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八章 第二节 俄罗斯(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认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重点和难点)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重点)
4.在地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并知道它们的特点。(重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读俄罗斯图,提问:
(1)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国家。
( 2)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湖。
(3)主要的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顾、回答
2.总结:俄罗斯不仅面积最大,而且科技非常发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研究俄罗斯的工业、交通和城市。
【设计目的】通过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启迪思维,导学新知:
【探究活动一】认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师课件出示有关资料:请同学们根据下面资料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进行读图、分析,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发言。了解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找到主要的煤、铁、石油矿产地。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读图了解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为
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活动二】
1.巡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于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2.展示“俄罗斯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帮助学生梳理、分析俄罗斯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关系。
依据图例了解俄罗斯主要的自然资源。
强调:
①俄罗斯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主要矿产地: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
③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2)观察俄罗斯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80﹪集中于(亚洲部分或欧洲部分)
追问:假如你是俄罗斯总统,为了今后的发展,你认为重点开发俄罗斯的东部还是西部?
过渡: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能够自给自足,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据图观察:俄罗斯依据不同的自然资源着重发展了哪些工业?形成了哪几大工业区?
如:莫斯科工业区靠近库尔斯克铁矿,着重发展了钢铁、汽车、飞机等和铁矿有关的工业。
学生思考回答:开发东部地区
1,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学、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发达。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乌拉尔工业区以钢铁、机械、石油和军事业为主。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煤炭、石油、钢铁、冶金、机械等。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说其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观点
(4)读图分析: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归纳: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分布
思考:俄罗斯工业分布与日本的工业分布有何差别?
2.俄罗斯重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石化、钢铁、机械、冶金、电力等。航空航天、核工业、军事工业等居世界领先地位,轻工业发展迟缓。
3.俄罗斯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往欧洲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中国等,极大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读图,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总结:?
俄罗斯有丰富的铁矿、煤和石油等资源,为其发展重工业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之成为世界强国。但是俄罗斯的工业也存在问题,如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较薄弱,并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俄罗斯工业具备这样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利用比较学习的方法,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特点和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使学生积极动脑,掌握新知识。
【活动三】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及主要城市。
根据下面资料分析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以及铁路分布特点,并找出俄主要城市。
学生:根据上面两幅图,以及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追问:俄罗斯交通以铁路为主,那么其铁路分布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有啥区别?而亚洲部分铁路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提示:主要从人口、城市分布,气候与地质条件等去分析,并根据课前老师布置搜集的资料。
学生: 分组讨论,利用气候、人口城市分布、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然后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建立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地质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俄罗斯的交通特点和主要的城市及城市的特色。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总结本课时的知识结构。
【当堂达标检测】:
1.(目标1)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因此被称为 ( )
A 世界原料库 B 世界加油站 C 世界加工厂 D 世界办公室
2. (目标2)下面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俄罗斯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B 乌拉尔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C 俄罗斯的钢、煤炭、原油等工业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D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食品、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 (目标2)有甲、乙、丙、丁四个中国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商品到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
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商人是 ( )
A 甲商人:其产品是服装 B 乙商人:其产品是汽车、飞机
C 丙商人:其产品是方便面 D 丁商人: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4. (目标1、2、4) 读“俄罗斯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 市,③是 河,④是______ 河,⑤是 油田,⑥是______ 铁路。
(2)A工业区主要生产 、 、 等产品;B工业区主要生产 、 、 、电力、钢铁等产品。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知识,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设计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配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教学设计,将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蕴藏于其中,结合利用网络媒体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到达最终目的。
【课题】第二节 俄罗斯(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重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概括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模仿《一站到底》节目,提出三问题
1.说出亚欧分界线
2.说出亚洲最大的平原
3.上面提到的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都位于同一个国家,你能快速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课题:第二节 俄罗斯(1)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西西伯利亚平原
俄罗斯
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
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一、读出地理位置
(一)读图8-2-1 俄罗斯地图,按要求填出来
1.半球位置
2.初步判断海陆位置──关注“海洋”,陆地邻国3.大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
(二)读图8-2-1 俄罗斯地图, ,教师开始板图
4.经纬度位置
①大致说出领土的较西端、较东端(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经度范围)
②大致说出领土的较北端、较南端、描画北极圈(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纬度范围)
③细说海陆位置(教师在黑板上填出两洋、两国)
陆上邻国:学生纷纷说出,教师点拨重点邻国──中国和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教师承转:前面我们提到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但它与俄罗斯一比较,就属于“小巫见大巫”了。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讲?
