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7章1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2)[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7章1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2)[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6-17 19: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教案 7章1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
掌起初中 蒋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桃花和小麦花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会解剖花的方法,通过亲手解剖花,更进一步了解花的结构。
3、 了解单性花和花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难点: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
【教学器材准备】
采摘各种不同的花、镊子、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刀、白纸。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出示事先准备的花。
2、 万紫千红的花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请问植物开花仅仅是为了人们观赏吗?各种花有什么共同结构?每部分又有什么功能呢?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花的结构
实验1:出示一朵桃花,边用镊子解剖桃花边介绍花的结构。
小结:桃花的结构与功能:
(2) 桃花基部还生有蜜腺,花瓣还能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吸引昆虫。
实验2:出示小麦花,介绍花的结构和功能。
(2) 小麦花不鲜艳,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
2、 观察和解剖花
1、 观察和解剖桃花的结构。
在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他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
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课本上第三页的图7.1.4,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教师请学生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在观察花的结构过程中,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动脑去思考。如(1)桃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填写课本第170页的表格。
2、 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1)用镊子夹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在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3)总结: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填写书上第170页的表格。
3、 单性花和花序
观察 桃花与油菜花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1) 桃花的花朵很大,每个花芽只发育成一朵花。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2) 油菜花较小,它的一个花芽能发育成一个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常见的花序有:总状花絮、头状花序、伞形花序、复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复穗状花序等。
想一想:向日葵是一个花盘,还是一朵花?
例1:黄瓜植株上开的花,有的能结果,有的不能结果,这是为什么?
例2:根据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所经历的时间,我们把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这是什么意思?
课堂小结
1、 桃花的结构与功能:
2、 小麦花的结构与功能:
3、 单性花:每朵花都是单独长在茎上,每个花芽只发育成一朵花,这样的花叫单性花。
4、 花序:大多数植物的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着生在花轴上的,花较小,它的一个花芽能发育成一个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过程的基本情况。
2、 区别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
3、 了解花瓣的颜色与细胞液PH值的关系。
4、 了解人工授粉及其意义。
【教学器材准备】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挂图、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实物标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
难点:传粉方式的区别。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察 出示桃花和小麦花。
提问1:为什么桃花那么鲜艳,且有芳香的气味,而小麦花并不鲜艳,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
提问2:你知道花都在什么时候开放呢?白天还是晚上?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开花
1、 开花: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芽先发育成花蕾,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的时候,花被展开,雌蕊和雄蕊显露出来,这就是开花。
2、 花的开放主要受外界中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1) 大多数植物的开花需要光,在白天开放。
有一些植物的开花是在清晨开放(如:牵牛花),在傍晚开放(如:丝瓜、茉莉花、葫芦),在晚上开放(如:昙花、月光花、夜来香)。
(2) 一般来说,温度适宜或较高时,花朵开放较快,温度较低时,花朵开放迟缓。
3、 由于花芽形成的时间和条件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也不相同。
2、 传粉
1、 定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2、 传粉的方式:
(1) 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如豌豆花是进行自花传粉的。
(2) 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如棉花是进行异花传粉的。
(3) 异花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3、 异化传粉的途径:
(1) 虫媒花,靠昆虫传粉,动力来自于昆虫。虫媒花的特点:一般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像桃、牡丹、苹果、油菜等植物的花是虫媒花。
(2) 风媒花,靠风力传播,动力来自于风力。风媒花的特点:划分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像玉米、水稻、杨等植物的花是风媒花。
(3) 人工授粉: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4、 花瓣的颜色与细胞液PH值的关系:
(1) 就同一花色素而言,一般其颜色变化主要受细胞液的PH决定,偏酸性时呈红色,偏碱性时呈蓝色。
(2) 我们可以通过外加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来改变花瓣的颜色。
活动(3)花瓣的颜色与细胞PH值有关。
例1:比较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特征?
例2:你知道各种植物的开花期吗?
课堂小结
1、开花: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芽先发育成花蕾,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的时候,花被展开,雌蕊和雄蕊显露出来,这就是开花。
2、花的开放主要受外界中光照的温度的影响。
3、由于花芽形成的时间和条件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也不相同。
4、传粉定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5、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6、异花传粉的途径:靠昆虫传粉和靠风力传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植物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后果实、种子的形成。
1、 能通过实验观察到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1、 了解果实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 植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器材准备】
PPT课件、图片和丝瓜雄花、蔗糖、硼酸、琼脂、烧杯、酒精灯、镊子、显微镜。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传粉的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异花传粉的植物有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提问:植物传粉后,又发生怎样的变化?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受精
实验:1、切开绦子,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3、受精后花的变化:(1)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2)雌蕊的子房发生的变化是: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做一做:请同学们剥开豌豆豆荚,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他们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1、 活动:观察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1、 材料准备:丝瓜雄花、蔗糖、硼酸、琼脂、烧杯、酒精灯、镊子、显微镜。
1、 培养基的配制:
(1) 称量硼酸10毫克,加入1000毫升蒸馏水溶解,使其浓度成为100毫克/升的硼酸溶液。
(1) 称量蔗糖15克和琼脂0.5克,加入上述硼酸溶液100毫升,加热使他们完全溶解,冷却后加入冰箱备用。
1、 用玻璃棒挑取少许上述培养基于载玻片中央,用镊子夹取少许丝瓜花粉撒于培养基上,然后用一个小盖子盖住载玻片上的培养基,放在25 C左右的条件下。
1、 5~10分钟后,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想一想:1、为什么上述实验中蔗糖水溶液必须是15毫克/升?
2、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目的是什么?
三、各种各样的果实
果实分两大类:肉果、干果。具体阅读课本第176~177页。
例1:我们吃桃子时发现桃子内只有一粒种子,而吃西瓜时,发现西瓜内有很多粒种子,这是怎么回事?
例2:果实的种类很多,他们分别适应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
课堂小结
1、 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2、受精后花的变化:(1)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2)雌蕊的子房发生的变化是: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3、果实分两大类:肉果、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