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七下第八章 巴西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
经济的实例。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要城市。(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种族构成及多元文化。(重点)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现状。
【教学方法】学生参与、以图导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编自演的短剧(内容涉及巴西的人种、语言、物产和城市等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
戏
导
入
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师课前在每个同学位置上反放一张写有国家重要地理特征的纸条。要求同学看完后,快速判断是哪个国家。
依次让持有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同学起立,并说出这个特征。
老师另外准备一些词语,比如“足球王国”“桑巴舞”等,利用PPT展示,导入巴西的学习。
按照教师要求,快速判断,快速反应。
七年级学生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承转
通过同学们的反应可知,大家对巴西是有一定了解的。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剧“剧说巴西”。
剧
说
巴
西
指导学生表演短剧。
提示同学们认真观看表演,,留意其中隐含的地理信息。
观看表演。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短剧中涉及到的地理信息。
将课本上生硬的知识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学生更乐于接受。
图
说
巴
西
1.地理位置
展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
读图要求:
(1)找出穿过巴西的两条特殊纬线,分别穿过巴西的什么位置?概括巴西的纬度位置。
补充:巴西是面积大国,国土主要位于热带,所以成为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2.地形
读课本第81页图8—5—1,完成读图要求。
(1)在图上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2)对照图右下高度表,估计巴西高原的大致海拔高度
追问:如果让你选择家的位置,你会选择亚马孙平原还是巴西高原?为什么?
3.气候
读课本第83页图8—5—5,对照图8—5—1,说出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4.物产
(1)读课本第83页图8—5—4,说出巴西有哪些主要农作物,分布状况如何?
追问1: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
追问2: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读课本第84页图8—5—6,①说出巴西的主要矿产资源,该矿产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②巴西缺少能源矿产,但水能丰富。找到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哪个国家合建的?
③找出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地区。
过渡:从巴西的物产和工业分布看,东南沿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学们猜想,人口分布如何?
5.人口和城市
读课本第85页图8—5—7,
(1)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找出主要城市,并说出城市职能。
(3)为什么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各学习小组在组长带动下读图,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展示。
(1)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所以巴西主要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1)位于热带。
(2)巴西高原的大致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
巴西高原,因为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终年如春、繁花似锦,适合人类定居。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1)咖啡、香蕉、柑橘、可可、玉米、甘蔗、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润,可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2)①铁矿,巴西铁矿石的储量、开采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②与巴拉圭合建。
③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推测回答。
合作探究
(1)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巴西利亚——首都
圣保罗——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里约热内卢——最大海港
(3)因为这里经济发达、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以图导学,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同时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技能,所以学生完全能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辅以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完成对巴西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人口和城市的学习。
领会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初步感知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理解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过渡
去过巴西的人都说“巴西哪里都是蓝天白云,即使是在工业发达的圣保罗,河水也是清澈的。”这说明巴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对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更是保护至极。为什么要保护热带雨林呢?请同学按照页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85—87页,图文资料。
心
系
雨
林
导学问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2.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
3.雨林被破坏的方式有哪些?
4.雨林被破坏,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5.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
讨论:按照课本87页活动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小结:对热带雨林既要进行保护又要进行合理开发。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读书自学,交流展示。
1.亚马孙热带雨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所以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2.热带雨林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对调节全球气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雨林被破坏的方式:机械化伐木、修筑公路、开采矿山、烧荒耕作。
4.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5.颁布了《亚马孙合作条约》,《亚马孙地区生态保护法》,使热带雨林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通过读书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同学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
课
堂
回顾
通过本节课大家共同努力,试从知识、能力、情感,合作学习等方面中谈收获?
将自己的收获讲述讲给同位听。
通过回顾课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提炼,情感得以升华。
【当堂达标】
1.火眼金睛辩对错(将下列文字中不恰当的地方圈出来)。
巴西是个人种复杂的国家,混血种人占全国的一半稍多。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内陆。巴西是个发达国家,首都巴西利亚终年绿草如茵、风光优美,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2.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属于 气候。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属于 气候。
3.全世界人民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 热带草原 B. 野生动物 C.热带雨林 D.亚马孙河水源
4.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
A.平原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5.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河流
B: _______城市
C: _______城市
D: _______海洋
(2)图中A地主要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如果遭到破坏可能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课件14张PPT。商务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混血人 桑巴舞 热带雨林
足球王国 咖啡王国
世界民族的大熔炉
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剧说巴西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表演,留意其中隐含的地理信息。 1.地理位置 (1)找出穿过巴西的两条特殊纬线,分别穿过巴西的什么位置?概括巴西的纬度位置。(2)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读课本第81页图8—5—1,完成读图要求。
(1)在图上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2)对照图右下高度表,估计巴西高原的大致海拔高度2.地形
追问:如果让你选择家的位置,你会选择亚马孙平原还是巴西高原?为什么?
读课本第83页图8—5—5,对照图8—5—1,说出地形和气候的关系。3.气候(1)读课本第83页图8—5—4,说出巴西有哪些主要农作物,分布状况如何?
(2)读课本第84页图8—5—6,①说出巴西的主要矿产资源,该矿产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②巴西缺少能源矿产,但水能丰富。找到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哪个国家合建的?
③找出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地区。4.物产
读课本第85页图8—5—7,
(1)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找出主要城市,并说出城市职能。
(3)为什么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5.人口和城市1.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2.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
3.雨林被破坏的方式有哪些?
4.雨林被破坏,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5.为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 导学问题:通过本节课大家共同努力,试从知识、能力、情感,合作学习等方面中谈收获?课堂回顾当堂达标1.火眼金睛辩对错(将下列文字中不恰当的地方圈出来)。
巴西是个人种复杂的国家,混血种人占全国的一半稍多。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内陆。巴西是个发达国家,首都巴西利亚终年绿草如茵、风光优美,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当堂达标2.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属于 气候。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属于 气候。
3.全世界人民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 热带草原 B. 野生动物 C.热带雨林 D.亚马孙河水源
4.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
A.平原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当堂达标5.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河流
B: _______城市
C: _______城市
D: _______海洋
(2)图中A地主要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如果遭到破坏可能引发哪些环境问题?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