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溶解的量 单元 溶液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2、扩宽学生课外知识面。3、让学生具备通过课堂学习,进行分析,并且领悟书本上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知识目标 1、学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2、学习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重点 1.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2.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 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的概念,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判断题来回顾一下。1、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 )2、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减少溶剂,变成不饱和溶液。( × )3、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复习训练 通过小练习来温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导入新知 (教师,展示ppt)在一定温度下,蔗糖在100g水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量度这种溶解限度的呢 (展示ppt)带着疑问,提出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简单的介绍中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以生活中的实例来使学生充满兴趣。提前引出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基本把握。
新知讲解 (教师)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ppt展示)一定温度、100g、饱和状态、克(g)。(实验证明)在20℃时,100g水溶解 23.8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23.8g就是氯化钾于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思考)根据上述说法,计算一下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其中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揭示答案)此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00g(水质量)+23.8g(氯化钾质量)=123.8g其中溶剂:100g,溶质23.8g。接下来是对溶解能力的讲解:(ppt展示)常见几种物质溶解能力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水)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ppt展示)溶解性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ppt展示)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又称为溶解性) 分为以下等级:(小知识)溶解性的大小和溶质、溶剂的性质、结构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同。(ppt展示例子)如,食盐易溶于水,却很难溶解在汽油中;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小知识)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同。(ppt展示例子)如,同一温度下,等量的水中,蔗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学以致用)(1)“20℃时,CaCO3的溶解度是0.013”,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A:此时溶剂的质量为100gB :此时100g溶液里,CaCO3的质量为0.013gC : 在任何温度下, CaCO3的溶解度是0.013(学以致用)(2)20℃时,A无组织的溶解度为15g,1gB物质溶解在10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g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10gC。则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B )A、A>B>C B、C>A>BC、C>B>A D、B>A>C(ppt展示)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请你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ppt动态做出图线)(小思考)(1)根据以上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老师抽人回答)伴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来越高。(小思考)(2)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 其含义是什么 (老师抽人回答)根据图象,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概是95,代表在55℃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95g的硝酸钾。(小思考)(3)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老师抽人回答)伴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越来越低。(PPT展示)右图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你应当知道: (1)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钠、硝酸铵、硝酸钾。 (列出三种物质名称) (2)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3)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硫酸锂。(小结)由此看来,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不相同。(小补充)溶解度曲线图中各个点的意义(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4)曲线上方的点表示以该数据配置的溶液在该温度下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完的溶质。(或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学以致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组讨论)观察一瓶汽水,未见气泡,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为什么 (老师抽人回答)工业上制汽水时,利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小组讨论)要使汽水冒出更多的气泡,除可采用振荡 或搅拌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示:增加溶解度)(老师抽人回答)加热(升温)(小思考)上面提到了溶解度的问题,回顾一下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当溶质是气体的时候,怎么测量它的质量呢?(老师揭示答案)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小思考)在20℃时,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015,是什么含义呢?(老师揭示答案)指氮气在压强为101.3kPa和温度为20℃时,1体积的水中溶解0.015体积的氮气便达到饱和状态。(小补充)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除了跟气体本身性质和溶剂种类有关外,还跟压强、 温度等有关。(老师小结)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物质溶解的量。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巩固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展示ppt上的巩固提升,老师根据答案解析进行讲解)巩固提升(课堂习题)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析出 C.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 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D. 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答案:D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答案:B3、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 将 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有晶体析出 D. t2 ℃时,8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答案:C 老师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带着问题学习知识。由溶解能力的比较,引出溶解性的概念。讲解小知识。并举生活中的小例子。给出练习,加深理解。给出练习,加深理解。给同学们自己思考的时间。做小练习,加深理解。做小练习,加深理解。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帮助理解。思考帮助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的讲解。 学生做好笔记。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图表展示更直观。课外知识的扩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点。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点。在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加深理解。在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加深理解。边思考边学习。通过自由讨论,让同学们通过思考理解知识点。思考中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练结合,真正让知识深入人心。
