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宿迁中考)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宿迁中考)关于下列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3.(天津中考)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第3题图 第4题图
4.(邵阳中考)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5.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水分能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盘锦中考)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8.(凉山中考)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广东中考)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1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读数是________℃,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0.(宁波中考)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 ℃.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冰凌.
11.(广东中考)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______减小而降低.
12.(宜昌中考)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13.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这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 ℃,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1)“舞台仙境”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
(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
15.在零下20度左右的无风严寒天气里,走出室外吹出一个肥皂泡,当肥皂泡轻轻落在雪地上时,你会看到肥皂泡已经冻成水晶球,里面还有晶莹剔透的冰花,如图所示,试分析说明水晶球内的冰花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0分,共26分)
16.(娄底中考)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
17.(漳州中考)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
(2)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水温记录如表,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错误数据是________;水在第________min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3)实验中,若用盖子将烧杯盖严,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
周周练(第三章)
1.C 2.A 3.B 4.B 5.B 6.D 7.C 8.A 9.热胀冷缩 -3 晶体 10.凝固 11.汽化 水蒸气 气压 12.凝华 放出 13.低 汽化 液化 14.(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 15.刚吹出的肥皂泡温度较高,内部有较多的水蒸气,水晶球落在雪地上时,温度明显降低,内部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成为冰花. 16.(1)秒表 (2)慢 (3)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萘中 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 使萘各处的温度一致 (4)B (5)晶体 10 17.(1)B (2)95 4 98 (3)升高
周练(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宿迁中考)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宿迁中考)关于下列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3.(天津中考)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第3题图 第4题图
4.(邵阳中考)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5.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水分能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盘锦中考)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8.(凉山中考)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广东中考)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图1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读数是________℃,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0.(宁波中考)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 ℃.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冰凌.
11.(广东中考)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______减小而降低.
12.(宜昌中考)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13.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这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 ℃,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1)“舞台仙境”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
(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
15.在零下20度左右的无风严寒天气里,走出室外吹出一个肥皂泡,当肥皂泡轻轻落在雪地上时,你会看到肥皂泡已经冻成水晶球,里面还有晶莹剔透的冰花,如图所示,试分析说明水晶球内的冰花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0分,共26分)
16.(娄底中考)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
17.(漳州中考)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
(2)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水温记录如表,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错误数据是________;水在第________min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3)实验中,若用盖子将烧杯盖严,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
周周练(第三章)
1.C 2.A 3.B 4.B 5.B 6.D 7.C 8.A 9.热胀冷缩 -3 晶体 10.凝固 11.汽化 水蒸气 气压 12.凝华 放出 13.低 汽化 液化 14.(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 15.刚吹出的肥皂泡温度较高,内部有较多的水蒸气,水晶球落在雪地上时,温度明显降低,内部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成为冰花. 16.(1)秒表 (2)慢 (3)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萘中 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 使萘各处的温度一致 (4)B (5)晶体 10 17.(1)B (2)95 4 98 (3)升高
课件21张PPT。课件21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