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二节俄罗斯 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二节俄罗斯 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05 21:51:31

文档简介

七下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 【课题】第二节 俄罗斯(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重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概括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
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是世界上产油量最多的国家。 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它拥有世界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欧洲最大的平原
欧洲最长的河流
亚洲最大的平原
师:它是哪个国家?(俄罗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课题:第二节 俄罗斯(1)
认真听教师介绍俄罗斯拥有的之最,引起学习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
介绍俄罗斯特有的之最。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
自主学习
点拨归纳
过渡:
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自然环境)
提问: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一般讲哪几大问题?
(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等)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2~64的文本内容和俄罗斯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气温和降水量资料,根据前几课学习区域地理的经验,尝试描述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活动一】探究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1)量算:请大家利用上学期学习的比例尺知识,比例尺=实地距离/实地距离,用直尺在课本P62页图8-2-1上量算出俄罗斯东西(男生组负责)和南北(女生组负责)的实地距离。你得出什么结论?
(2)认真阅读课本P62俄罗斯地图,
①绘图:蓝笔描画俄罗斯最南、最北的大致穿过的纬线,最东、最西的大致穿过的经线;红笔描画穿过的特殊经纬线。并概括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②读图:找出俄罗斯东、北、西三面所濒临的海洋,说出其西部通过哪些海与大西洋相通;找出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看看它们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并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③填图:在地理填充图册的适当位置上填出上面的地理事物。
(3)归纳: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4)思考:在图中找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比对俄罗斯欧、亚部分所占面积大小。思考:俄罗斯为什么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提示:阅读课本P63文本内容)
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
【活动二】探究俄罗斯的地形地势、河流
认真阅读课本P62俄罗斯地形图:
(1)探险:假设你是一位探险家,你想从俄罗斯最西边沿着60oN出发,徒步横穿整个俄罗斯到太平洋沿岸,沿途你会经过几个地形区?沿途又会见到哪些名山大川?你能告诉我吗?
以比赛的方式,看哪组指图最准,说的又快又准确。
表扬识图最正确、语言最流畅的那组。
(2)填图:请同学们帮我在地理填充图上填出它们的位置。
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3)填表:合上课本,完成助学上的表格。
(4)巧记:①俄罗斯的地形模式:
②亚洲部分河流名称:
【活动三】探究俄罗斯的气候
过渡:课件展示网上搜索的“北半球的寒极”。
问:俄罗斯属于什么气候?冬季为什么这么寒冷?
认真阅读课本P63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
(1)绘图:描画50°N和北极圈,说说俄罗斯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带?
(2)读图:找出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说出它的特征。并比较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候差异。(提示:注意看降水量的单位长度,认真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师倾听、指正学生表述不准确的部分。
对表述完整、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巧记: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面积大,纬度高,温带大陆占主导;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纬度、海陆因素,决定气候特点;气温南高北低,降水差异明显;纵观变化趋势,确有规律可找。
(4)思考:俄罗斯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5)探究:
①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水量大,为什么航运价值不大?
②分析俄罗斯的气候对人们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
认真阅读课本文本内容,划出重点知识;再读图和资料;先自主学习、再讨论交流疑难问题,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
(1)动手测量图上距离(四舍五入),代入比例尺公式,通过计算,并结合地图,得出结论。
总结:
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幅员辽阔,地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
①独立思考,认真绘图、展示成果;纠正错误。
②认真读图,积极踊跃上台指图并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名称及分布。
③学生使用地理填充图册,认真填图,并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再通过同伴互助,补充完善,认真识记其位置。
(3)小组同学根据上两题认真总结归纳,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整理答案。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北温带、北寒带)
位于20°E~180°E之间。(东西长1万多公里)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小部分在西半球。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两大部分。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与大西洋相通,西邻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南邻中、蒙、哈等国家。
(4)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组织语言归纳,得出结论。
(1)认真读图,各组派代表积极踊跃上台,以探险家的身份指图并说出俄罗斯的地形、河流名称及分布。
☆东欧平原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西低东高,南高北低。)
☆欧洲部分河流:伏尔加河,全长3500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自北向南流入里海。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亚洲部分河流、湖泊:鄂毕河、叶尼塞河(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勒拿河(世界第十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2)学生使用地理填充图册,认真填图,再通过同伴互助,补充完善,认真识记其位置。
(3)认真填表,巩固、记忆名称、汉字正确书写及相互位置。
认真阅读,拓宽知识。

