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后嗣(sì) 钦佩(qīn) 纤绳(qiān) 繁芜丛杂(wǔ)
B、蜷缩(quán) 虫豸(zhì) 吝啬(lìn) 茕茕孑立(qióng)
C、愧怍(zuò) 萦绕(yín) 赊账(shē) 艰苦卓绝(zhuó)
D、笞刑(chī) 恫吓(tóng) 骸骨(hài) 浅尝辄止(zhé)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
B、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我们了,我们该如何抵抗?
C、在创意产业日益崛起,人类精神寄托日渐馈乏的情况下,中西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或许可以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提供许多新的发展思路。
D、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在科学上向西方学习,在艺术上向西方靠拢,结果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别人的东西没学好,自己的传统反而被遗忘了。
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泰然处之,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
D、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B、历史上,齐桓公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贫瘠定赋税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税的多寡。
C、《全宋文》的出版,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研究,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空白的意义特别重大。
D、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5、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滕王阁序》是一篇对仗工整,言语华丽,“文”“质”兼美的骈文。
B、在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婉约词多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C、曹禺的代表作除《雷雨》外,还有剧本《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D、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6、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 ▲ , ▲ 。(《季氏将伐颛臾》)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 。(白居易《琵琶行》)
(4)昨夜西风凋碧树。 ▲ , ▲ 。 (晏殊《蝶恋花》)
(5) ▲ ,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6)丰草绿缛而争茂, ▲ 。 (欧阳修《秋声赋》)
二、遨游阅读的天空(24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越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7、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即使 也 不仅 无论 B、如果 就 不仅 而且
C、如果 就 甚至 无论 D、即使 也 甚至 而且
8、“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
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在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代上段中马克思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 “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
D、“这样”指代上段中马克思在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9、“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是不同的,对这种差别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相比,马克思更看重应用科学。
B、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C、马克思认为应用科学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D、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10、“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中“拂去”一词,有的版本译为“抹去”,你认为这两种翻译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 题(共12分)
52个字的力量
林少华
? (1)前天 / 我放学回家 /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 昨天 / 我放学回家 /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 今天 / 我放学回家 / 炒了一碗油盐饭 / 放在妈妈的坟前!
? (2)这是作家刘醒龙提到的一首小诗,名为《一碗油盐饭》,是他十几年前偶然听到的。“说实话,我从未读过也从未见过只用如此简单的形式,就表现出强大的震撼力与穿透力的艺术作品。那么平凡的文字却能负载一个母亲的全部生命质量,而这种在贫寒与凄苦中竭尽全力给后人以仁爱、温馨和慈善,正体现了千万母亲的人性之光。直到如今我还在琢磨它领悟它,聆听那字里行间两个人的生命对话。”他还介绍说这些年在很多场合都讲到这首诗,即使是在巴黎也有着相当强的感染力。最让他难忘的是,在鄂东的一次讲座上,一位看门的老人听后嚎啕大哭。
? (3)我看了也几乎流下泪来,久久不能自已。这首小诗让我想到了遥远的故乡,想到了苦难的岁月,想到了疼爱我的母亲。令我惊异的是,许多作品都曾让我这么想到过,但都比不上这首小诗。我数了数,一共52个字。去掉重复的,才24个字。人一分钟可以读200—250个字,读52个字顶多用20秒。20秒之内可以让人热泪盈眶甚至嚎啕大哭——我敢打赌,除了文字,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做到。音乐需要乐器、乐手和指挥,影视需要器械、道具和演员,即使相对容易的绘画也需要画板和颜料。而这首小诗只要半截铅笔和巴掌大的纸片即可。
? (4)刘醒龙说他是“偶然听到”的,没有提作者的名字。它未必出自名家之笔,也很难用诸如炉火纯青、掷地有声、力透纸背等语汇评论其艺术性,或者不如说它超越了艺术性,超越了修辞技巧,超越了文字。但不管怎样,它毕竟诉诸文字,是以方块字这一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出现的。这令我不得不再次对语言文字的力量和潜能刮目相看。
? (5)老作家林斤澜说过:“文学可怜,摆到读者面前的只有无声无色的文字——语言。”换言之,文学的可怜是由于文字的可怜。在这个声色无所不在的时代,“无声无色”能不可怜吗?君不见,音像媒体借助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变得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动人,越来越廉价和便捷,而文字依然规规矩矩一笔一划,依然以白纸黑字为主。如今,“数字”开始挤压文字,界面开始欺负纸面,读图开始取代读字。就连正儿八经的主流报纸有时也招架不住,有的居然在头版正中央如开光瓷器一般赫然推出美女们五光十色的玉照,而文字村姑们统统被挤得靠边站,一副大气不敢出的可怜相。书刊也岌岌可危,漫画、绘本、图画书、图说、图解等等铺天盖地,难怪有人说这是一个“读图时代”。
? (6)问题是,图像媒体的长驱直入并不等于艺术的胜利。黑格尔说过:“只有艺术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的一种方式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而雪莱认为“诗拯救了降临于人间的神性”,因此“诗是神圣的东西”。诗的载体是文字,因此文字具有无可替代的神圣性。
? (7)文字还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它能够激发人内心视像或想象力。而图像和界面文本则通过“视网膜快感” 限制甚至剥夺了我们合成内心视像或想象的权利。想象是人的特权。转让这项特权无异于转让人的神性、转让人基于内心视像的审美愉悦和幸福。总之,我是喜欢文字,喜欢诗,而不喜欢图像和影视——我可不愿意把想象的权利转让给别人,哪怕他是斯皮尔伯格、张艺谋或吴宇森。
