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总复习-新陈代谢[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总复习-新陈代谢[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9-19 21: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陈代谢学案
1、消化系统
宝安中学 林丽莉
一、课标与考纲
1、课标要求
内 容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说出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2.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3.举例说明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理解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记录自己3~5天的饮食,对照科学膳食的“金字塔”看看自己的饮食是否科学合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快餐的营养价值,或进行一日三餐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等。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消化系统结构的认识,讨论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用盐酸和唾液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对比实验,证明酶的重要作用。
知识网络:
一、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
食物纤维是一类 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 食物。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等。
1、热量价: 营养物质在体内 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名称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作用 构成人体细胞的 (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可供给能量。 是人体 物质,也构成细胞。 是主要的贮存能量,也供给能量。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是构成细胞的 成分,具有运输物质,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热量价
3、几种维生素比较:
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V 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V 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VC 维持正常新陈代谢、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抵抗力下降、 、
V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骨质疏松症、 。
只有 能在体内合成;植物性食物中不含 ,但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D。
二、牙齿的功能、组成、结构和保健
功能 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组成 三部分
结构 由 (主要物质)、 (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和牙骨质构成。其中牙本质围成 ,内有牙髓,其中含有血管和神经。
保键 不仅早上刷牙,晚上也要刷牙,饭后立刻漱口。
二、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口腔: 淀粉, 吸收功能。
咽:是 的共同通道, 消化和吸收功能。
食道: 消化和吸收功能。
消化道: 胃: ,只能吸收 。
小肠: 。能吸收 。
大肠: 消化功能,只吸收 。
肛门:排便的通道。
消化腺
2、各种消化腺名称和功能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液 所含消化酶 消化酶的作用
消化道外的 唾液 唾液淀粉酶(1种酶)
胆汁 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属物理消化
胰液 含多种酶( ) 消化
消化道内的 胃液 蛋白酶(1种酶)
肠液 含多种酶( ) 消化
3、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①黏膜、②黏膜下层③肌肉层和④浆膜。其中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胃腺。
4、小肠:(1)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 场所。 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小肠的结构:小肠壁与胃壁一样分为四层:
(2)小肠的结构特点:
1 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内表面积;
2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约5-6米)。
3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
4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5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以上其中 与消化食物相适应, 与吸收营养相适应。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消化道的 没有吸收功能。 具吸收功能。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全部营养物质。其中 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营养物质(全部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 吸收。
6、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
(有消化酶参加)。这里的可以吸收的成分包括
等。
(1)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酶 酶 酶
①淀粉 ②蛋白质
消化部位 口腔、小肠 小肠 胃、小肠
胆汁 酶
③脂肪
消化部位: 小肠 小肠
(物理性消化)
(2)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 。需消化的物质才能吸收的物质: 。
7、酶是由生物体 产生的、具有 能力的 ,是 催化剂;酶具有 性(催化能力特别大,可以使人体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迅速进行)和 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人体内的酶催化的适宜温度为37℃;酶的作用很重要,当人体细胞中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8、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9、饭后立即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对消化有 作用,一般饭后应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再进行体育锻炼。
基础训练
1.在食物成分中,人体需要极少而作用很大的物质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水
2、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患者皮肤
粗糙,傍晚时看不清东西,这种病叫夜盲症。病因是由于人体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小红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她平时应多吃的食物是( )
A.梨和桃 B.马铃薯 C.胡萝卜 D.牛肉干
4.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儿童患佝偻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 )
①铁 ②钙 ③锌 ④维生素A ⑤维生素C ⑥维生素D
A、①⑥ B、④⑤ C、②⑥ D、②④
6.齿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少:(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会造成身体缺乏( )
A.淀粉和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蛋白质和脂肪 D.维生素和脂肪
8.下列等量物质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 )
A.脱脂牛乳粉 B.鸡蛋 C.精白面粉 D.黄玉米面
9、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
A 、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10、下列哪一种营养物质不能直接从植物性营养物质中获得(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1.胃腺分布在:( )
A、粘膜层 B、粘膜下层 C、肌肉层 D、浆膜
1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
A、消化 B、吸收 C、分解 D、AB两项
