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12.1 温度与温度计情境导入(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过程与方法本节目标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程度的物理量.3.温度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和 。冷热2.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名称是 ,符号是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 温标,单位名称是 符号是 。摄氏度℃热力学开尔文量程分度值K预习反馈课堂探究请用一名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好冷呀!真热呀!乙:甲:课堂探究感觉可靠吗?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试一试课堂探究1、温度计原理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然后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课堂探究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结论: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课堂探究温度计的构造课堂探究常见的温度计有哪些?寒暑表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常见的温度计典例分析例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A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正确,符合题意.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错误,不合题意.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0℃以下,错误,不合题意.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5℃,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课堂探究2、摄氏温度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冰水混合物一个大气压下,沸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课堂探究将0 ℃和100 ℃之间均匀地分成1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如果均匀地分成100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常用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课堂探究(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2)、1摄氏度(3)、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典例分析例2:如图,密闭的玻璃管里装满煤油,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中煤油面会升降,下列仪器中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 )
A.密度计 B.气压计 C.温度计 D.压强计C解析:A、密度计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在温度变化时毛细管中的液面会发生升降的变化,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符合题意.
D、压强计也是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课堂探究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最小分度值?使用前应认清量程和分度值课堂探究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错误课堂探究正确!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错误课堂探究偏大偏小正确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课堂探究总结: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典例分析例3 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D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
故选D.本课小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0 ℃ 和100 ℃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拓展练习1、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C2、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 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