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二化学培优版(选修5)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复习重点:
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复习难点:
1、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3、蛋白质的组成。
【考向解读】
对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简答题中主要是以新药物、新材料等为命题背景的信息给予型的有机合成与推断的综合题,对于有机物组成、结构及其相互转化进行综合考查,对该类题的审题和解题要特别注意,对于给予信息的分析、应用和知识的迁移应用。
考点1.糖类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典例分析1】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C.①、④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取代反应
D.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答案】B
【技能点拨】
(1)糖类的转化关系
(2)糖类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并不都是2∶1,也并不都是以水分子形式存在,如鼠李糖(C6H12O5);有些符合Cn(H2O)m通式的有机物也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等。
(3)糖类物质不一定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甘油。
【迁移训练】
1.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A
【解析】葡萄糖分子中不含H2O分子。
2.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新制的Cu(OH)2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加热至沸腾 ⑥加入碱液,至溶液呈碱性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④③⑥⑤②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
【答案】C
3.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两种物质,但两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是( )
A.甲酸乙酯 B.麦芽糖
C.蔗糖 D.乙酸乙酯
【答案】D
考点2.油脂的组成、性质与应用
【典例分析2】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C
【解析】根据油脂的性质和所给物质的结构分析各选项。A项,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都是可再生资源;B项,生物柴油中含有多种酯;C项,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故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技能点拨】
(1)油脂属于酯,但是酯不一定是油脂。
(2)油脂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共同产物为甘油。
(3)油脂的水解反应不一定是皂化反应。
(4)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液态油脂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迁移训练】
1.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即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C
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
C.油脂是酯的一种,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3.以淀粉和油脂为原料,制备生活中某些物质。
已知:反应⑤生成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E与等物质的量H2反应。请回答:
(1)葡萄糖的分子式 、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C、D属同系物;M、N也属同系物
C.上述①~⑥中属于取代反应的为③⑤⑥
D.B、E含不同官能团,但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写出N的一种结构简式 ;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量X<N<Y,则Y的分子式 。
(4)写出反应③(A+D→M)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6H12O6; 羧基 (2)C D (3); C9H14O6
(4)C17H35COOH +CH3CH2OHC17H35COOCH2CH3 +H2O
故D为硬脂酸(C17H35COOH),E为软脂酸(C17H33COOH),D与A反应产物M为硬脂酸乙酯(C17H35COOCH2CH3),F甘油为丙三醇,与C反应生成酯N,N含7个碳,故应为两个羟基与乙酸酯化,故产物N的结构简式为:;(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C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2)A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C、D为同系物,M为一元酯,N为二元酯,故M、N不为同系物,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D、B中醛基,E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3)N的一种结构简式,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量X<N<Y,则Y为三元酯,故Y的分子式C9H14O6;(4)反应③(A+D→M)的化学方程式C17H35COOH +CH3CH2OHC17H35COOCH2CH3 +H2O。
考点3.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
【典例分析3】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D.蛋白质跟浓盐酸作用时呈黄色
【答案】B
【技能点拨】
1.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盐析
变性
变化条件
某些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
受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化合物
变化实质
物理变化(溶解度降低)
化学变化(蛋白质性质改变)
变化过程
可逆
不可逆
2.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脱去一分子水而连接起来,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氨基酸之间失水形成肽键(-NH-CO-),反过来在什么位置形成的化学键,肽键断键时就在什么地方重新打开,分别连接羟基和氢原子,形成羧基和氨基,类似于酯类水解。
【迁移训练】
1.构成下列结构片断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在鸡蛋清中滴加浓HNO3会变黄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答案】C
【解析】酶是一种蛋白质,主要有C、H、O、N四种元素组成。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B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