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碎纸片、头发
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手拿塑料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4.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看到了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怒发冲冠”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尺子
梳子
气球
毛皮
丝绸
玻璃棒
橡胶棒
探究活动:摩擦起电
实验材料:
纸屑、玻璃棒、橡胶棒、梳子、尺子、气球、丝绸、毛皮等
实验建议:
1、任意选择2种物体,快速摩擦。
2、用它们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
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实验最好做2-3次。
哪两种物体摩擦 摩擦后,能吸引碎纸屑吗?
玻璃棒 + 丝绸
橡胶棒 + 毛皮
气球 + 毛皮
尺子 +
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梳理后的头发带负电荷
电子
╋
━
梳过头发的梳子带负电荷
活动一:
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活动二:
活动 我看到的现象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气球经过摩擦的一侧去靠近头发。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的气球分别系在木尺上,让它们挨在一起,然后用羊皮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互相接触的部位。
活动三:两个橡胶棒,分别用毛皮摩擦,摩擦之后的部位相互接近。
活动一:
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活动二: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互相排斥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 中才能流动。
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导线
电器元件
用电器
导线
导线
电 源
课外延伸: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2、静电的防止
静电力的不良后果
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使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下降。
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掉的灰尘。
印刷厂里,纸页之间因静电而粘合,给印刷带来不便。
制药厂时,因静电吸引尘埃,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纯度。
静电火花引起的危害
医院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爆炸。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斯爆炸。
在航开工业里,静电放电会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雷暴来临时留在室内比处于室外安全;留在有防雷设施的室内比无防雷设施的室内安全;站立于屋顶最不安全。
雷暴来临时当你处于空旷的田野或开阔地带时,应尽快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如果当时找不到躲避的地方,切记:处于低矮的地方比突出的高地更安全。不能在山顶、山脊、田埂、土堆上行走或肩扛长形工具和物件,不能靠近孤立的高大树木和烟囱类建筑物。
避雷小知识
如何防止和消除静电呢?关键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并尽量减少易引发静电的因素。
一、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房间里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湿度。
二、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三、少穿皮、毛和化纤质地的衣物,特别是老年人,应尽量穿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衣物。
四、平时多喝水、勤洗脸、洗手,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湿消除静电后再梳理头发。
五、脱衣后和接触金属用品前,先用手摸一下墙壁,将身体上的静电释放出去。
一、填空题
1、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物质同时具有( )种电荷,分别是( )电荷和( )电荷。
2、在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的时候,梳子带( 负 )电荷,头发带( 正 )电荷,当梳子和头发靠近的时候,会发生相互( 吸引 )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打雷时闪电 B、手电筒使用的电池
C、脱毛衣时的啪啪声 D、以上都不是
2、將这两个带负电的小球相互靠近,出现的现象是( )
A、相互远离 B、相互靠近 C、先远离再靠近 D、先靠近再远离
3、將两个小球用棉线拴在一个小木尺上,出现了相互吸引的情况,由此实验
现象可知,两个小球所带的电荷是(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可能是同种电荷,也可能是异种电荷。
4、若用另外两个小球用上题的方法做实验,出现了相互排斥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两个小球所带的电荷( )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可能是同种电荷,也可能是异种电荷
课堂作业
两
正
负
AC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