师:俄罗斯的陆地国土面积为多少?
二、知道范围
师:关于俄罗斯,有趣在于它究竟属于哪个大洲?因为乌拉尔山穿过该国,领土就被分成了欧洲和亚洲两部分。这样一来,该怎么称呼它呢?是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亚欧洲国家?大家可以讨论。
师:同学们所说都很有道理。有关于此,书中明确的给出:它是“横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为什么这样说?看哪位同学找得最快?说得最准?
(学生了解有关俄罗斯的首都、人口、民族、语言等人文信息,教师在板图中标出莫斯科)
教师承转: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 。按照以前所学的聚落、人口、地形知识来分析,同学们可以猜一猜欧洲部分的地形类型应以哪种为主呢?
师:猜得准,说对了。
三、判断地形
继续读图8-2-1,俄罗斯的地形,归纳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教师继续板图。
(一)在图上找出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二)山脉 、河流作为分界线(教师继续板图)
俄罗斯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构建学生心中空间地图。
(三)找出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
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四)判断地势高低(按照图例标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判断)
四、查找河流,判断河流流向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尔加河由北向南,注入里海。
(学生已经具备由地势高低判断河流流向的技能。教师指板图,并加粗河流。)
师承转:教师指板图,前面已经分析俄罗斯位于北温带,气候应该以温带气候为主,再次描画50°N和北极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该国的气候。
五、归纳气候
(一)读图8-2-2、8-2-3进行64页活动
1.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
2.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
3.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①比较气温年较差,莫斯科小于雅库茨克,年均值莫斯科大于雅库茨克
②比较年降水量,莫斯科多于雅库茨克
③两地的降水均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④分析纬度相差不多的莫斯科与雅库茨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俄罗斯的分布最广,该怎样描述其气候特点?
六、其他(复习和拓展,教师强调)
里海──世界最大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有“母亲”伏尔加之称;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学生回答:(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
学生回答:(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学生回答:(位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学生回答:(濒临海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
学生回答: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学生回答:1700万平方千米
学生回答:亚洲面积大,亚洲的;首都莫斯科在欧洲,欧洲的。
学生回答:横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生:平原,人们首选的居住地。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快速填表,公布答案。
俄罗斯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师生讨论后归纳:俄罗斯气候存在着东西的差异。雅库茨克气候的大陆性更为显著,莫斯科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
(师生联系生活居住地一比较,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经过七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在世界地形图中判断七大洲、四大洋、五个大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生生互助增强学习的温馨氛围,并有利于理解,还可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调整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俄罗斯地形地势特征、河流位置的印象。
学会识图,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学生养成同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梳理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俄罗斯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B.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D.盆地、山地面积广大
2.俄罗斯的平原有
[ ]
A.中欧平原、东欧平原 B.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
3.俄罗斯的森林类型中,最主要是
[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如上图:
(1)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河流和湖泊: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
教学反思:
区域地理学习中,自然地理部分是有套路的,就似武功招式一样,可以按部就班的从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引导学生识图、析图。在教学方式的呈现上,结合了本校学生的实际,选择了传统的黑板、彩色粉笔,进行板图教学。本节课教师利用俄罗斯的山脉、河流划分地形区,似玩游戏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学生们学会了从图中获取俄罗斯自然环境信息的方法,从而可以用这种技能去分析其它新的大洲、地区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