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从河南到山西,逃难的老百姓惊奇地看到,当国民党部队都向西、向南撤退的时候,有一支军队却背着简陋的武器向东疾行,他们的臂章上写着“八路”。人们对这支军队没有多大的信心,因为这支队伍中许多人没有枪,有拿刺刀的,还有等着拾起阵亡战友的枪继续进攻的。然而就是这支军队在数日之后,名震华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1.平型关大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1)背景:(2)时间:(3)作战部队:(4)结果: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3.百团大战(1)背景:(2)目的:(3)时间:(5)意义:(1)建立:(5)主要目标:(3)影响:1940年下半年1937 年9月(2)发展:(6)结果:彭德怀(4)指挥者:(6)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平型关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背景太原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战部队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兵力中方日本1.2万4000将领林彪板垣征四郎PK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115师官兵进入平型关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正面的战斗,决心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战部队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9月24日夜,第一一五师三个团冒雨进入指定位置设伏。
拂晓后,敌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以百余辆汽车、两百多辆马车和火炮等组成的行军纵队进入设伏地区,八路军预伏部队突然间发起猛攻。 八路军战士勇猛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部分战士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制高点,居高临下,对敌人形成夹击,将敌长蛇阵斩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双方激战至午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结果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战斗缴获日军大批辎重武器 本次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115师也付出了伤亡600余人的代价,200多位战士长眠在晋北这块热土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影响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蒋介石在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背景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这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第一次亮相,600名官兵战死沙场。而后这支部队的鲜血流淌了八年。虽然衣衫褴褛,武器简陋,但他们敢于刺刀见红,与敌血战。于是在一年之内,被个被称为八路的军队发展到15.6万人,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新四军发展到了2.5万人。他们创建了十几块抗日根据地,遍布华北、华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建立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建立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①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夜袭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北京顺义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头发丝雷、丁字雷、水雷、飞行雷等30多种。大小路口、山坡、树林、瓜田、菜园、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地雷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夜袭战1937年八路军阳明堡机场夜袭战,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 夜袭战术夜间进行的战斗。利于秘密接近,近战歼敌,出奇制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麻雀战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②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采用“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按此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②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展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毛泽东为大生产
运动的题词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是军队、党政机关、团体、学校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的运动。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
群众性的纺纱运动②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发展生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影响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迅速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武汉、广州失陷后,日本不得不基本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主要兵力放在了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背景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囚笼政策:三光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烧光、杀光、抢光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目的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进行扫荡的日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指挥者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毛泽东
唯我彭大将军.
谁敢横刀立马,
大军纵横驰骋.
山高路远坑深,
彭德怀副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目标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机枪阵地百团大战战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目标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八路军在破袭正太铁路不留一座桥梁!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段铁轨! 第一阶段,进行交通总破击战,重点破击正太路,8月20日全面展开。
第二阶段,继续攻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部的日军据点。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日军遭到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结果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群众欢迎凯旋归来的八路军历时数月,战果辉煌。百团大战后民兵在太行山拆除日军防御工事 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万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八路军也伤亡1.7万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意义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央领导同志为百团大战题词百团大战纪念碑(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村庄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