不安全用电的危害,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教学一、导体和绝缘体二、导体和绝缘体的转化 出示各种开关和插座,问:在家里、学校要使用任何用电器都需要开关、插座,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部件的材料有什么不同或相同之处?有什么特点:(相同处:都有金属材料,不同:陶瓷、橡胶、塑料、胶木等;特点:需要导电的部分都是金属,其它部分是其它材料)。再出示导线(P56活动)让学生观察其结构,验证特点 观察、判断、回答 培养观察、归纳能力
探究活动:1、展示:铜片 铅笔芯 橡皮 塑料尺子 玻璃 粉笔 硬币 食盐水、棉线等2、提出问题: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你能用什么方法辨别呢?3、建立猜测和假设:(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猜测)材料铜片食盐水橡皮玻璃粉笔硬币棉线尺子能否导电4、设计实验:(你的猜测正确与否我们得用实验来验证)(1)讨论:1.看到什么现象时就能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通过?2.满足什么条件时电路中才会产生电流?(观察P56手电筒的电路)(记录表中任务二)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的现象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2)实验器材:(1、2两道讨论后,由学生得出所需的器材有哪些)干电池 小灯泡 开关 导线 电流表(3)怎样连接电路:请同学们模仿手电筒的电路连接一个测试电路。(4)测试(5)结论: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2.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注意: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教师演示P57活动实验:用酒精灯加热,使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2. 湿树木能导电结论: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导体在条件改变时也会变成绝缘 观察实验现象 拓展知识
三.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补充) 导体易导电(原因):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易导电(原因):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讲清电荷与电子的关系,再得出金属导电的原因) 金属导电: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食盐水(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正、负离子 听讲、思考 培养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哪些是导 体,哪些是绝缘体 (1)橡皮 (2)碳棒 (3)纯净水 (4)硝酸钾溶液(5)干木头 (6)棉花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缘体。B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电荷被束缚,不能自由移动。 思考、练习 复习、巩固、应用新知识
C 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电荷,而绝缘体中没有电荷。D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3、发现有人触电了,在旁边的你应该怎么做?
思维拓展 科学成果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有一种称为石墨炸弹的武器在作战时被用来破坏敌方的供电设施,这种炸弹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会在空中散布大量极细的石墨丝,飘落到供电设备上从而使供电系统瘫痪。你能解释蕴涵在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作业 小制作“简易测通器”
板书 第二节 常用电器一、导体和绝缘体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2.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3.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导体导电的微观分析金属导电: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食盐水(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正、负离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内容比较散,实验较多,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对一个简单的电路进行探究,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有电池(电源),开关要闭合(有闭合回路))需要什么器材? 复习、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
新课教学一、电路二、电路图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讲解:电源:能够持续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实物展示)。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导线:把上述器件连接起来。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我们叫通路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情况下灯泡不会亮 ...开关合上但小灯泡不亮的情况你们有碰到吗 (制造一个断路)生:开关打开,或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灯泡不会亮。开路:断开的电路我们叫开路。)演示实验:取出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用导线直接把电池正负两 观察、判断、回答 学新知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极连起来,让一名学生用手摸导线一段时间。问:你发现了什么?(导线发热,手发烫)师:这种电源的短路,直接的结果损坏将电源,所以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是绝对不行的。象这种干电池的短路危害还小, 如果生活中的电源短路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举例短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如果想把你连接的电路介绍给远方的朋友, 你会怎么办 (拍照、画图?)...能不能用我们常用的手法画实物图! 给你们2分钟时间画P3.2.5的图。什么共同的感觉 (很不方便)出示常用电路元件的表示符号,指导学生完成电路图.强调几种常见的错误画法 学生画实物图学生设计电路 体验培养创新能力
刚才同学们设计的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的最简单电路,但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会有多个用电器连接在电路里,所以下面想请各小组再设计一个电路: 让两盏灯亮起来。用投影展示几个设计较好的电路图,归纳得出: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连接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
游戏活动:每个同学是一个用电器,两只手可代表导线,请四个同学分别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游戏 形象理解两种电路。
应用 问: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是并联还是串联?为什么?并联 思考回答 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练习 1、 如图4—5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三盏灯都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是( )2、 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C)一定是又串联又有并联(混联)(D)三种连接方式都可以3、如图4—7所示,开关S闭合时,电灯L1和L2都可以发光的电路是( ) 练习 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作业 活动练习,课外观察:节日小彩灯是怎样连接的
板书 一、电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短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二、电路图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连接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游戏活动效果很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形象,好理解
第三节串、并联电路探究活动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引入 同学们对电有什么认识?(神秘、害怕),今天,我们要自己亲手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感受电的物质性,消除电的神秘感。不过在进入这个神秘世界之前,我们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 关注教师 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检测 1.电路是由 、 、 和 组成;将两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连接方法有 和 。2.接通的电路叫 ,断开的电路叫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 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 。3.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三个灯泡,则这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 以上都不对。4.电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原因是:A. 开关未闭合。 B. 导线内部断开。 C. 使用了坏的电源。 D. 电源的两极直接被导线连通。5.教室里有4盏电灯,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泡,另外三盏电灯都能继续发光,则这4盏灯:A.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 无法判断。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和L2的连接方式依次是:A. 并联、并联、并联、串联。 B. 串联、串联、并联、串联。C. 并联、串联、并联、串联。 D. 串联、并联、并联、串联。 观察、判断、回答 复习、巩固,
串、并联电路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设计并连接一个串联电路、一个并联电路,并探究当其中一个灯泡断开,对另一个灯泡有什么影响?实验前交代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1)电路连接过程,开关保持断开。2)不允许将导线不经灯泡直接与电池相接。《串、并联电路》探究记录单串联电路图 并联电路图灯泡L1断开,灯L2灯泡L2断开,灯L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老师巡查学生实验情况,及时肯定实验效果好的小组,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小结:串联电路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路通过。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 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 探究引路,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强烈欲望,破除了对电学的神秘感,明确了实验是探究电学的重要方法,培养了电路连接的技能
讨论:实验室8盏日光灯是怎样连接的?(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 观察、发表意见 将探究引向课外,保持探究的连续性
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的参与情况及实验中表现好的小组,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
作业 活动练习册,P60思考与练习
板书 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两只、电池及电池座三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略)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实验,对学生要多做肯定、鼓励;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自由电子
+
原子核
-—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