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蜀道难第1课时
1.作家作品
李白,唐代诗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有________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________诗人,与杜甫并称________。有________,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浪漫主义的诗风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在诗歌中诗人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所在,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离奇大胆的夸张、变幻莫测的想象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几大特点。【版权所有:21教育】
3.写作背景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噫吁嚱( ) 鱼凫( ) 秦塞(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 )岩 喧豗( )
飞湍( ) 砯( )崖 崔嵬( )
吮( )血 咨嗟( )
1.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浪漫主义 “李杜” 《李太白集》
4.yī xū xī fú sài zhàn náo mén shēn yīng chán huī tuān pīng wéi shǔn zī jiē
1.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的悠久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蚕从、鱼凫开国的传说,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路者的勇力。www-2-1-cnjy-com
2.诗的第二节中,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3.阅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诗,说说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①神话传说:以“六龙回日”的传说极言山势高危;②衬托:以“回川”之险正面衬托山势高危,以黄鹤不得飞度和猿猱愁于攀援之情形来反衬人行走难上加难,③夸张: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扪参历井等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使蜀道的雄奇险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④虚实结合: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作者先用虚写的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难行,接着用实写的手法具体表现了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走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总之,这几句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出处:21教育名师】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 嗟叹(jiē)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栈桥(zhà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扪胸(mén) 抚膺(yīng)
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嗟来之食 楹联
B.一夫当关 豺狼挡道 杀人如麻 崔嵬
C.蚕丛鸟道 面目狰狞 开门辑盗 峨眉
D.受益匪浅 雷霆万钧 闻名暇迩 咨询
3.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C.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着
D.危乎高哉 危:高
4.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5.下列加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B.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介词,用
C.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副词,只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虽:连词,即使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地崩山摧壮士死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势拔五岳掩赤城
7.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8.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2·1·c·n·j·y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21·世纪*教育网
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10.默写。
(1)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来源:21cnj*y.co*m】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1*cnjy*com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见悲鸟号古木 号:鸣叫。
B.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C.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水流的声音。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开国何茫然
B.①但见悲鸟号古木 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①难于上青天 ②以其无礼于晋
D.①其险也如此 ②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加线的“尔”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尔来四万八千岁
B.无他,但手熟尔
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D.非死则徙尔
4.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www.21-cn-jy.com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5.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做简单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指霍去病。21·cn·jy·com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21cnjy.com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E.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之意。
2.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D
【解析】“塞”应读sài。
2.A
3.C
【解析】C项,坐:徒,空。
4.B
【解析】B项,古义:回环曲折;今义:按九成折算。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项,“虽”,连词,虽然。
6.C
【解析】“转”和“凋”一样,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7.B
【解析】B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另C、D两项也是省略句。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的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9.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
10.(1)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笔画要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21*cnjy*com
(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C项,“砯”:这里作动词用,是冲击的意思。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①疑问代词;②副词,多么。B项,都是副词,只是。C项,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对象。D项,①代词,它;②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C项“尔”的用法与例句相同,都是代词,你,你们。A项,“尔”,指示代词,那;B项“尔”,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D项,“尔”,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21教育网
4.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C项,“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
5.“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意境。分析时,重点抓住意象来分析,“悲鸟”“子规啼”“凋朱颜”“飞湍瀑流”“砯崖转石”,营造了凄清,恐怖、险峻的氛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
1.CE
2.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2-1-c-n-j-y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