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考实验复习专题二[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升中考实验复习专题二[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7-17 1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专题-----科 学 探 究
科学探究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提出问题
如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例1:某学生在观看许多鸟类标本时,发现啄木鸟的嘴巴和鸽子等不同,啄木鸟的嘴巴尖细而坚硬。该学生意识到这里有物理的原因。
例2.某学生在河边玩耍,看到两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她们的体重看起来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的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则宽而浅。该学生感到这可能有一定的物理道理。
1、须要敏锐的洞察力,深入观察,从平常中发现问题
2、把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实施这一环节最简单的办法是把观察到的现象采取“问题化”。如上例1中,可表述为“为
什么啄木鸟的嘴巴尖细而坚硬?”例2 可表述为“为什么高跟鞋在湿地上压痕会比平跟鞋深?”
3、以上这种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直接问题化的表述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方式,它没有把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因而缺乏明确的探究方向。要把发现的现象演变为一个科学问题,需对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例1中的啄木鸟啄虫时,利用了嘴尖,即作用面积小的特点,达到啄破树皮的目的。例2中高跟鞋和平跟鞋对地面作用的不同点是力的作用面积不同,从而造成对地面的破坏效果不同。这样例1和例2都可演化为“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进而还可以发展为“力的破坏作用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探究问题。
练习、
1、(2004.江苏徐州市)
如图1所示是司机在驾驶汽车。请你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简要回答。例:问题:方向盘表面为什么要比较粗糙?回答:为了增大摩擦,便于手的把握。
问题一:
答: 。
问题二:
答: 。
2、(2004.河南)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飞船,从九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实现了在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图2为“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照片,请你根据该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你想研究的物理问题,并根据物理知识作出简要的解释。
问题: 。
答:

3、(2004湖北宜昌)图3所示是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全景图,请你根据这幅图片以及你对三峡水电站的了解,从力、热、电三个方面各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对所提的问题作简答。
示例:力学问题:大坝为何要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简答: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坝下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部受到水的压强,
所以下部要宽些。
力学问题:
简答:
热学问题: 。
简答:
电学问题: 。
简答:
4、(04青海)图4是电工使用的胶把钢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中应用了不少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这种工具在设计上、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的物理知识的三处地方,并写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5、、右图中是演示惯性的试验装置,其中小砝码、
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
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过程中,
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极对应的物理知识
(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例如:物理现象: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
小砝码具有惯性。
(1)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2)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初中在进行科学探究中,常常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课本出现的科学探究实验有
例:(1)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 研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4) 研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5) 研究“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6) 研究“决定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7)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8)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9 )研究“电功跟哪些因素有关?”
(10)“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决此类题的一般做法是:
1、 明确目的 确定探究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2、 确定方法 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的方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各应该选择哪种方法为好。在探究的过程中,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
3、 选择器材 根据确定的方法确定所需的器材。对器材的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的要求,实验的基本知识等。
4、 实验步骤
5、 表格的设计与记录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依据是“控制变量法”
6、 结论 总结探究性结论时要注意:(1)紧扣探究目的,如果探究的问题是课本上的内容,结论一般符合课本上的结论。(2)叙述结论时必须先叙述控制变量,再得到另两个量之间的关系。(3)不要只得到“某某跟某某有关”的结论,应得到具体的关系,如“变大、变小、成正比、成反比”等。
练习
1、右图是课本上用来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钢球和木球体积相同,
均为实心。小球在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起点越高,到达水平面时速度越大。运动小球撞
击静止与水平台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
远,说明小球做功能力越强。
(1) 分析比较实验甲和实验乙,被控制
的物理量是: ;
可得出结论: 。
(2)分析比较实验乙和实验丙,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 可得出结论: 。
(3)实验表明,物体动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
(4)根据以上结论,下面关于物体动能(用E来表示)大小的计算公式的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A、E=v/2m B、E=mv2/2 C、E=m/2v2 D、不可能是上述的某一个
2、如上图所示用来研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分析比较实验甲和实验乙,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
可得出结论: 。
(2)分析比较实验乙和实验丙,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 可得出结论: 。
(3)实验表明,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
(4)根据以上结论,下面关于物体重力势能(用E来表示)大小的计算公式的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A、E= mgh B、E=mg/h C、E=gh/m D、不可能是上述的某一个
3、(04福州)在观察图1所示小球摆动时电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1 可能小球的质量m有关
2 可能与长度L有关;
3 可能与小球移动的距离s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
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
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图2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 、 。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的关系,需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
(3)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 无关,与
有关(均写字母)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5、(04烟台)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质量和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 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 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 仪器。
(2)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多少,是本次实验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 比较合理,理由是 。
(3)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6、阅读课文,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电压关系” 的过程中,一些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猜想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下明用一个定值 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器材,设计了电路,按实验要求分别测出了有关的物理量。
(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的 测量仪表是 、 。
(2) 请你在方框内画出能验证上述猜想的实验电路图。
(3) 表中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出的数据,其中R为定值电阻,
阻值分别为20Ω、10Ω和5ΩU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I是通过电阻R
的电流。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知道猜想 是正确的(填“A”、“B”、“C”)
(4) 通过比较分析以上数据,你还
发现了

