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5 17: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我教学的对象都是生活在本地,虽然有的也经常外出旅游,但对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另外,孩子由于受年龄、阅读面及阅读量影响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掌握多音字“参(shēn)”。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 4.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5.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学会“抓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指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反复熟读,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法”为辅助,使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和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法: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议等方式学习课文。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五光十色;神秘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松软的沙滩上不仅有千奇百怪的贝壳,还有有趣的海龟;一群群的鸟儿在海岛的上空盘旋,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 2.出示中国地图,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3.教师简介: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 4.板书课题。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A、“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B、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 C、说话训练。 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找学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各式各样 A、想想什么意思? B、怎么读? C、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3.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水 海底 海滩 海岛) 四、指导写字。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 2.请三名学生板演“拣、威、武”。???? 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时,重点指导: “拣”(jiǎ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 “威”半包围结构,里边“女”字上面的小横不要丢掉。查“戈”部; “武”字的倒数第二笔是斜勾,不要多加撇。查“一”部。
第二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2.激趣导入。 西沙群岛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 3.交流汇报。 预设: (1)珊瑚 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话。“有的像绽开的花朵”,“绽开”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手势做“绽开”的花朵形状? (2)海参 ①珊瑚是各种各样的,那海参和大龙虾呢,它们都是怎样运动的? ②我现在把它们调换一下,“海参到处都是,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大龙虾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行不行,为什么?(是呀,海底的生物有着它们各自的生理特点,不能张冠李戴,课文的用词又是多么的准确!) (3)理解鱼多 ①海底除了珊瑚、海参、大龙虾,更多的是鱼。第4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很多?把它们整个圈出来(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②“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说西沙群岛上的水里左边一半是水,右边一半是鱼吗? (4)理解鱼的美丽 ①师生合作:老师说“有的”……,学生读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②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读出它们的不同样子,任意选择两条鱼来读。 ③小练笔 西沙群岛的海里只有这几种鱼吗,鱼的种类还很多呢!赶紧拿起笔写一写,写出鱼的颜色和形态,像什么?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写好几种鱼,用“有的……有的……”把它们连接起来。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明确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联系上文、联系下文、联系句子。 2.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3.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写公园里的花、天上的云、冬天到了等)。? 2.课外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