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植物的新陈代谢 (2课时)Hjyzb课前热身训练1.生物体不断与__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__又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根据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
(2)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______;
(3)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
(4)写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体内细胞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场所是___,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___.叶片上的___是水蒸气、O2、CO2进出植物体的门户。
4.在太阳光照射下的绿色植物( )
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
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
D.温度上升很高,从而使贮存的能量大大增加C叶叶绿体葡萄糖气孔5.在栽培植物的生长期间,要经常耕松土壤,疏松的土壤,不仅__充足,有利于根的__,而且阻力也比较小,有利于根系在土壤中__。
6.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
A.根毛 B.根尖
C、根 D.根毛区自学热身训练C氧气呼吸伸展7.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
A、根、茎、叶 B.叶和细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8.根毛区中的细胞________,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___,根毛伸人土壤颗粒的空隙内,___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B细胞壁厚,液泡大根毛增加9.某地水域出现以下状况,其中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___(填序号)。
①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位下降;③有黄绿色的“水华”;④溶解氧下降,导致鱼类大量死亡;⑤pH等于3。①③④一、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生物体同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1、概念:2、分类:(1)从侧重于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的角度分(2)从侧重于生物体内的物质、能量转换关系的角度分生物体将从外界吸收来的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且储存了能量的过程生物体将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部物质的相互转化过程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体内部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返回主界面二、植物代谢过程中所需的物质自养——生物体利用能量(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供给自身的生长需要的一种营养方式。1、植物的营养方式——自养根的结构复习要点梳理皮层韧皮部木质部根冠根毛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液泡较大细胞壁较厚液泡较小细胞壁较薄没有液泡细胞核木质导管老根毛嫩根毛顶端分生组织(2)植物细胞的吸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_______;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______。 植物细胞失水植物细胞吸水(2)水的运输、利用和散失运输:吸入根毛细胞的水,经导管由根运输到植物体的茎、叶等器官
利用:进入植物体的水只有约1%参与了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
散失: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空气中返回叶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体水分散失实验蒸
腾
作
用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2.植物体水分散失你知道气孔的哪些知识?2.植物体水分散失(1)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茎的结构茎的结构说说形成层的作用.4.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使茎逐年加粗。水稻、小麦等植物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4.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2)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4.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3)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下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两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
⑴伤口的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⑵这两个果实会发生什么变化?解析: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
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叶制造的
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
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那里的细胞,分裂
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
成了瘤状物。所以,A处的果实在一段时
间内能继续长大,B处的果实得不到营养
物质,将逐渐萎缩、变小。矿物质对植物的影响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现象: 【实验】配制四种营养液(分别缺乏氮、磷和钾元素),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的生长。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枝叶茂盛,植株矮小,叶片
发黄,瘦小促进根系生长,迅速开花.籽粒饱满生长缓慢, 植株暗绿带红茎杆粗壮.不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铁:形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元素 6.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⑴产生原因:水体中有过多的____元素。P、N水体发黑发臭,水质恶化。⑵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基本症状:淡水中会出现__现象,海水里出现__现象。水华赤潮⑶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水体N、P过多藻类大量繁殖、死亡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剧降鱼类等大量死亡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课内例题解析[例1] 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出现萎蔫的现象,当情势比较严重时,解决的办法是 ( )
A、移栽植物 B、大量浇水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B[例2] 农业生产中施肥时应该 ( )
A、以施用化肥为主,配合施用农家肥
B.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见效快的化肥
C、完全施用化肥
D、完全施用农家肥,不施用化肥B[例3] 如果海洋被有机物污染,会连续发生哪些变化?
使用答题代号写出正确顺序____。
A、水中含氧量下降
B.分解尸体的细菌迅速繁殖
C.水中的含氧量增加
D.产生N、S的细菌生长迅速
E、浮游藻类迅速繁殖DECBA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能量变化
光合作用的验证
光合作用的意义返回上级(1)光合作用的概念返回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储存了能量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能量变化返回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变化CO2和H2O光和叶绿体(CH2O)n和O2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3)光合作用的验证返回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结果蜡烛熄灭了,小鼠也窒息死亡。然后,他将绿色植物也放入玻璃罩内,重复上述实验,蜡烛不熄灭,小鼠也不窒息了。于是他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限于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普里斯特利并不知道空气中的哪种成分在起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盆栽天竺葵做实验,他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则呈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了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4)光合作用的意义返回第一:制造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4、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的意义返回上级(1)呼吸作用的概念返回 植物体利用氧气,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叫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意义返回①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提供中间产物。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返回上级(3)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1)呼吸作用产生CO2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O2又可为呼吸作用所利用。联系:(1)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2)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区别:(2)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能量,而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要点梳理二氧化碳十水气有机物+氧气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
部分原料CO2课内例题解析[例1] 动物同化作用和植物营养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合成有机物
B.能否贮存能量
C.能否吸收水分、无机盐
D、能否利用无机物直接合成有机物D[例2]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1)你可以观察到右侧玻璃管中有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若锥形瓶中加入的是煮熟了的种子,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吗?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大量O2,释放CO2,CO2被KOH吸收,导致锥形烧瓶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例3] 如图是未完成的实验装置。请利用A、B、C3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并预计实验结果。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实验时,需______,指示剂显__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时实验时,需
___________,指示剂呈__色。
(3)C管在实验中起___作用,指示剂呈__色。
(4)用几层纱布包上照光的D
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
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在A管中放入叶片蓝在B管中放入叶片并遮光黄对照绿D管由于用几层纱布包上并
照光。管内光合作用吸收的
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
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课后强化训练1.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蜜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是 ( )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B2.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片绿叶(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从中部的叶脉处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经实验检查发现,叶片下部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部无淀粉生成。 其原因是 ( )
A、切断叶脉阻断了水分运输
B、切断叶脉阻断了二氧化碳运输
C、切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D.切断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呼吸作用A提高训练选1.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同样光照的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A2.在做“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从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 )
A、被遮盖的部分绿色较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它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被遮盖的部分绿色深,其它部分绿色浅C3.图所示的两盆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无色透明可透光,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不可能是(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A4.如图为四种植物(I、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 )A.I
B、II
C Ⅲ
D.ⅣD5、如图所示为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量(a)与呼吸作用量(b)的影响曲线图(通过测定CO2量而获得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25℃左右时,
质量增加最大
B.该植物在20℃与30℃
时,质量增加相同
C、该植物40℃时,
质量减少
D、该植物在25℃时,
质量增加是在5℃时的8倍C6.科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情况,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甲),及叶肉细胞中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请分析回答:(1)光照强度在a—b段时,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__,如光照强度为a,则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2)在测定夏天的某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时,发现中午光合作用强度要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增强中午光照过强,水分蒸发,导致含水量明显下降,光合作用减弱1.如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能正确表示它们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C课后强化训练2.如图是水培法成分鉴定实验装置。若用此装置观察镁对植物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植株正常生长且叶呈绿色,而B瓶中植株的部分叶变黄。试分析:
(1)A、B两瓶中的培养液应如何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管的设置对于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有何意义?
__________
__________。A中为全营养液,B中为缺镁营养液保证根的呼吸,为
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天平哪边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 )A、左、光合作用 B、右、杯内水分的蒸发
C、左、树叶的蒸腾作用 D、右、树叶的呼吸作用C4.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据图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光照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照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D5.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会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籽;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①硼 ②钾 ③磷 ④氮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