13.脂肪、淀粉、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小肠、口腔、胃 B、小肠、胃、口腔
C、口腔、小肠、胃 D、胃、口腔、小肠
14、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通过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分解成溶于水的、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分别是:( )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B、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C、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 D、氨基酸、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15.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中,进入绒毛内毛细血管的是( )
A、淀粉分解的产物 B、蛋白质分解的产生
C、水分和全部维生素 D、ABC都是
16.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中,进入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是( )
A、淀粉分解的产物 B、蛋白质分解的产生
C、水分和全部维生素 D、脂肪分解的产物
17.下列各组营养物质,不需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蛋白质、葡萄糖、水
C.脂肪酸、甘油、葡萄糖 D.水、无机盐、维生素
18.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
A氨基酸 B、麦芽糖 C、维生素 D、脂肪酸
19.下表是部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情况,请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1)稻米属于谷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 多一些。
(2)牛肉属于 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 多一些。
(3)黄豆属于 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 、 、糖类等。
20.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中,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 提供;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作为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的是 。
21.消化道的各段中,无化学消化功能,但有吸收功能的是 ;基本无吸收功能,但有消化功能的是 ;只能对淀粉进行初步化学性消化的是 ;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主要器官是 。
·能力提高
1.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的器官:(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口腔和小肠
2.血液流出小肠壁后与流入小肠壁前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
A、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C、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3.(湖北恩施2005)试管内有一此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胰液、肠液、胆汁 B胃液、胆汁 C唾注、胃液、肠液 D肠液、胃液
4.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1) 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管________和____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腔的分泌能力降低,从而
影响消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胃的排空时间长 B.流经消化系统的血少
C.食物迅速进人大肠 D.消化腺的分泌能力减弱
消化系统学案答案
宝安中学林丽莉
一、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食物纤维 不能 植物性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等 1、每克 完全 2、基本物质 主要的供能 主要 16.7千焦 16.7千焦 37.7千焦 3、夜盲症、皮肤粗糙 脚气病、神经炎 佝偻病 维生素D 维生素A 二、牙冠、牙颈和牙根 牙本质 釉质 牙髓腔
二、消化系统:1、初步消化 无 消化和呼吸 无 无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少量的水和酒精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全部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2、唾液腺 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胰腺 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肽酶、脂肪酶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 胃腺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脂肪酶 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 4、(1)主要 小肠 (2)①②③ ①②④⑤ 5、口腔、咽和食道 胃、小肠、大肠 大部分脂肪成分 毛细血管 6、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1)麦芽糖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2)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 7、活细胞 催化 蛋白质 生物 高效性 专一性 温度和酸碱度 9、抑制
基础训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C D C C B A B A A D A A D D CD B
19 (1)糖类(2)肉类 脂肪(3)豆类 蛋白质 脂肪 20.糖类 蛋白质 脂肪 21。大肠 口腔 口腔 小肠
能力提高:
1D 2B 3A 4唾液能消化分解淀粉 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370C 2和4 淀粉已被淀粉酶水解了
拓展延伸:1B
2、呼吸系统
松岗中学 焦宏良
一、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目标 活动建议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观察动物肺泡切片,了解肺泡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基础。 (说明:05年深圳考试说明无此内容)
二、知识梳理:
鼻:其作用是: 。
咽:是 和 的共同通道
1.呼吸道 喉:由软骨作支架,保持气体畅通
气管:由C形软骨环支架的环状结构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 。
1、
2、吸气和呼气是依靠 和 的活动产生的
3、肺换气(人体的气体交换)
空气(氧气):鼻腔→气管和 →肺(肺泡)→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组织细胞→ →肺(肺泡)→气管(支气管)→
4、呼吸的全过程:
定义:胸廓有 的扩大和缩小
肺通气:由 实现, 过程:吸气、呼气
原理:呼吸运动形成了肺内与大气间的 。
气体的运输:
气体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中交换。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组织细胞获得 。
在上面的呼吸全过程中,请在箭头的旁边注明CO2和O2的扩散方向
5、肺活量: 后,再 ,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肺活量。
6、胸围差:是尽力吸气的胸围减去尽力呼气的胸围。
二、基础知识:
1、 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A、鲜花 B、淡水 C、营养物质 D、氧气
2、在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形成部位是
(A)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内
(C)肺泡内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3、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表示组织细胞内气体交换 CO2 CO2 O2 O2 血液循环O2 O2 CO2 CO2
的是 图; 肺泡 组织
(2)血管A内血液的pH值小
于血管C内血液的pH值,这是
因为 。
4、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O2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地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5、人的肺活量是指( )
A、肺内容纳气体的最大量 B、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量
