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第二章第一节地球地形地壳运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篇第二章第一节地球地形地壳运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8-04 00: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现在测得的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两者相差为2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表示不出来的,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 地球与地球仪的主要区别: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地球仪上有一个地轴。3.地球仪上有一些实际并不
存在的各类线。纬 线(latitude):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equator):
位于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经线(meridiam) :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之间的线。也称子午线。这是什么极?
纬度几度?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你了解经线吗? 1.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个极
点的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形状—— 半圆长度—— 相等方向—— 南北经纬网你了解纬线吗?1.在地球仪上,与经线相垂直的
圆圈叫纬线。2.纬线的特点:形状—— 圆圈长度—— 不相等方向—— 东西经线与纬线特点等长不等长半圆圆圈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南纬(S) 北纬(N)东经(E)
西经(W)南北半球的划分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纬度___°)为界。以西经20 °和东经160°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西经20 °~0 °~东经160 °西半球:东经160 °~180 °~西经20 °09060300306090中高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 度中纬度: 30~60度 高纬度: 60~90度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中纬度高纬度1、观察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
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固定轴线,它是地球______运动的轴线。
两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北极表示地球的_______,南极表示地球的_______。
纬线是与经线______,环绕地球一周________。
经线也称_______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的线。呈________形状。
赤道是与南北两极_______的圆圈,也是全球最大的_______圈。
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和不同经线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自转最北端最南端垂直圆圈子午半圆等距离纬线 不同纬线,若纬度不同,其长度也不同,以赤道最大,两极点最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同,都是半圆。练习2、 观察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0°东经西经180°0°北纬南纬90°北纬90°南纬90°经纬网C北纬40度
西经20度南纬30度
东经170度北纬40度
东经120度练习指出下图的经纬度: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
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10203020304010010101001010103030202020204000PPPPABCD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地 图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一.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二 . 地图种类:
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卫星遥感地图等
三 . 地图的使用:如:1:1500 1:1000000 哪个比例尺大? 哪个显示祥细?地图方向表示的三种常用方法:利用指北的向标 经纬线指向 一般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 例复习要点梳理1地球的结构地幔地核内地核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
岩石圈地形和地壳运动复习要点梳理2火山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火山锥、火山口、火山管三部分组成喷

物固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气体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熔岩浆水蒸气、CO、H2O、氮、氧火山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火山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好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复习要点梳理3地震 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如同竹筷般地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结构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的预防
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
世界上地震主要分布区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区复习要点梳理41915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板快构造学说”。一。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
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练习1。东非大裂谷2。大西洋3。喜玛拉雅山脉4。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板块的相互张裂)(板块的相互张裂)(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复习要点梳理5 地球上的陆地表面是由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共同构成。等

线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时等高线重叠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等高线地形图: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1、请读下列等高线图并回答:从B处爬到A处和从C处爬到A处相比,哪个更容易,为什么?练习2、读左图等高线上的字母与实际地形图上的字母配对A——
B——
C——
D——EFGH3、下列一组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A、山脊 B、山地 C、山峰 D、山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