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开天辟地 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开天辟地 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4 17:39:39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开天辟地
8
1.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孕育、矗立、雨露、顶天立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我会写
左宽右窄。左部捺变点;右部竖钩有力。
chuànɡ

“乃”的中下部留出空间,“子”的上部要包在里面。
yùn

撇稍短,横稍斜,斜钩舒展。
shì

“豕”的撇、点舒展;“辶”平捺要长而有力。
zhú

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二竖稍长,底横上提。
zhuó

“十”居中,“又”横撇的撇以及捺舒展。
zhī

左窄右宽,“扌”横笔略高于“龙”横笔。
lǒnɡ

上部略扁,底横长;下部底横错落有致。
chù

“田”宜扁,下部两个撇折角度一致。
lèi

左中右结构,各笔画书写紧凑,右部比中部低。
hénɡ

“忄”两点左低右高,“亘”横画间隔均匀。
hénɡ


“ ”的四点均匀,横钩较长;“路”捺舒展。
沌 岳 嵩 液
dùn
yuè
sōng

我会认
追逐  合拢   衡山
zhú
lǒng
易读错字
héng

lèi(劳累)
lěi(积累)
léi(累累)

chuāng(创伤)chuàng(创作 创新)
多音字
混沌:
开创:
孕育:
雷霆:
支撑:
理解词语
①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开始建立。 
造句:新的时代,我们要开创新的社会风尚。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暴雷,霹雳。比喻威力或怒气。
抵抗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
造句:坑道里用柱子支撑着。
矗立:
顶天立地:
开天辟地:
理解词语
高耸地立着。
造句:一座大厦矗立在我们眼前。
头顶着天,脚踩着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造句:当兵的哥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氏开辟天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后指有史以来,多指前所未有的。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世界混沌一片。写远古时的世界一片混沌,像巨大的鸡蛋,盘古孕育在大蛋里。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盘古的伟业。写盘古将天地劈开,又顶天立地支撑不让其合拢,直至累死。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盘古的奉献。写盘古死后将一切都奉献给了世界。
传说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时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
说一说神话中远古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本文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意在赞颂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
1.我知道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混沌(tún)   五岳(yuè)   
B.嵩山(gāo)   恒山(héng)
C.衡山(héng) 血液(yè)
D.传说(chuán) 重合(zhòng)








