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7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章 运动和力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请你仔细观察,下列能说明什么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用手推物体,物体前进一段距离。物体为什么会运动?
受到推力作用
2、撤去推力后,物体又会前进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物体有受到推力吗?
观察实验与思考 :
没有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
那么,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阻力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
2.建立假设:
阻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
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相同的小车、 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表面不同,即摩擦力不同
木板,毛巾,玻璃,小车,斜面
控制变量法
(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小车运动
毛巾
木板
玻璃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2 纸板
3 木板
推理 某材料
推理想象 理想水平面
最大
最快
较大
较长
较快
最小
最长
最慢
最小
最慢
最长
无阻力
无限长
不变
最短
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运动时间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越接近 运动。
小
大
慢
推
测
假如有一个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在运动中将不受到任何阻力,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长
匀速直线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在实验基础上加推理得出
2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3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4力和运动无关,力只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1)一切物体: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3)总:
4)保持:
是指"一直"的意思
是指"不变"
静止
静止
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 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D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在水平桌面上,一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瞬间,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做曲线运动
C、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C
一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假如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该物体将( )
A、仍上升,但速度越来越慢
B、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C、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上升,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停止运动
D
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光滑平面做直线运动,在第一秒末速度为1米/秒,第二秒末速度为2米/秒,第三秒末速度为3米/秒,若在第三秒末外力突然撤去,则第三秒末开始物体将做什么运动?速度为多少?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它是经过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
作业:
1、作业本P(24-25)
2、复习(1~6)
3、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