(1)独立思考,认真绘图,展示成果;纠正错误。
(2)认真读图,积极踊跃上台指图并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分布。并总结俄罗斯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东欧平原由于受到大西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暖。
☆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太平洋沿岸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夏季温暖。
学生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讲解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特点,并加以对比。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莫斯科年均温、冬季气温比雅库茨克高,年降水量比雅库茨克多,气温年较差比雅库茨克
(4)仔细思考,应用前面所学解决此题。
总结:
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比其他地区气候相对温和。
(5)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大胆探知;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
积极踊跃,发表观点。
达成共识,整理答案。
☆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因此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发展农业,但适合亚寒带针叶林的生长,那里的人们居住木屋,冬天身着厚重的毛皮服装,有冻牛奶;伏尔加河流域受来自大西洋的湿热气流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适合发展农业,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生生互助增强学习的温馨氛围,并有利于理解,还可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调整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俄罗斯地形地势特征、河流位置的印象。
学会识图,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学生养成同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俄罗斯的地形地势、河流
三、俄罗斯的气候
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填充图册上的关于俄罗斯的剩下题目内容填写。
2、独立完成助学P72的当堂达标内容。
1、组长推荐,优秀的放到投影仪上展示。
2、独立完成助学P72的当堂达标题。
巩固和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达标检测
独立完成达标测试题。
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

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测试题。
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
达标测试:
1、关于俄罗斯领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大的国家 B.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C.领土直接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D.领土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2、俄罗斯的下列地区中,比较适宜农业发展的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B.中西伯利亚高原C.东欧平原的南部D.东欧平原的北部
3、下图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位置示意图,图中数字依次代表( )

