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下第七章第二节 中东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 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重难点)
2.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重点)
3.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如人种、语言、宗教等。(重点)
4.关注中东的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中东的新闻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课前播报:克里米亚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了全民公投,逾九成民众支持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同学们知道克里米亚在哪里吗?为什么要加入俄罗斯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地区,距离克里米亚很近,这里是一个多年来冲突不断的地区。无论在电视、网络还是报刊杂志上,中东冲突都时常见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中东,了解冲突不断的原因。
学生说出对乌克兰冲突的了解,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中东地区的冲突,并直观感受中东战争的残酷。
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
关注中东的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学
案
导
学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主学习,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上“学习
过程”;
(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
(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
展
示
交
流
一、三洲五海之地
提问:如何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呢?
读课本第25页图7-2-1
1.找出亚洲、欧洲、非洲及其分界线,并在图上圈出。
提问1:说说中东的范围如何?
提问2:有人说,中东的范围和西亚差不多,这样说对吗?
点拨:西亚的阿富汗不在中东。(在图上指出)
展示图片:亚洲分区图
学生读图,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东中部偏南,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中东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临印度洋和地中海。
读图活动:
1.本部分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中东,又称中东地区,通常包括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还有欧洲的一小部分,即中东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学生对照读图,明确西亚和中东范围是有差别的,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学生看图,明确阿富汗的位置。
运用学过的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明确中东的位置。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图的良好习惯。
2.找出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波斯湾和红海。
提问:这五个海中有一个是“鱼目混珠”,它是哪一个?
点拨: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2.在图上找到“五海一湾”并标出。
里海,它不是真正的海,是世界最大的湖。
通过资料补充,感悟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
疑
解
惑
3.找出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说出它们所沟通的海洋。
在上面的空白图中明确并强调“三洲五海”的位置及其重要的海上通道。
4. 找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等国家及其首都。
提问:中东哪些国家地跨两大洲?
完成课本第27页活动。
3.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学生在图上识记后并指出。
4.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土耳其(安卡拉)、埃及(开罗)。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埃及地跨亚非两洲。
学生读图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良好习惯。
训练学生的读图和书写能力。
承转
提到中东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这里的石油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世界的“油库”。
重
点
突
破
二、世界“油库”
设置问题导学:
1.读图7-2-4和下图,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展示图片如下:
学生读书读图自主学习。
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重
点
突
破
2.读图7-2-3,先读石油的图例,说出石油主要分布在哪?
3.中东的主要产油国有哪些?并在图7-2-3中找到标出。
4.中东石油的特点是什么?
点拨记忆方法:大钱(浅)多好。
5.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点拨:本区产油国本国工业不发达,人口稀少,所以所需石油很少,绝大部分供出口。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活动
点拨:图7—2—5中,运输路线的粗细表示运量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到达欧洲西部,为什么主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
提示: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英国伦敦,经苏伊士运河可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千米,时间缩短半个月。
2. 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3. 主要石油生产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4. 中东的油田,一般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等特点。学生记忆。
5. 本区石油消费量不大,生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运销往西欧、美国、东亚等地。
学生读书、读图填写表格。
个别学生会给出答案:
因为苏伊士运河是人工河,深度和宽度都有限,载重量25万吨以上的货轮无法通航,必须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
依据导学问题,读书读图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
对地图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充分的挖掘。
承转
大量的石油出口给本区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很多国家的人均收入都居世界前列。但是石油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展示中东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
任务:读本区气候图和地形图,讨论以下问题:
1.如果本区没有石油,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本区发展经济的条件如何?
2.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石油资源枯竭后,中东各国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
提示:参考课本第28页图文资料。
学生对照两幅图,比较分析后回答: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干旱缺水,所以本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经济贫穷落后。
学生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2.(1)采取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否则,人民的生活质量将一落千丈。
(2)开展沙漠特色旅游;
(3)热带地区,太阳能丰富,可以收集、储存和出售太阳能。
……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宗教与文化习俗
导学提纲:
1.中东主要是什么民族?属于什么人种?
2.本区是哪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本区居民主要信仰什么宗教?
3.读课本第30页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文化习俗的差异。
1.中东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2.本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本区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3.读课本第30页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文化习俗的差异。
让学生了解中东的文化习俗,并学会尊重不同宗教的文化习俗。
课堂延伸
请你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关于乌克兰局势的最新报道,详细了解克里米亚独立的前因后果。
知
识
建
构
【当堂达标】
1.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
2.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中东地区 D、拉丁美洲3.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
A、亚丁湾沿岸 B、波斯湾沿岸
C、黑海沿岸 D、红海沿岸
4.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
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
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5.中东地区最大的民族是( )
A、犹太人 B、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伊朗人
6.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1具体描述中东“三洲五海”的位置特点。
。
(2)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运用图2资料,请分别说出中东石油的生产和出口情况: 。
(3)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地面河流稀少,所以 资源匮乏。
(4)中东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居民主要是 (民族)人。
(5)中东大多数居民信奉 (宗教)。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乌克兰局势十分感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常见的新闻,让学生学会查找国家的地理位置,并养成关注时事新闻中的地理知识。中东地区作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听到有关中东的信息,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并不是非常遥远,所以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积累中东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在课前就闻道了中东地区浓浓的“火药味”,产生疑问“中东为什么战乱连绵?”从而产生继续探索下去的愿望,通过学生的参与,中东的概况基本呈现在学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