C、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D、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的最大通气量
6、呼吸运动是指( )
A、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 B、肺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
C、胸廓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 D、胸腔的扩大与缩小
7、下列相同浓度的气体同时存在时,血红蛋白与哪种气体最易结合?这也是煤气中毒的所在( )
A、02 B、CO2 C、CO D、N2
8、氧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和肺泡的方式是气体的( )作用
A、结合 B、扩散 C、分离 D、无变化
9、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
A、呼吸道和鼻 B、呼吸道和肺 C、鼻、咽、喉 D、消化道和肺
10、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肺泡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③②④
11、肺吸气时,肺容积和气压的变化是( )
A、肺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B、肺容积减小,气压升高
C、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 D、肺容积减小,气压下降
1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
A、肺泡 B、组织液 C、组织细胞 D、血液
3、循环系统
公明中学 谢建贤
一、课标与考纲
1、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目标 学生活动建议
1.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2.说出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观察鱼尾的血液微循环。 组织学生对“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讨论。
2、05年本内容无考纲
二、知识梳理
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病
血液的组成 血浆 液态,主要是水 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
血细胞 红细胞 _____核,较大,数量最多 运输_____和一部分________ 贫血
白细胞 _____核,最大,数量最少 能吞噬________ 炎症
血小板 _____核,最小,数量居中 加速血液凝固
功能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3、读图识心脏结构
3、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结构特点 区别方法 功能
动脉 管壁____,弹性____ 大血管内的血分流到小血管中 将血液送往全身各处
静脉 管壁____,弹性____ 小血管内的血汇集到大血管中 将血液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管壁极薄,管腔极小 红细胞单行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血液种类
5、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三、练习
(一)、基础训练
( )1.血液循环系统包括
A.心脏和血管 B.血管和血液
C.心脏和血液 D.心脏、血管、血液和淋巴
(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跟氧结合,反之
A.容易跟氧结合 B.容易跟一氧化碳结合
C.容易跟氧分离 D.容易跟一氧化碳分离
( )3.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起作用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 )4.在人体中哪种血管最细最多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各种血管一样多
( )5.形成血红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A.锌 B.铁 C.钙 D.碘
( )6.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其中心肌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 )7.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始终流动着动脉血的结构是
A.上腔静脉 B.肺动脉 C.左心房 D.右心室
( )8.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
A.红骨髓 B.黄骨髓 C.血管 D.心脏
9.血液循环中,动脉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血,静脉血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血。
10.血液包括血细胞和__________两部分。观察血涂片时,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看到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比较难找到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最小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
11.下面是一张医院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病人家属可能不了解其中项目的含义,请你帮助病人家属解释报告单的相关内容,并从饮食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1 白细胞计数 8.8 3.5~10 ×109/L
2 红细胞计数 3.0 3.5~5 ×1012/L
3 血红蛋白 100 110~150 g/L
4 血小板计数 220 100~300 ×109/L
从项目测定值看,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项不正常,可能患________病,建议家属加强对病人治疗的同时,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含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物,以配合治疗。
(二)、能力提高
( )1.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
A.含废物多 B.含二氧化碳多 C.不含氧气 D.在静脉中
( )2.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静脉→动脉→心室 B.心室→静脉→动脉→心房
C.动脉→静脉→心室→心房 D.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 )3.不是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A.血流缓慢 B.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C.血管细小 D.血压最高
( )4.有些病人需要输液治疗时,其输液的途径是,护士把输液装置的针头插入到病人
A.动脉内 B.静脉内 C.毛细血管内 D.肌肉内
( )5.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有多条,其中流着动脉血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
( )6.血液能在全身循环,动力主要来自
A.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B.血液流动的惯性
C.血压的波动变化 D.瓣膜的单向开放
( )7.右图所示为一段小鱼尾鳍的血管及血流方向,那么,A处血管可能是
A.毛细血管,内流静脉血
B.小动脉,内流动脉血
C.小静脉,内流静脉血
D.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 )8.臀部注射某种药物,若做跟踪检查,则最先在心脏发现这种药物是腔是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9.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
10.心脏主要由_________构成,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
1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___________,可以防止_________。
12.读血液循环模式图(右下图),填写下列内容:
①是_____________,内流的是_________血。
②是_____________,内流的是_________血。
血液流经③处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内流的是_________血。
⑤是_____________,血液流经此处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内流经肺部的血液循环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 )1.下列血细胞中,无细胞核的一组是
①红细胞 ②白细胞 ③血小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 )2.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的时间是
A.体循环先,肺循环后 B.肺循环先,体循环后
C.两者同时进行 D.无法确定
( )3.下列选项中,与贫血无关的是