7、李明家在装修房子时准备为酒柜安装一个小射灯
(右表是射灯的部分参数)
李明刚刚学过电学的有关知识
决定自己动手安装,把小射灯
直接接入家庭电路以后,刚一接通电,小射灯就坏了。
经过认真检查,发现还有一个配件忘记 安装了李明经过
研究说明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简要写出小射灯烧坏的原因: 。
通过该事例你认为在使用和安装电器方面应注意: 。
(2)李明想自己动手测出小射灯的功率,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电路,此电路有什么错误和不妥之处?
(3)在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李明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请算出小射灯的额定功率为 W,此表设计还存在一个不妥之处,请写出: 。
设计探究方案
1、(04江西省)、学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灯泡容易烧坏,经常需要更换,电工小段在原来电灯的位置接入了两盏与原来一样的白轵灯。同学们注意到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坏,而且这两盏的亮度比原来用一盏时要暗,由此:
(1)同学们猜想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你判断的理由是 。
(2)现有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器材(器材数量不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来模拟检验你的判断。在实验中,你主要观察
在框中画出电路图:
电工小段这样做 省电(添“能” 或“不能”)
2、(03山东烟台市)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部分同学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1)除此外你还有什么猜想。写出你的猜想。(2)请你就上述猜想任选一种,设计出实验探究方案(所选的猜想可以是同学提出的也可以是你自己提出的)
3、(03天津市)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成正比。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给你一根弹簧、一个铁架台、一把较长的刻度尺和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数据,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若有L2—L1/L1—L0=2/ΔL,L3—L0/L1—L0=3ΔL。说明猜想成立。
4、(03南京市)如图,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形木块和铁块各一。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下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开放性实验题
1、(河南)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研究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请你利用常见的易拉罐(满罐、空罐均可)作为主要实验器材,并添加一些其它器材,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力、热、电、光均可)并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2、(04吉林)现有器材:玩具汽车、纸板、塑料尺、杯子、水,请任选以上器材设计一个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3、(04河南)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一块海棉和水,就可做不少物理实验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说明实验方法及研究的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科 学 探 究 答 案
提出问题
1、 答案:(1)为何司机要系安全带? 惯性
(2)轮胎 为何要印上花纹? 增大摩擦
(3)、观后镜为何用凸镜? 扩大视野
(4)车前的挡风玻璃为何要倾斜?
(防止将车内景物成像,干扰司机;减少阻力)
(5)夜间行驶时为何驾驶室内不开灯?
2、答案:问题1: 火箭发射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答: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2:发射过程中的白色气团是如何产生的?
答:是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火焰使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在空气中液化而形成的。
问题3:火箭的头部为何要作成尖的?
答:为了减少空气阻力
问题4:为何“神州五号”要在白天发射?
答: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在飞船进入太空后使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维持飞船正常工作。
问题5:为何要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
答:为了吸收因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
2、 答案:
力学问题1:发电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简答: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带动水轮机转动 ,水轮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力学问题2:水电站旁建的船闸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答:连通器原理
力学问题3:水电站水位的落差为何越大越好?
答:水在下落的过程中转化的动能更大
热学问题1:夏天水电站周围的温度为何常常低于城市的温度?
简答:水的比热大。
热学问题2:夏天连续一段时间不下雨水库的水位为何会下降?
答:水吸热蒸发
电学问题:发电机的制成原理是什么?
简答:电磁感应现象
4、答案:
5、答案: (1)物理现象:弹簧片被压弯;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理现象:被弹簧片打击后小木片飞出去;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物理现象:木片飞出后下落;物理知识:木片受到重力作用
(4)物理现象:压曲的弹簧片释放后以一定的速度打击木片;
物理知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探究过程
1、2、(略)
3、答案(1)秒表、天平;(2)3、6、7;(3)m、s、L;(4)测出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动一次的时间为t/n。
4、答案:(1)天平;(2)电加热器,它能准确地控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3)
5、答案: (1)电流表、电压表;(2)略
(3)1、2、3或4、5、6或7、8、9
(4)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答案(1)照明电路的电压远大于额定电压;看清说明书
(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没画滑动变阻器;(3)1.25;平均功率的计算没有意义
设计探究方案
1、答案:(1)甲灯变暗;(2)灯的亮度;(3)能 P=U2/R U,一定R变大P变小。
2、(03山东烟台市)。
答案:
(1)把弹簧的一端吊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
(2)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设重为G)测出此时弹簧的长为L1
(3)在弹簧下挂二个钩码(设重为2G)测出此时弹簧的长为L2
(4)在弹簧下挂三个钩码(设重为3G)测出此时弹簧的长为L3
若有L2—L1/L1—L0=2/ΔL,L3—L0/L1—L0=3ΔL。说明猜想成立。
4、(03南京市)
答案:实验步骤:
(1) 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这是测力计的示数为F1。
(2) 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这是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 比较F1和F2的大小,即可知道结果。
开放性实验题
1、答案
2、(04吉林)答案:
纸板、杯子、水 覆杯实验 大气压有压强
塑料尺、杯子、水, 放入水中的尺变“弯了” 光会发生折射
玩具汽车 推动汽车后,汽车自己仍能前进 物体有惯性
纸板、塑料尺 塑料尺敲击纸板发声 发声体在振动
3、答案:
实验一;手压海棉,海绵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二;将放在海棉上,向杯中倒的水越多,海绵变形越大。说明:海绵的形变大小与压力有关。
实验三;将手指插入玻璃内的水中,透过、玻璃杯观察手指的变化,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第1题图
第1题
第二题图
第2题
钢球
2h 甲
钢球
h 乙
木球
h 丙