C
2.我能准确看拼音写词语
kāi chuàng yùn yù xìng shì zhú jiàn
hún zhuó zhī chēng hé lǒng chù lì
láo lèi yǔ lù yǒng héng píng héng
开 创
孕 育
姓 氏 
逐 渐
浑 浊
支 撑
合 拢 
劳 累
雨 露
矗 立
永 恒
平 衡
3.我能用恰当的“站立”的近义词填写在下面括号里。
(1)盘古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巨人,(    )在天地之间。
(2)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3)同学们(    )在烈士墓前默哀。
(4)一排排的白杨树像(    )的哨兵。
矗立
屹立
肃立
挺立
4.我能用加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大约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和地重合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盘古开天辟地的重任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我崇拜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
改革开放的弄潮儿真可算得上开天辟地的新时代骄子。
5.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传说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时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一声巨响,蛋里轻而清的________,逐渐上升,变成了_____________;重而浊的________逐渐下沉,凝成了________。
巨大的鸡蛋
阳气 
蓝蓝的天
阴气
大地(共29张PPT)
开天辟地
8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重点)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献身的精神。(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课文塑造了盘古怎样的英雄形象?
串珠问题:
1.一读: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
2.二思:盘古是怎样使天地分开的?面对刚劈开的天地,他怎样做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三品:从哪里可以看出盘古的重任完成了?重任完成后出现了什么情形?
4.四悟: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品质?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刚劈开的天和地,相距是很近的。盘古只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
思考(重点):盘古为什么要用身体支撑天和地?
因为天和地分开前是合在一起的,刚劈开相距很近,有再次合拢的趋势,所以盘古要用身体支撑天地。“顶着”“踩着”动作描写表现了盘古以血肉之躯奋力支撑着天地的顽强精神。
盘古死后,他嘴里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他遗留的声音,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头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趾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他的血液化为江河;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花草,就连他的汗水和泪水,也化成了雨露甘霖。
这一长句话以丰富的想象,准确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盘古死后身体的变化,表达出对盘古的赞颂之情,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盘古勇于献身、造福世间的伟大精神。
想象:
想象一下: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示例: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良田,骨头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碧玉……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课文塑造盘古为人民造福、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为人民谋幸福的宏大理想,使他奋斗不息,他将自己全部血肉与灵魂奉献给了一个光明、美好、可供后人自由共生的新天地。
课文塑造了盘古怎样的英雄形象?
1.一读: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
因为原始世界,天地不分,一片混沌,漆黑一团,为了使人类获得光明,所以盘古将大蛋似的世界劈开,分为天和地。
串珠问题:
2.二思:盘古是怎样使天地分开的?面对刚劈开的天地,他怎样做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盘古长大成熟后,发现眼前一团漆黑,就劈开这个混沌的世界,使天和地分开。刚分开的天和地,相距很近,盘古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这表现了盘古为人类造福以血肉之躯奋力支撑着天地的顽强精神。
3.三品:从哪里可以看出盘古的重任完成了?重任完成后出现了什么情形?
从“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天和地重合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可以看出盘古完成了任务。盘古完成重任之后却倒在地上,死了。
4.四悟: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品质?
盘古死后,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变成了雷霆,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脚趾、肚子、两个肩胛变成了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头发和汗毛变成了树木花草,汗水和泪水变成了雨露甘霖。这表现了盘古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
开天辟地
起因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天地成形
一片混沌 盘古的孕育
化为万物 盘古的奉献
结果 
经过
坚强勇敢
自我牺牲
课文结构
盘古的伟业
本文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讲述盘古的孕育以及他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坚强勇敢、勇于创造和富有自我牺牲品格的优秀民族,热情地讴歌了高尚的为征服自然而甘愿牺牲的奉献精神。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女娲补天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好了船,去救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的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陶渊明)
国学诵读
【夸父逐日】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他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神话故事表达了人类的儿童时代对世界是怎么来的一种最天真最纯朴的追问,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会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这是哪儿来的呀?”这种追问在本质上是很相似的。世界的起源也许应该用科学来解释,神话的解释也许是不科学的,但是,先民们对天地怎么来的无穷无尽地叩问,这种精神是不朽的,它激励我们也像先民们那样不停息地去揭开世界的秘密,让这伟大、古老而不朽的神话故事,用我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想: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和同学交流一下,故事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参考答案:这篇故事的神奇体现在盘古一开始孕育在混沌的大蛋里,一万八千年成长后把天地劈开,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天地,倒下后身体的一切都变成了大自然的万物。
说:把开天辟地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点拨:讲故事实际上就是复述课文内容的过程。我们首先应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连接,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地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1.盘古开天辟地的重(chóng zhòng)任已经完成了。
2.他的头成为东岳(yuè yüè)泰山;他的脚趾成为西岳华(huá huà)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héng hèng)山……他的血液(yè yiè)化为江河。










二、看拼音,写词语。
yǒng héng yùn yù hún zhuó
chù lì xìng shì yǔ lù
永 恒
矗 立
孕 育
姓 氏
浑 浊
雨 露
三、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先组词,然后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踩(踩着) 嵩(   )  
睬(理睬) ___(   )
拢(   )   沌(   )
__(   )   ___(   )
嵩山
竹篙

靠拢

笼子
混沌

一吨
四、我会查字典。
“累”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我发现这个字有三种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课中读______,意思是________,可组词__________________。

6
lèi
lěi
léi
lèi
疲劳
劳累
五、选词填空。
创建  开创  
1.天地的(    )者是盘古。
2.他年轻时(    )了这所学校。
开创
创建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中华儿女个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多学些知识难道是坏事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