A.红细胞数量过少 B.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C.白细胞数量过少 D.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昏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 )4、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 )5.张婷的母亲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检查得知她的血压是19千帕/14千帕,根据这组数据可以诊断好可能患有
A、高血压 B、贫血 C、坏血病 D、脑膜炎
( )6.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这个变化发生在
A.血液流经左心室时 B.血液流经右心室时
C.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 D.血液流经人体各器官(除肺外)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网时
( )7.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B.体循环→炎症部位
C.肺循环→炎症部位 D.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 )8.血友病人一旦受伤,流血就很难凝结,这是因为血友病人
A.红细胞数量太少 B.白细胞数量太少
C.血小板数量太少 D.血红蛋白含量太低
9.血液循环过程中,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发生两次转化:一次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处,结果是________血转变为_________血;另一次发生在___________内的毛细血管网,其结果刚好与发生在肺部毛细血管网的相反。
10.血液从左心室流出后又进入右心房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__;血液从右心室流出后又进入左心房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___。
11.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
CO2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 血流通过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
气与血红蛋白迅速___________。
(2) 你认为B段毛细血管是肺泡毛细血管还
是组织细胞内的毛细血管?___________
12.描绘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血管中,属于静脉血管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毛细血管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系统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A.2C.3C.4C.5B.6B.7C.8A.9、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10、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小板 11、2、3 贫血 铁和蛋白质丰富
(二)能力提高
1B.2D.3D.4B.5D.6A.7B.8D.9、物质交换 10、心肌 左心室 11、瓣膜 血液倒流 12、肺静脉 动脉 主动脉 动脉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动脉 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右心室→④→⑤→①→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三)拓展延伸
1C.2C.3C.4A.5A.6D.7A.8C.9、静脉 动脉 组织细胞 10、体循环 肺循环
11、(1)结合 (2)肺泡毛细血管 12、C 血液由较小血管汇集到较大血管 B 只允许血细胞单行通过
4、泌尿系统
海湾中学 苏健敏
一、课标与考纲
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目标 活动建议
5.描述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的生成和排出过程。
二、知识梳理
1、 泌尿系统的组成
(成尿) (输尿) (贮尿) (排尿)
2、 尿的形成
基础训练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肾脏 B、肾小球 C、膀胱 D、尿道
2、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 、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3、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 )
A、水和二氧化碳 B 、水和大量的葡萄糖 C、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和无机盐
4.血液流经肾脏有尿液形成,起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是 ( )
A.肾小管 肾小球 B.肾小球 肾小管
C.毛细血管 肾小管 D.肾小囊 肾小管
5.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 )
A.尿 B.原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6、血液流经下列哪组器官,血浆中的代谢废物都会减少( )
A、心脏和肺 B、大肠和胃 C、肾脏和肺 D、心脏和肾脏
能力提高
1、人在天气寒冷时,尿量会增加。下列对这一生理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维持体温需要的能量增多 B、分解的有机物增多,产生的水增多
C、排汗量减少 D、寒冷使膀胱壁的肌肉紧张
2、下列对肾结石病人最有帮助的措施是( )
A、少吃盐 B、多吃蛋白类食物 C、多喝开水 D、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某学者研究了被试者的血浆、肾小管第一部分中的液体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那么P和Q是( )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4.与尿液成分最相似的是 ( )
A.汗液 B.原尿 C.血浆 D.血液
5.“肾动脉内的血液是不清洁的”。你认为这一叙述是 ( )
A.不对的,因为动脉管的血液都是新鲜而不含废物的
B.对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尿素和尿酸
C.对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大量的尿素、尿酸和二氧化碳
D.对的,因为血液内含有二氧化碳
拓展延伸
1、下表是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化验后的主要数据,请根据此表分析回答问题:
A液(%) B液(%) C液(%)
蛋白质 微量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03 0.03 1.80
(1)A液是 ,B液是 ,C液是
(2)C液中不含有蛋白质的原因是
C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的原因是
泌尿系统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 输尿管、膀胱
2、 无机盐、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葡萄糖、无机盐、尿素、1.5
基础训练:
1、A 2、C 3、D 4、D 5、C 6、C
能力提高:
1、C 2、C 3、D 4、A 5、B
拓展延伸:
原尿、血浆、尿液、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血浆中的葡萄糖经过滤过进入肾小囊,在肾小管里被全部吸收回血浆里
生成量:约 L/天
成分:水、 、尿酸、
终尿
吸收量大
有选择性
特点
成分:大部分 、部分 、全部
重吸收
生成量:约150L/天
成分:水、 、 、尿酸、 等
原尿
滤过: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物质
肾 脏
体外
尿 道
___________系统
循环系统
淋巴系统
其中流动着_____
运输物质









心壁:
主要由_______组成,心壁最厚是__________
心脏
结构
瓣膜:控制血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向流动。
位置:胸部中部,偏___________
四个腔




功能:将_______泵入血管流向全身,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与⑧_______连通
与⑦_______连通
与⑥_______连通
与⑨______ ____
⑤_________连通
血液
含______多,颜色鲜红的血
含______少,颜色暗红的血
右心室
左心室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体循环
肺循环
细胞
肺泡
(_________血)
(_________血)
(_________血)
(_________血)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O2
CO2
A段血管
B段血管
C段血管
血流方向
血液中的含量
A B C
外界空气
过程:肺泡 血液
肺泡的气体交换:由扩散作用实现
结果:静脉血 动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
循环系统
呼吸道
组织细胞
肺泡
组织细胞
肺动脉 肺毛细 肺静脉
血管
0含量
肺动脉 肺毛细 肺静脉
血管
0含量
0含量
0含量
肺动脉 肺毛细 肺静脉
血管
肺动脉 肺毛细 肺静脉
血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