A. ①东欧平原 ②乌拉尔山 ③叶尼塞河 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B. ①波德平原 ②乌拉尔山 ③叶尼塞河 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C. ①东欧平原 ②叶尼塞河 ③乌拉尔山 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D. ①波德平原 ②叶尼塞河 ③乌拉尔山 ④中西伯利亚高原
4、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其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
C.常年高温多雨 D.终年高温少雨
5、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河, B 河, C 河,D 河,
E 湖,F 洋, G 海, H 海。
(2)看图写出①、②、③、④四大地形区的分界线。
(3)读图可知,_______________(纬线)穿过俄罗斯领土的北部,其领土大部分处于______带,冬季_______而寒冷,夏季_______而凉爽,以______气候和 气候为主。
教学反思:
1、介绍俄罗斯特有的之最,引起兴趣,激起学生想要探究俄罗斯的欲望。
2、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图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对地图等资料的分析,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等资料的能力。
3、采取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不足之处,从教学来看,学生对地图的判读还很差,以后的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七下第八章 第二节 俄罗斯(第二课时) 资源与交通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交通运输路线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简单分析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难点)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重点)
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知道它们的分布特点。(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说明一个国家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中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于世,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中国,其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
学生通过图片体会到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远远大于中国的国土面积,思考:俄罗斯的资源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引领
1. 简单分析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难点)
2.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重点)
3. 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克等城市,并知道它们的分布特点。(重点)
让生齐读目标,明确任务。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边看教材便完成助学P73—74“的学习过程”。
对疑难问题作记录。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及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
启迪思维、深入探究
探究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出示: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教师提问:读图分析,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
提问:你能说出除以上矿产外,俄罗斯还有哪些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吗?
教师补充:俄罗斯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气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俄罗斯的铁矿资源在世界上也居重要地位。从以上我们可知道,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过渡: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区,你能找到都有哪些工业区吗?他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教师:读图,指出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或产品
圣彼得堡
工业区
石化/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
莫斯科
工业区
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
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
工业区
石油/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
俄罗斯的工业的分布主要分布特点?
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程度低,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所以现在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
俄罗斯工业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与资源条件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学生分组讨论: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俄罗斯境内河流较多,又有许多河流流经山区,所以水资源、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学生:读图后回答:主要有四大工业区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十分发达。3.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钢铁、机械、石油和军事工业为主。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钢铁、冶金、机械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主要有四大工业区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十分发达。3.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钢铁、机械、石油和军事工业为主。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钢铁、冶金、机械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少,且靠近能源矿产地区。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钢
铁、机械、冶金、电力等。轻工业发展迟缓。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区
培养学生利用比较学习的方法,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特点和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使学生积极动脑,掌握新知识。
衔接
与过渡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工业中心却分布在西部和南部。为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生产,俄罗斯在全国建立了种类齐全的运输体系来联系全国各地。
探究二:横贯东西的交通
请同学们观察图8-2-5(下图)
模拟俄罗斯旅行:暑假期间从海
参威出发,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1.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2.俄罗斯铁路网有何特点?
俄罗斯铁路分布特点:欧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密集,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
3.俄罗斯的铁路网分布在亚洲部分有何特点(从方位看)?为什么?
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
①北部地区纬度高,冻土层深
②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南部
③便于对外交流
点拨;指导学生看下图并简介第一架亚欧大陆桥
铁路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追问:俄罗斯虽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却有较发达的水运。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比欧洲部分发达,你认为呢?说出理由。
除了铁路运输,还有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等。
主要城市:
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城市?及其特点。
利用空白图加以巩固强调。
西西伯利亚山地→中西
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东欧平原
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读课本P66图8-2-5,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观察俄罗斯的铁路分布:欧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集中分布在比较温暖的南部地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南部气温相对较高;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南部。
(2)横跨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东起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西可延伸至荷兰的鹿特丹港。
师生共同总结:建立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地质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3)在图上找出主要城市:①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②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③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终年不冻。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
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认识俄罗斯主要城市的名称及位置。
通过学生读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读图、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讨论、解惑中学会运用地图、借助地图学习的能力。
课外拓展
多媒体展示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图片,进一步学生对俄罗斯的感性认识。 教师:点拨学生根据自己对俄罗斯的了解,结合上面的图片。谈一谈自己对俄罗斯的印象。
通过此活动,升华自己所学内容,对俄罗斯的文化进行了解,激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
知识梳理
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 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其原因是( )
A. 靠近北冰洋、纬度高 B. 人类活动频繁C. 海水盐度 D. 受暖流的影响
2、 有关俄罗斯运输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最长的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B. 东欧平原铁路稠密,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是莫斯科 C. 俄罗斯大河很多,内河运输远远超过铁路运输 D. 俄罗斯的运输业以铁路和管道为主
二、综合题
读“俄罗斯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A______ , B_____。
湖泊:
C______ D_____
河流:
E____,F_______。
2.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达,欧洲部分以______为中心的铁路线呈放射状分布,东部的西伯利亚有横贯东西的_______铁路,被誉为亚欧大陆桥。
提升题
3.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贸易增多,从俄罗斯输往中国的能源多是 ,我国有部分商人从国内大量采购生活用品到俄方出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请你解释生活用品在该国销售特别好的原因 。
4.你认为俄罗斯应重点向 地区发展,分析这一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但图中①②③三大河流下游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 。
6.该国亚洲部分的南部多山,从图中发现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配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教学设计,将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蕴藏于其中,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与深入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到达最终目的。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