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质的特性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物质的特性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1-05 19:4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复习水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水跟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会减小?分子性质: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透过现象看本质:液体和固体难以被压缩,气体较易被压缩。说明是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大?2、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C、水分子变成了别的物质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运动1、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 ( )
A、 分子变大了 B、 分子组成变了
C、 分子不运动了 D、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
液体很困难呢?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总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
斥力同时存在。性质: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实验喷洒空气清新剂闻气味为什么能闻到茉莉花香?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实验表明:液体和固体也会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原 因 : 液体和固体扩散也是由于分子的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什么是质量呢?一、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吨= 1000 千克
1 千克 = 1000 克
1 克 = 1000 毫克千克 符号: kg1.6千克= 克= 毫克
= 吨1.6×1031.6×1061.6×10-3练习:冰块化成水, 变化了,
没有变化。
泥团捏成泥人, 变化了,
没有变化。
飞船飞向月球, 变化了,
没有变化。二、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状态所含物质的多少形状所含物质的多少位置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1、放平、归零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位上2、调平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三、托盘天平的使用3、称量左物右码
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
加减砝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用镊子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四、读数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所示的刻度值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3.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
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
量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5、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4、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 ( )
A.100g↓、20g↓、20g↓、5g↓
B.100g↓、50g↓↑、20g↓、20g↓、5g↓
C.100g↓、50g↓↑、20g↓、20g↓、10g↓↑、5g↓
D.50g↓、100g↓、50g↑、20g↓、20g↓、5g↓    B7、某同学称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放在右盘,50g砝码放在左盘,游码指示的质量为0.2g,求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49.8g提升练习:8、某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称量前发现指针左偏,那他应该( );该同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称量时发现指针左偏,那他应该( )
A.减少砝码或游码左移
B.增加砝码或游码右移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CB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1)若用破损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则测出来的质量跟真实值比偏(     );
2)若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则测出来的质量跟真实值比偏(     );
  (填“偏小”或“偏大”或“不变”)偏大偏小10、使用天平时,在以下两种情况指针往右偏,正确操作是:
(1)称量前 ;
(2)称量小石块时 .
(3)填写测量结果偏大/偏小:
a.砝码生锈 b.砝码磨损 c.调平时游码未归零
d.天平未调平(指针偏右)就使用 e.木尺受潮测量
f.皮尺未拉紧测量 g.量筒俯视 11.数据表格:分析与论证:
(1)比较1、2(或3、4)得:
①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________;
②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 ,
是一个 值,它跟质量、体积______。 成正比不变固定无关(2)比较1、3(或2、4)得:
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_________。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能跟 有关,
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不同物质种类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它和物质的颜色、气味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但是较隐蔽的特性。二、密度:
1.定义:把某种物质________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的密度。(符号“ρ”)

2.公式:

单位体积
换算: 1g/cm3 =________kg/m3 二、密度:
3.单位: 国际单位 “ ”


        
       读作 “ ”千克/米3千克每立方米1000 常用: 克/厘米3 (         )
(kg/m3 或kg·m-3)g/cm3或g·cm-3牢记水的密度:
ρ水=1.0 ? 10 3 千克/米3
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
是1.0 ? 10 3 千克。4.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不同物
质密度一般_____,大小与m、V_____,与物
质的 _____(及状态)有关。特性不同无关种类 用天平测定石块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在烧杯中盛一定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为m1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为V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1 – m2测盐水(液体)的密度12、实心物体甲、乙分别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已知V甲:V乙=2:1, m甲=m乙, 则其密度之比为 ( )
A.2:1      B.1:2   ?   C.1:4       D.4:113、一个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不能装下1Kg的 (选择下列括号中的物质).(ρ水银>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活动热传递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热冷14、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
A B C D 1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 )
A、铅、石膏 B、玻璃、明矾 C、松香、水晶 D、橡胶、塑料16、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 )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7、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室内 ( )
A.冰继续熔化 B.水结成冰
C.冰不熔化,水不结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8、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
A、较小的体积 B、较低的凝固点
C、易传热 D、较高的熔点19、某地冬季的气温为—30℃,封冻的河面下冰与水面接触处的温度为 ( )
A、—30℃ B、低于0℃ C、高于0℃ D、等于0℃20、右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图象,试回答: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该物质可能是 ;
(2)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图象的 段,共经历了______ 分钟。此过程中要 热,温度 ;AB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
(3)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_______;
在第20分钟时,该物质又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_____。
21、关于用相同质量0℃的冰和0℃的水冷藏鱼哪个效果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所以用冰效果好
B、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
C、0℃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但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用冰的效果好
D、0℃的水比0℃的冰取材方便,所以用水效果好22、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以下说法:(1)都属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3)都发生在液体表面(4)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5)都是温度越高进行得越快。其中正确的是 ( )
A、(1)(2) B、(1)(2)(3)
C、(1)(2)(4) D、(1)(2)(5)23、将盛水的试管放人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如图所示,水在烧杯中沸腾,
试管中的水将 (填能或不能,下同)
达到沸点, 沸腾。 24、小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用小火煮,保持锅中水一直沸腾,直到煮熟。则 ( )
A、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时间差不多2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2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
(1)冬天早晨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 现象, 热;
(2)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 热;
(3)钢水变成钢块 现象, 热;
(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 现象, 热。
(5)寒冷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爆破,这是由于水发生 后体积增大引起的。27、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为保证开幕式的完美效果,气象部门曾在开幕式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消雨,把本来可能下到北京的雨下在了周边地区。人工消雨的一种措施是在云层中播洒干冰,通过干冰升华 热,降低云层温度,促进水汽 为小冰粒(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 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开幕式上燃放焰火《历史足迹》,这29个“大脚印”一步步走向主会场,其中“烟花燃放”属于 变化,“声音远扬”属于 变化。28、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 成水蒸气后,遇冷又 的结果.29、为加强演出效果,舞台上常常见到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干冰 时 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珠和 成小冰晶形成的。 30、夏天,人们喜欢把饮料放在冰箱里,但常常会发生饮料的瓶子鼓起或胀裂的现象。饮料中的水在凝固时,体积 ,质量 。31、夏天,啤酒瓶往往易爆裂,造成伤人事故,这是因为夏天气温较高,啤酒瓶内气体溶解能力 ,造成瓶内气压变 ,使瓶子爆裂。32、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很容易压缩,固体不容易压缩。 )
(2)水在夏天比在冬天蒸发得快。 ) 33、扩散现象至少可以反映物质分子的两种状况,一是 ,二是 。红墨水融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进行得更快些,这说明 越高,分子运动 。34、下表中列出一些物质的熔点(单位:℃):
(1) 在常温(20℃)下是液态的金属是 ;在1000℃时仍呈现固态的金属是 。
(2) 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在寒冷的冬天,北方某地室外气温可达零下50℃,此地气象站冬天使用的温度计是_____温度计(选填“煤油”或“酒精”或“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