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第七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和主要地形区。
3、运用图表,说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难点)
4、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
5、运用图表,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资源状况,结合本区历史背景分析其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上网收集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多媒体展示】:
同学们,请看闻名世界的巴西足球队,什么人种占多数?
球队中有些是混血人种,多数是黑色人种。那么他们的“老家”在哪里?他们的祖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被迫来到巴西的?让我们一起到黑种人的故乡寻找答案吧!板书:第3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生看到自己向往的球队特别兴奋。
学生看图后大声回答:
黑色人种。
产生疑问,勾起兴趣,迫切想知道答案。
以学生喜爱的足球运动及崇拜的巴西足球队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撒
哈
拉
以
南
非
洲
的
自
然
环
境
旅行准备
【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行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图7-3-1完成下列内容:
在图中找到赤道、南北回归线,确定纬度位置;并在右图描绘看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确定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什么沙漠以南?东临什么洋?西临什么洋?
参照图在右图中填注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好望角,与欧洲比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海岸线的特点是怎样的?
请在课本图中找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总结】同学们通过看图查找可以发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所以有热带大陆之称。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海岸线平直。地形以高原为主,因此也有高原大陆美称。
【探究活动一】小组间合作完成
学生在课本图中赤道、南北回归 线,并在下图中描出,可以得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热带,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
学生确定海陆位置,指给同位看。
学生填注知识点加深了记忆,同时比较得出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
同位互助分析地形,在图中落实这些知识点,得出地形以高原为主。
【拓展】小组间说下非洲之最。
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
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
培养训练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
黑
种
人
的
故
乡
观|
黑种人的文化
【提问】:为什么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点拨:生活在这里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他们还创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里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黑种人文化。
也有过被西方殖民统治的历史。
追问:你能举例说明黑种人文化和殖民统治的历史吗?
【思想教育】此地是黑种人的故乡,历史上遭受过殖民统治,象奴隶一样贩卖到世界各地。现在经过民族解放运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从这里看到了西方殖民者的罪恶及落后必挨打的道理,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实现强国之梦——中国梦。
因为现有的7亿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这里又被称为“黑非洲”。
【探究活动二】学生立即上网搜索黑种人文化和殖民统治的历史进行展示如:
拍卖黑人奴隶现场
充分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网络功能,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衔接过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在这充满生机的大地上不仅是绚丽多彩的黑种人文化殿堂,而且是天然野生动物园。
充
满
生
机
的
大 地
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风光
【展示】请让我们进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天然野生动物园。
充分利用大量图片、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赏”
中得到知识。
此地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探讨干湿季节的特点,对草原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师出示大量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赏”的过程中领会知识,感悟规律。
【提问】:看到这些动物都具有较强的奔跑能力,这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播放】播放非洲动物大迁徙场景。
【总结】热带草原的这种干湿季节变化不仅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还对当地的农牧业的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读图思考】读课本图7-3-3图7-3-4
1、找出多多马和基塔来的位置,比较两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说说它们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填入表格。
气候
类型
干季
(月份)
湿季
(月份)
多多马
基塔莱
2、找出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说说每年的5-10月和11月-次年4月,马赛人游牧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点拨:多多马和基塔莱分别位于南北半球。
【展示】看下图分析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强调: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被称为“饥饿的大陆”。
生1: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
生2: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干湿两季明显。
生3:湿季,降水丰沛,草木旺盛。干季,降水稀少、草木枯黄。
所以动物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探究活动三】
5月—10月马赛人迁移方向
(1)、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由多多马向 迁移,到达 半球的热带草原地区游牧,因为此时多多马进入 季,降水 ,草木枯黄,牲畜很难找到水源。
11月—次年4月马赛人迁移方向
(2)、每年的11月—次年4月,马赛人由基塔莱向 迁移,到
半球的热带草原地区,这时多多马进入 季降水 ,水源充足
【分析总结】学生发表见解
1:正常年份,风调雨顺,人们收成好,日子好过。
2: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造成粮食减产。持续的干旱,会造成灾荒。
衔接
过渡
【展示】多媒体展示右图
同学们,从此图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单一原因。(引入单一商品经济)
学生看图后得出:主要商品比较单一。
单
一
商
品
经
济
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
【提问】从哪里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追问:那为什么此地国家非常贫困?形成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阅读下图,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单一商品经济”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拓展: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总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生1:这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
生2:这里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
学生:过分依赖某一 种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低廉。
学生:长期的殖民统治。
得出原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出口原料,价格低廉。然后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导致越来越贫困。
【共谋大计】:上网查找分析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④加强团结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⑤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经济特点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网络功能,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知识,通过“析”解决问题。
知
识
梳
理
当
堂
检
测
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特点
黑种人的故乡 90﹪以上是黑种人
黑种人的迁移:美洲 大洋州
气候分布和特点
充满生机的大地 对农业的影响
特有动物: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
特点:单一商品经济
单一商品经济 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
出路: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一、选择题
1、目标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 之称。
A、南非 B、黑非洲 C、沙漠非洲 D、干旱之洲
2、目标1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3、目标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南端是
A、合恩角 B、索马里半岛 C、火地岛 D、好望角
4、目标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目标5下列工农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活牲口、巧克力、可可豆 B、皮鞋、金刚石、钻戒
C、活牲口、可可豆、金刚石 D、巧克力、可可豆、皮鞋
7、目标3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的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二、综合题
(1)目标1、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湾) B (大裂谷)
C 岛屿) D 角
E (盆地) F (高原)
G (高原) H (山峰)
I (河流) J (海)
(2)目标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 为主。
(3)目标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自然
景观为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查缺
补漏
融会
贯通
各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测试情况,利用《助学》中“当堂达标”
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2、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有关专家给出了导致贫困的原因。
●长期的殖民统治●单一的经济结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商品交换●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请课下上网收集相关知识,写篇小论文阐述理由。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学生热爱足球和旅游为切入点,从“旅游准备”“观——黑种人的文化”“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风光”“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四个环节贯彻全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深入简出引出各大知识点,利于学生的接受。
其次,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养成读图、分析和对相关资料的利用的能力。
再则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集思广益,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小组成员间充分讨论,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本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功能,让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极为活跃。