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练字》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王献之练字》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05 22:22:49

文档简介

《王献之练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认字,会写14个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自满、坚持不懈”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出示名家书法作品图片供学生欣赏。毛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能写一手漂亮的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同学们都知道哪此著名的书法家?刚刚我们展示的就是大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你觉得这些字写的怎么样?
这些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
3.你对王献之有哪些了解?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21·cn·jy·com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王献之幼年时期练字的故事——《王献之练字》。
新授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2.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王献之知错就改,并听从父亲的教诲,每天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为了大书法家的事。
4.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王献之最后成了大书法家的呢?并画出王献之怎样练字的句子。
(1)读最后一段: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21教育网
(2)“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此句你能解释“坚持不懈”是什么意思?
5.开始的时候王献之就这样吗?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第一自然段: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1)学生齐读本段,想想从这段文字中你都了解到什么?
王献之小时候 聪明 夸奖 自满
(2)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自满”一词的理解。
(3)用“因为······所以”句式说一说“他常常受到大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4)过渡:少年得志的王献之聪明过人,加上父亲的指导、感染,从小生活在人们的称赞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慢慢不自觉地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5)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大人们都会怎样夸奖小献之呢?
(6)假如你们就是小献之,听到这样的夸奖,心里会怎样想呢?
(7)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出小献之的骄傲自满的情绪。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小王献之这样自满对他的成长能有帮助吗?
练习
1.给本课生字尽可能多组词。
聪( )( )( ) 夸( )( )( )
模( )( )( ) 赞( )( )( )
顿( )( )( ) 通( )( )( )
惭( )( )( ) 愧( )( )( )
抚( )( )( ) 摩( )( )( )
凳( )( )( ) 聚( )( )( )
缸( )( )( ) 持( )( )( )
2.多音字组词语。
横 héng( ) hèng ( )
称 chēng( ) chèn ( )
冲 chōng( ) chòng( )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王献之小时候因为别人的称赞而自满,认为自己写的字已经很好了,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那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而转变了王献之的态度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21cnjy.com
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生字新词。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板书
王献之练字
大书法家 坚持不懈
王献之
小时候 自满

《王献之练字》教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自满、惭愧、 秘诀、聚精会神、坚持不解”等词语。
3.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献之练字》,初步了解了故事内容,小时候的王献之因为受到别人的夸赞,认为自己的这写的很好了,产生了自满的心理。有很多的名人名言都让我们知道骄傲自满会让人退步,要谦虚。例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 加尔多斯21教育网
那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王献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坚持不懈地练字了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新授
1.让我们上课文中细细读一读找一找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王献之呢?哪些段落在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2.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你听懂了什么?来是讲一讲。
3.朗读第二自然段。
(1)从哪里看出小献之很自满呢?
“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
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
他拿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以为会得到称赞。
“选”字表明小献之精心挑选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字。“满”字说明小献之认为自己写的这么好,父亲一定会称赞他。都说明了小献之的自满。21cnjy.com
(2)父亲王羲之是怎么做的?随手加了一点儿,他这是什么用意呢?小献之当时会体会到父亲这一点儿的意义吗?21·cn·jy·com
父亲并没有对王献之的“大”字进行评论,仅加了个点。但小献之并不理解。
4.小献之又有什么举动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www.21-cn-jy.com
(1)“兴冲冲”说明了什么?母亲的话说明了什么?
小献之此时并没有认识到父亲的用意,还兴奋地等待母亲的夸奖。父亲的一点儿在母亲那里发生了作用。母亲的一句话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2·1·c·n·j·y
(2)此时的小献之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没有称赞他,小献之还自满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请同学们做一个惭愧的表情。体会小献之当时的心情。
(3)同学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一部分,同时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5.朗读第五自然段。想想父亲的秘诀是什么?
“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里,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1)真的写完18缸水就能练出一笔好字吗?
它是强调了一个艰辛的训练的过程。勤学、苦练
(2)指名朗读父亲的话,父亲的回答他、要读出爱抚、诚恳的语气。
(3)献之也是聪明的他明白了父亲的话的意思可他运用得如何呢?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表现?
最后小献之悟出了父亲这番话中的道理,开始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开始练字,最终成为大书法家。
6.是不是坚持不懈了、勤学苦练了就一定成为书法家的秘诀吗?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或同学有没有运用这个秘籍的?古代人物也有这样坚持不懈成功的,你知道哪些人是这样练出来的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惭愧:
秘诀:
聚精会神:
说说父亲告诉王献之练好字的秘诀了吗?秘诀是什么?
小献之找到的秘诀只对他练书法有用吗?我们平时可以用吗?
总结
爱迪生说过:天才来自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汉水。勤学苦练是一切成功者的不二法门,想成为成功者吗?那就时刻记得这个秘诀,并运用这个秘诀吧!21·世纪*教育网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听一听。
板书
王献之练字
自满
秘诀——勤学苦练 坚持不懈
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