11、文章开头引用《一碗盐油饭》这首小诗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中“可怜”一词的具体内容?(3分)
13、雪莱认为,“诗拯救了降临于人间的神性”,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3分)
14、作者说,“我是喜欢文字,喜欢诗,而不喜欢图像和影视”,你认同作者的说法吗?请结合具体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感受诗歌的魅力(9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看,前两联重在 ▲ ,后两联重在 ▲ 。(2分)
16、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抒情基调?请结合具体的意象加以分析。(3分)
17、“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四、重温国学的经典(12分)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数罟不入洿池 细密 B、树之以桑 种植
C、勿夺其时 改变 D、非我也,岁也 年成(不好)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何以伐为 呢,助词 B、 斧斤以时入山林 在, 介词
C、然而不王者 但是,连词 D、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因此,连词
20、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2分)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22、“王道”就是儒家提倡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在文中,孟子认为实行仁政,会有怎样的社会图景?(2分)
23、“黎民”是“百姓”的意思,请再列举两个“百姓”的称谓。(2分)
五、运用自己的语言(10分)
24、将下面的报道转换为一则标题新闻。(不多于20字)(4分)
一部封存数十载的《小团圆》,一个扑朔迷离的张爱玲。颇具张爱玲自传性质的《小团圆》出版后引发各地“张迷”狂热追捧。而在《小团圆》中大部分故事背景所在地——上海,一股探访张爱玲旧宅、揭秘其人生地图的热潮再度出现。
平面呈“凹”形的奶黄色的常德公寓,寻常得让人容易与之失之交臂,不少书迷却仍是沿途追寻而来。常德公寓下新开的一个书屋,成了“张迷”们寄托情感的常去之地。
与公寓隔着数个路口的康定东路,还有一幢据称是张爱玲出生旧宅的清末民初建筑,也在加紧整修。一位前来探访的“张迷”称,透过这些老建筑能感受到张爱玲时代的上海印迹。专家介绍,这座老房原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张爱玲自出生起,在这座老宅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
25、请把下面六句话按一定顺序填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使之连贯完整。(3分)
荷花池和草地之间有着一株水杨, ▲ ,和蔼可亲得似乎时刻想和池水亲吻;横在空中的也很温柔可爱,顺着风势摇动,好像是在招呼人去鉴赏,也像是在招呼一切可爱的生物。
①有的仰向天空,随风摆荡
②这树并不很高,也不很大
③一条条的枝叶
④有的俯向水面,随风飘拂
⑤笑嘻嘻的似乎很是喜欢阳光的照临
⑥可是很清秀
26、《东风破》是周杰伦的一首经典歌曲,歌词作者方文山完成了对原词的白话创造,让这首歌传唱一时。你认为哪一句歌词创作得最精彩,请加以赏析。(3分)
(一)原词:东风破(节选)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水向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偷?
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 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幼?
(二)歌词:东风破(节选)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六、直面心灵的写作(40分)
27、请以“呵护”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感情真挚,书写规范。
宁波市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 A、纤: qiàn 芜:wú C、萦:yíng D、恫:dòng 骸:hái (3分)
2、C 匮乏(3分)
3、C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3分)
4、A B、宾语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的政策”。C、语序不当,改为“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 D、结构混乱,将“才能胜任”去掉。(3分)
5、B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不是北宋时人。(3分)
6、每格1分,共10分
(1)徒以吾两人在也。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6)佳木葱茏而可悦。
7、D (3分)
8、C (3分)
9、B (3分)
10、“拂去”译得更好。(1分)与“抹”字相比,“拂”字与“蛛丝”一词搭配更为恰当,显示出动作幅度更小,力度更轻,蔑视意味更浓,更能体现马克思无畏的气概。(2分)
11、引出下文,(1分)体现文字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用简单的形式感染人,震撼人的力量。(2分)
12、文学的“可怜”是由于文字的可怜,(1分)文字的生存空间被音像、图像等挤压,替代。(2分,若答成“‘数字’开始挤压文字,界面开始欺负纸面,读图开始取代读字”给1分)(共3分)
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文字具有无可替代的神圣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文字能够激发人的内心视像或想象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文字能够让人产生基于内心视像的审美愉悦和幸福。(3分,每点各1分)
14、示例:认同。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一形象,根据小说的描写,每位读者对她的神态容貌,精神气度都有不同的想象,而在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就带上了演员理解和表演的痕迹,限制和剥夺了读者的想象权力和审美愉悦。(言之成理即可,3分)
15、写景 抒情(2分,各1分)
16、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1分)诗人选用了“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特别是“猿啸哀”,以猿声的哀转久绝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体现出作者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2分)
17、“悲”。(1分)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面对“风急天高”的秋景,触景生悲,继而欲借酒遣悲,又由于不得已停杯而更添悲愁,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3分)
18、C 耽误(2分)
19、A B 以:按照; C 然:这样; D 斯:则,那么(2分)
20、D D句为判断句,其余三句为倒装句(2分)
21、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领国增多啦。(2分)
22、长幼有序,黎民不饥不寒。(2分,两个角度各1分)
23、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都可以。(2分)
24、《小团圆》引发张爱玲沪上旧宅探访热(4分)
25、②⑥③①⑤④(评分建议:依顺序排出②⑥给1分,排出②⑥③给2分,排出②⑥③①⑤④给3分)
26、例如:“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这一句歌词,将前句“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形象化、具体化,充满了表现力,更深切地表现了离别之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