课堂小结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绘出溶解度曲线。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该气体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加。 学生回顾所有知识点,并在书中划出重点或做笔记。 有利于学生了解本次课的所以知识点,并掌握重点和难点。
板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物质溶解的量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该气体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物质溶解的量
科粤版 九年级下
复习回顾
判断正误
1、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
2、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减少溶剂,变成不饱和溶液。( )
3、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
×
√
新知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蔗糖在100g水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量度这种溶解限度的呢
小组讨论
导入新知
1、学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学习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习任务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新知讲解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四要素:
一定温度
100g
饱和状态
克(g)
新知讲解
23.8g就是氯化钾于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证明: 在20℃时,100g水溶解 23.8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新知讲解
根据上述说法,计算一下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其中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小思考
此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100g(水质量)+23.8g(氯化钾质量)=123.8g
溶剂:100g 溶质23.8g
新知讲解
常见几种物质溶解能力的比较
溶解能力
物质 KClO3 KNO3 NaCl CaCO3
溶解能力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可以看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水)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新知讲解
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又称为溶解性) 分为以下等级:
溶解度 >10g 1g~10g 0.01g~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难溶物质习惯上叫做 “不溶” 物质
新知讲解
溶解性的大小和溶质、溶剂的性质、结构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小知识
如,食盐易溶于水,却很难溶解在汽油中;
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
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新知讲解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小知识
如,同一温度下,等量的水中,蔗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
新知讲解
(1)“20℃时,CaCO3的溶解度是0.013”,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学以致用
A:此时溶剂的质量为100g
B :此时100g溶液里,CaCO3的质量为0.013g
C : 在任何温度下, CaCO3的溶解度是0.013
B
新知讲解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5g,1gB物质溶解在10g水里成为饱和溶液,50g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10gC。则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学以致用
B
新知讲解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0 246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新知讲解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260
请你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
新知讲解
(1)根据以上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伴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来越高。
小思考
新知讲解
(2)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 其含义是什么
根据图象,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概是95
代表在55℃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95g的硝酸钾。
小思考
新知讲解
(3)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伴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越来越低。
小思考
溶解度
温度
新知讲解
右图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你应当知道:
(1)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三种物质名称)
(2)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如氯化钠。
升高
硝酸铵
硝酸钠
硝酸钾
不大
新知讲解
(3)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如氢氧化钙、硫酸锂。
由此看来,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不相同。
降低
新知讲解
(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换句话说: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一种饱和溶液。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曲线图中各个点的意义
小补充
新知讲解
(3)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方的点表示以该数据配置的溶液在该温度下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完的溶质。(或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
溶解度曲线图中各个点的意义
小补充
新知讲解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
解度相同
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
物质的溶解度大
学以致用
C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观察一瓶汽水,未见气泡,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为什么
工业上制汽水时,利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要使汽水冒出更多的气泡,除可采用振荡 或搅拌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示:增加溶解度)
加热(升温)
新知讲解
上面提到了溶解度的问题,回顾一下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当溶质是气体的时候,怎么测量它的质量呢?
小思考
新知讲解
小思考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新知讲解
小思考
在20℃时,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015,是什么含义呢?
指氮气在压强为101.3kPa和温度为20℃时,1体积的水中溶解0.015体积的氮气便达到饱和状态。
新知讲解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除了跟气体本身性质和溶剂种类有关外,还跟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有关。
小补充
温度
压强
新知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给冷水加热,在水还没有沸腾之前,就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小组讨论
因为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因而逸出气泡。
巩固提升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析出
C.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 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D. 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答案:D
巩固提升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答案:B
巩固提升
3、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 将 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有晶体析出
D. t2 ℃时,8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
可制得饱和溶液
答案:C
课堂小结
总结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绘出溶解度曲线。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该气体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改变三个因素,即改变溶质的量、改变溶剂的量、改变温度。
3、通常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容易相互转化的关系表示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