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 电流、电压 课型 新 共3课时;第6周第4、5课次第7周第1课次
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分析应用、总结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了解电路中电流(强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知道电路中电源的作用,知道电路两端电压的含义及其单位;4)会识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并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点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电路两端电压的含义及其单位;
难点 电路中电源的作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手段 实验探究
教具 导线、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引入 连接P61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观察实验,猜想电荷移动方向 实验引入,更直观
听讲、理解归纳
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感知电流概念的初步认识
二、电流的大小、单位 电流的大小、单位: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P61活动: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 A。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 A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听讲、理解 应用类比法,将电流与水流类比,帮助学生理解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讲解: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三、电流的测量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活动P61:活动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1、观察电流表的外部结构,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完成任务单:
1)你怎样知道它是电流表?
2)找零刻度;3)它有____个接线柱,怎样使用?4)当你使用“+” “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是多大?5)当你使用“-” “3”两接线柱时,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是多大?6)你还有其它发现吗? 观察、讨论,完成任务单,交流。
归纳:1、串联
2、正确选择量程
3、电流正进负出
4、不能短接 初步了解电流表
线柱流出电流表。(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1、看图
2、读数(2个量程,不同电流值) 读数训练
课堂练习 P64练习1、2按要求连入电流表。(注意指导强化串谁测谁,正负接线柱正确选择) 思考、练习 复习、巩固、应用新知识
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或学会了什么?还有无疑问? 几个学生回答
阅读教材,预习新课,探究活动设计: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的位置与电流值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为下一课时作准备。
板书 第三节 电流、电压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二、电流的大小、单位三、电流的测量
教学反思 电流表的使用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做适当的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引入 小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不流动?而山间小溪里的水为什么一刻不停地由上游向下游流去?P64思考与讨论?(水压) 用已有知识回答 为类比水压、电压打下伏笔
新课教学一、电压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猜想、讨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电源的作用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板书:<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 听讲、理解 应用类比法,将电流与水流类比,帮助学生理解
三、电压的大小和单位 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图。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练习题:(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三、电压的测量 设问:我们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电路两端的电压?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测量电压的仪器。它叫电压表。(出示几种电压表)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方面,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将采取跟电流表对比的方法,来学电压表。项目电流表电压表外型结构标志AV接线柱33量程22使用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连接方向正进负出正进负出是否可短接不可可以读数
观察、对比两种 培养学生自学、比较归纳能力
表,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
课堂练习 用表盘模型进行读数练习。①教师选定量程,并移动指针于不同位置,学生读出电压值。②教师给出电压值,让学生选择适当量程,并正确移动指针至正确位置。 读数 读数练习
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课堂练习 P64练习1、2按要求连入电流表。(注意指导强化串谁测谁,正负接线柱正确选择) 思考、练习 复习、巩固、应用新知识
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或学会了什么?还有无疑问? 几个学生回答
阅读教材,预习新课,探究活动设计:串联电路中电压表的位置与电压值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实验验证,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为下一课时作准备。
板书 第三节 电流、电压一、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二、电压的大小和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三、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教学反思 有上节课的基础,电压表的学习可由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出来;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结合水压类比学习,比较容易理解。
第三课时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两端的电压
实验目的:练习连接实验电路,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实验器材:电池组、3.8V小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3) 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4)读数训练
二、找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出实验电路图
三、强调电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四、各组检查仪器,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操作不规范的地
方,强调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注意强调电流、电压的正确表述)
讨论:你根据什么判断小灯泡的发光是否正常?(提供的电池电压及小灯泡上标明的额定电压相比较。)
小结本节课实验情况
作业:活动练习册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