h
s
图1
图2
序号 瓶子的质量/m/g 移动的距离/s/格 悬线的长度/L/格 来回的时间/t/s
1 20 3 12 2.1
2 40 3 12 2.1
3 60 3 12 2.1
4 60 2 12 2.1
5 60 1 12 2.1
6 60 3 9 1.9
7 60 3 6 1.5
记录数据的表格
拉力 弹簧的长度/cm 弹簧的伸长/cm
G
2G
3G

添加的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或方法(文字表述或画图说明均可) 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
示例 盐、水 将易拉罐放在盛水的盆中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体也可浮在水面上
实验一
实验二
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依据的物理知识
钳把钳较长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钳把的胶皮上有花纹 增大摩擦
钳子有刀口 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钳把有胶皮 胶皮是绝缘体
实验组别 物质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煤油 50 10
2 煤油 100 10
3 水 50 10
按A计划按上表 按B计划按下表
实验组别 物质 质量/g 加热时间/min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煤油 50 5
2 煤油 100 5
3 水 50 5
甲 乙
第1题图
220v
220v
电路图
U
甲 乙 丙
U
U
所选器材 实验过程或现象 得到的结论
示例:玩具汽车 推玩具汽车运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序号 R/Ω U/V I/A
1 20 1 0.05
2 2 0.1
3 3 0.15
4 10 1 0.1
5 2 0.2
6 3 0.3
7 5 1 0.2
8 2 0.4
9 3 0.6
额定电压 5V
频 率 50Hz
… …
A
— 0.6 3
+
次 数物理量 1 2 3
U/V 4 5 6
I/A 0.21 0.25 0.30
P/W
功率的平均值

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依据的物理知识
例: 钳口 钳口粗糙并有多条槽,可以增大压强和摩擦
添加的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或方法(文字表述或画图说明均可) 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
实验一 铁钉、水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实验二 铁钉、棉线 两个易拉罐做成“土电话” 固体是否可以场地声音
实验三 木板 将易拉罐放在倾斜的木板表面使其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分别滚下和滑下,比较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条件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实验四 导线、导线夹、开关、灯泡、电源 研究易拉罐的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实验五 厚海绵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实验六 黑纸、白纸、水温度计 放在阳光下 相同条件下白色物和黑色物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