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丰年节》习题
一、基础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拱桥 顽强 盛大 装饰
( ) ( ) ( ) ( )
悦耳 粟米 高亢 杵舞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区 ( )的同胞
( )的妇女 ( )的湖水
二、综合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每年( )之际,高山族人都要举行一次( )的丰年节,欢庆一年( )的收获,预祝来年( )更好。
2.辨字组词。
峦( ) 顽( ) 弦( )
銮( ) 玩( ) 炫( )
三、提高题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峰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台湾山区,生活着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他们辛勤地开荒、修渠、伐木、狩猎、建屋;在深山谷中用藤、竹搭起无支柱的吊桥、拱桥、溜索桥,自制木杵和独木舟,征服了各种险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每年金秋之际,高山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丰年节,欢庆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预祝来年收成更好。 丰年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间择吉日举行,节期6~7天左右。节前家家酿酒,户户宰杀猪牛。节日一到,村社中男女老少盛装汇集在一起。他们点起篝火,老人们饮酒叙谈,年轻人则手牵手围着火堆绕行,边唱边跳,彻夜不停。在丰年节的喜庆舞蹈中,“舂米舞”独具民族特色。 舂米舞又称杵舞,取材于舂米劳作,是舞蹈化的劳动,献艺者是勤劳而聪明的高山族妇女,多数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她们身穿用麻布缝制的彩色衣服,戴上贝壳、兽骨等磨制的装饰品,手执木制的长舂米杵,在音乐声中环绕石臼操杵作歌。长杵碰击石臼,不仅击出清亮悦耳的音响,而且每根杵撞击石臼的不同部位,仿佛打击琴键似的,发出清浊各异、铿锵成韵的乐音,形成神奇迷人的打击乐曲。妇女们在舂米的过程中,一边和着一定的节拍踏歌举杵,一边用脚掌拨弄涌出臼盘的粟米。长杵错落有致地一上一下,与节奏性的顿足浑然天成地形成和谐优美的杵舞。此刻,还有人在旁击鼓助兴。婉转悠扬的歌声,雄浑有力的鼓点,还有富于写实意义的动作,三者互相融合,韵味无穷。难怪它流传甚广,久演不衰。 高山族人爱唱歌,唱歌是丰年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山族的传统歌曲一般采用即兴吟诵的形式,曲调高亢雄浑,旋律扣人心弦。节日的民歌中,有颂祖歌、狩猎歌、耕作歌,歌手们歌颂勤劳勇敢的英雄,向往着幸福美好的明天。动人的歌声穿透山林,飘向日月潭,在碧波粼粼的湖水上悠然荡漾,余音久久不绝。 1. 什么是丰年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山族是怎样过丰年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gǒng qiáo wán qiáng shèng dà zhuāng shì
yuè ěr sù mǐ gāo kàng chǔ wǔ
2.云雾缭绕 勤劳勇敢
勤劳聪明 波光粼粼
二、综合题
1.金秋 盛大 辛勤劳动 收成
2.山峦 顽皮 琴弦
金銮 玩耍 炫耀
三、提高题
1.每年金秋之际,高山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丰年节,欢庆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预祝来年收成更好。
2. 丰年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间择吉日举行,节期6~7天左右。节前家家酿酒,户户宰杀猪牛。节日一到,村社中男女老少盛装汇集在一起。他们点起篝火,老人们饮酒叙谈,年轻人则手牵手围着火堆绕行,边唱边跳,彻夜不停。
《高山族丰年节》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了解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
2.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3.了解高山族的风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本课的生字用笔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 我会认下列生字。?
峦???顽???择???彻??饰??
执? 悦???扣???弦??颂??漾
4.组词。
峦( )?顽( ) 择( )?彻( )??
饰( )?执( )?悦( )?扣( )????
弦( )?颂( )?漾( )
5.庆丰年节的目的是什么?庆丰年节应做哪些准备?人们是怎样欢庆丰年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舂米舞是怎样的舞蹈?表演者是哪些人?穿什么服饰、准备什么道具,又是如何表演这个舞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反义词。
勤劳-- 高亢—
顽强-- 汇集—
8.近义词。
缭绕-- 勤劳—
汇集-- 悦耳—
8.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_____( ) 盛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学生活动
搜集两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高山族丰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高山族是怎样庆祝丰年节的。
3.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高山族的风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会边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我会认下列生字。?
峦??? 顽?? 择??? 彻?? 饰??
执? 悦?? ?扣??? 弦? ?颂?? 漾
一、导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通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歌声把学生带入“快乐读书屋四”———高山族丰年节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本课的生字用笔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也可查字典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轮流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同桌互查识字情况。
4.指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小组合作学习。
梳理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
(1)欢庆丰年节的目的是什么?应做哪些准备?怎样欢庆的?
(2)舂米舞是怎样的舞蹈?表演者是哪些人?穿什么服饰、准备什么道具,又是如何表演这个舞蹈的?
小组合作,探究上述问题。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再有感情地品读全文。
2.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学生分类展示资料。
(1)高山族礼仪方面的资料。
(2)高山族服饰图片。
(3)高山族住所、婚姻、葬礼方面的资料。
(4)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3.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侗乡鼓楼》一文,读后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侗乡鼓楼的?
三、练习
补充词语。
峰峦( )( ) 云雾( )( )
勤劳( )( ) 波光( )( )
铿锵( )( ) 扣人( )( )
四、总结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和文化,正是这属于本民族的民俗和文化才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繁衍、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居住在台湾省的高山族欢庆丰年节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高山族特有的民族和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文化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
五、作业
小练笔:写一个少数民族的习俗。
六、板书
高山族丰年节
???????? ? 勤劳勇敢的民族
???????? ? 丰年节概况
???????? ? 舂米舞
? 爱唱歌的民族??????
课件20张PPT。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高山族丰年节第四单元检查预习我会认下列生字。?
峦??? 顽?? 择??? 彻?? 饰??
执? 悦?? ?扣??? 弦? ?颂?? 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高山族丰年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
本课的生字用笔做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也可查字典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新课学习同桌轮流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新课学习顽强 选择 悦耳 高亢
歌颂 荡漾 燃放 石臼
篝火 舂米 粟米 狩猎
扣人心弦 彻夜不停 铿锵成韵新课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1)庆丰年节的目的是什么?庆丰年节应做哪些准备?人们是怎样欢庆丰年节的?(2)舂米舞是怎样的舞蹈?表演者是哪些人?穿什么服饰、准备什么道具,又是如何表演这个舞蹈的?新课学习盛大的聚会:6---7天新课学习篝 火新课学习舂 米 舞新课学习高 山 族 服 饰新课学习新课学习课堂练习补充词语。
峰峦( )( ) 云雾( )( )
勤劳( )( ) 波光( )( )
铿锵( )( ) 扣人( )( )起 伏
缭 绕
勇 敢
粼 粼
成 韵
心 弦
结论总结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和文化,正是这属于本民族的民俗和文化才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繁衍、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居住在台湾省的高山族欢庆丰年节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高山族特有的民族和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文化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作业布置小练笔:写一个少数民族的习俗。板书设计 高山族丰年节
???????? ? 勤劳勇敢的民族
???????? ? 丰年节概况
???????? ? 舂米舞
? 爱唱歌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